帶過多屆高三的名師給即將高考的你一些建議
寒窗12年,過了這最后6天,就又迎來一年一度的高考。
雖然,高考已經不再是升學的唯一途徑,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激烈和緊張依然未曾消減,對考生來說,最后幾天,沒了上下課的鈴聲,沒了一張張的模擬卷、復習卷要做,大考的硝煙味卻已濃濃地彌漫起來。
對于家有考生的家長來說,看著孩子咬緊牙關,沖刺最后幾天,想幫忙使點勁兒,又怕反而錯給了壓力。
高考就剩最后幾天了,還能做點啥準備?
帶過多屆高三的名師,他們會根據自己的豐富經驗,給出關鍵性考前建議。而這兩年浙江文理科高分考生,包括去年的全省文科狀元龍麒伊,也會跟我們分享自己當年如何調節臨考狀態,和如何考出高分的訣竅。
■考生篇
初升高時的保送生最焦慮
考試日子越來越臨近,神經也越來越緊繃,這時候覺得自己開始小緊張了怎么辦?這應該是很多同學都會碰到的情況。很多老師應該也已經說過答案:考前的小緊張,其實是好狀態,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一位重高的高三班主任幫學堂君粗略統計發現,他們班上至少有十來個同學有焦慮興奮的表現。而這其中,初升高時的保送生占了相當一部分。“可能是因為和同班同學相比,沒有經歷過大考的洗禮,心里不太有底,就會有些害怕。”
小緊張有利于考試,但如果出現手忙腳亂,慌了陣腳的狀況,那就急需調整狀態了。實際上,剩下不到一周時間,考生想要在成績上有所提升是比較有限了,最主要還是要調整心態。
杭州高級中學鼎鼎有名的馬學飛老師,今年2月時很火的學霸陸盈盈(記者注:27歲的她從康奈爾大學博士畢業后,成為浙江大學特聘研究員,具有博士生招生資格。)就是馬老師的弟子。馬老師說,陸盈盈班上的有個男生就因為考前狀態沒調整好,嚴重影響了正常發揮。“這個男生,平時成績和陸盈盈差不多,正常發揮上浙大沒啥問題。”但高考第一天早上7點多,馬老師到達考場門口時發現,這個男生因為緊張睡不著,已經早早在門口等待了。這直接導致他當天的興奮點提早到了早上七八點,等到真的開考時,整個人已經開始疲憊。“最后他發揮嚴重失常,連一本線都沒上。”
今年要格外重視規范答題
除了心態調整,學堂君這次也要傳授一個提分的“大招”。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高三年級組組長張婭萍告訴學堂君,往年閱卷多會找大學生、研究生,而今年閱卷的主力軍將是各學科的基層教師。
這個變化意味著什么?答題規范的同學們就會在高考分數上體現優勢了。“如果是大學生批卷,給分時可能對答題規范性不會太在意。但如果是學科老師改卷,他們就會按照平時教學生的答題套路給分。”張婭萍說,最后幾天,同學們可以把各個學科老師平時教的解題套路再復習一下,在考場上也一定要注意規范答題。哪怕是不會做的題目,如果答題規范,也可能會拿到一些分數。
■家長篇
家長要幫孩子準確定位,消減緊張
作為考生家長,這段時間過得應該也是蠻煎熬的,著急又使不上勁兒。不少家長會在鼓勵孩子時說,“不要擔心”、“我們相信你”、“別緊張,考差點也沒事,我們對你沒要求的”等等。這些話大多數人肯定都非常熟悉。
“但實際上家長的這些話并不會讓孩子感到輕松,因為從你之前對他學習的關心等日常表現上,孩子心里知道你對他不可能是完全沒有要求的。聽到這些話,有可能反而還會更緊張。”杭州高級中學的韓萍老師帶過多屆高三,今年也是高三班的班主任,她給家長們支招:如果發現孩子比較緊張時,最好的辦法是實事求是地為他分析他所面臨的情況。
“因為,并不一定是成績好特別有把握,才會不緊張。如果考生能夠給自己準確定位,同樣也能夠擺正心態,消減緊張。例如300分的理綜卷,考生平時分數在230分左右,那么就把這個分數作為一個自我目標。這樣發現不會做的題目時,就可以告訴自己,本來就是有70分的題目不會的,很正常。”
數學是考場心態的分水嶺
近兩年,因為數學難度較大,成為考場上心態的分水嶺。不少考生在考完數學后,會出現情緒沮喪低落等心態變化。碰到這種時候,家長應該做些什么?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三年級組長景芳說,如果孩子沒有提,家長也不要提這個話題。但孩子如果主動提及,家長也不要回避,否則可能會更加重孩子心理負擔。
“這時候需要家長有同理心,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討論分析。”景芳說,首先要告訴孩子,數學這幾年都很難,考不好也屬于正常。而且數學畢竟只有150分,而第二天的文綜理綜有300分,如果因為數學沒考好,影響了心態,那么接下來損失會更大。
最主要的還是要盡快幫孩子轉移注意力。例如輕度運動,也可以和孩子互動,幫他一起抽背公式等。(記者 紀馭亞/文 陳驍/制圖)
對于家有考生的家長來說,看著孩子咬緊牙關,沖刺最后幾天,想幫忙使點勁兒,又怕反而錯給了壓力。浙江大學附屬中學高三年級組組長張婭萍告訴學堂君,往年閱卷多會找大學生、研究生,而今年閱卷的主力軍將是各學科的基層教師。
高考大幕即將拉開,除了積極、扎實地復習外,考場上的答題技巧也是考生取得好成績的必要條件。對于涉及多個設問的題目,考生在解題過程中還要注意區分每個設問所給定的條件,不要混淆條件。
獨生子航航一直由保姆帶著,航航上一年級時,保姆離開了,李晴沒有再請,而是給兒子報了全托班。該校在我省以本科二批投檔線錄取考生,去年錄取的文科最低分為562分,高出二本線53分;理科最低分為566分,高出二本線85分。
6月29日消息,在廣州執信中學,北大兩大名校爭搶一名理科高分考生的激烈場面。廣州執信中學,清華北大招生老師爭相拉高考全省理科前十、執信中學葉彤和自己商談錄取問題,甚至將她逼到墻角無法走動。
“同事兒子今年理科考了650多分,我把他的筆記都借來了,好讓我兒子也學習學習別人的方法。今年考上浙江大學的王晶則表示,“偶爾交換一下學習資源也未嘗不可,但買賣筆記就有點夸張了。
低分考生被錄取,高分考生被淘汰,這么閱讀新聞和理解事實,絕對會感到氣憤無比。
邀請考生到學校實地考察,報銷所有費用;打“親情牌”,讓老校友當說客勸學生報考;承諾好專業,給高額獎學金……
名校情結有一定的合理成分,畢竟名校是稀缺資源,中國有2000多所高校,211高校才百所,而985高校才三四十所。”當教育不再功利,思想才不會被功利所裹挾,思維定勢才不會繼續存在,名校情結熱才會悄然散去。
(記者 郝孟佳)近日,光華鼎力教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光華鼎力培訓學校校長武俊杰做客人民網教育頻道,為考生及家長解讀2012年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武俊杰建議,一本線以上高分考生在高考志愿填報時應該注重院校,專業選擇適當讓步。
兩校互黑的事,北大招生組老師王飛(化名)的文章《一位招生辦老師自述:我目睹的清北招生怪象》中也曾提及。該考生又找到北大招生組,說了清華開的條件后,“威脅”要一個光華管理學院的名額。
近幾年,關于高考狀元最終能否成才的爭論不斷,而調查報告顯示,近7成高考狀元已難覓職場蹤跡,大多數人恐已“流失”海外。狀元爭奪戰,港校與北大清華抗衡據調查顯示,在過去30多年里,選擇就讀北京大學的高考頭名人數最多,有696人,清華大學位居第二,有520人。
孫維松和他的小伙伴們正在銷售他們的“學霸筆記”。已報考了武漢大學的樹德中學高三畢業生,正在整理放在地上的“學霸筆記”。“于是,我便拿出大學期間一點點存下來的錢,將這些資料全部復印,找到以前的同班同學,還有樹德中學的校友,一起賣‘學霸筆記’”。
成都高分考生孫維松和他的小伙伴們擺攤銷售他們的“學霸筆記”。
高考將分技能型、學術型模式,“技能型人才”無需參加統一高考……日前,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表示,我國即將出臺方案,實現兩類人才、兩種模式高考。這也意味著,高考形成“只分類型、無關貴賤”兩條平行線,學生高中就可選擇未來發展模式,想成為技術技能人才的可參加技能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