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 5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查的201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中央財政國防預算支出為8082.3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長12.2%。
這是中國國防費預算2011年以來的最高增速。2011年,中國國防費預算增長12.7%,2012年增長11.2%,2013年增長10.7%。
據了解,今年新增國防費將主要用于提高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提高軍隊人員生活待遇和推進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等三個方面,而武器裝備建設、新型作戰力量建設、信息化建設、實戰化軍事訓練和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則是軍費保障的重點。
“保持這一增長速度是合理的,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正當需要。”全國人大代表、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舟說,“近年來,我國國防費增長比較均衡,基本維持了國防和軍隊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同時也為推進軍隊轉型建設提供了必要的財力準備。”
他認為,國防費規模的確定,既要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也要適應國防需求。
中國有13億人口,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領土和300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
“在世界主要大國中,中國周邊安全形勢是較為復雜嚴峻的。”陳舟說,“為了保衛國家的安全與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就必然要加強軍事力量建設。”
“我國國防投入的增長是適度的,規模是有限的。”解放軍總后勤部副部長孫黃田表示,“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走投入較少、效益較高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路子,切實把每一分錢用到戰斗力建設的刀刃上。”
中國軍隊目前正處于機械化信息化復合發展階段。全國人大代表、沈陽軍區某部偵察營教導員向南林對此深有體會。參軍十多年,他所在部隊先后三次轉隸,部隊的武器裝備更是幾乎換了個遍,信息化含量大大躍升。
“戰斗力是子彈喂出來的,離不開必備的財力保障。”向南林說。
盡管已經有了一定的增長,但中國國防費的規模仍是有限的,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仍處在較低水平。
孫黃田認為,這就決定了必須堅持勤儉建軍,管好用好有限的軍費,最大限度地把財力轉化為戰斗力。
2013年,解放軍四總部聯合印發《厲行節約嚴格經費管理的規定》,要求按戰斗力標準花錢辦事,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能打仗、打勝仗上。2014年,解放軍四總部又出臺措施,對優化軍事資源配置利用、嚴格經費管理使用等作出全面部署,其中明確規定軍隊公務用車只能選用國產自主品牌,軍費預算不列支紀念慶典活動費用等。
“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已經成為每個官兵的自覺行動。”全國人大代表、陸軍軍官學院學員羅尕機說,無論是在基層部隊,還是在軍隊院校,都能感受到濃厚的艱苦奮斗、勤儉建軍的光榮傳統。
“建設節約型軍隊,就要從節約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每一粒米做起。”他說。
全國人大代表、海軍某艇艇長華明說,他所在部隊無論是出海訓練的天數,還是出海的距離,近年來都有了顯著增長。“軍事訓練是要花錢的,何況我們‘走出去’的步伐大大加快。”華明說。
近年來,中國承擔的國際義務日益繁多,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護航已常態化,經常派出人道主義力量參加國際救援行動,中國還是聯合國安理會中派出國際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
“海外執行任務所需經費,是國內正常經費的數倍,有些項目甚至達數十倍。”陳舟說,“中國適度增加國防費,提升國防實力,也是對世界和平的重要貢獻。”(記者 李宣良 孟娜 桂濤)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