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9省16市發文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打擊炒房黑中介

                2018年08月20日07:52  來源:北京青年報

                5034

                  原標題:打擊炒房及黑中介 9省16市出臺文件

                  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是最近不少城市集中火力在做的一件大事。

                  從6月底七部委下發文件要在30個城市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到全國首例判決黑中介團伙犯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各地打擊投機炒房、黑中介的消息不斷見諸媒體報端。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這兩個月以來,至少有16個城市陸續下發了細則,至少有9個省(市)從省級層面讓制度落地。

                  7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到,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9省(市)治理房地產亂象制度落地

                  關于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的高層通知如何落地?各方也極其關注。

                  據北青報記者觀察,部委文件下發后,至少有16個城市陸續下發了細則,分別為成都、杭州、寧波、佛山、昆明、合肥、南京、蘇州、無錫、徐州、武漢、宜昌、太原、蘭州、貴陽和深圳。

                  至少有9個省(市)從省級層面讓制度落地,分別為重慶、山東、湖北、浙江、福建、云南、黑龍江、吉林、貴州。從整治重點來看,這些省、市的相關文件,有的與七部委下發的一致,但也有的根據自身的特點新增或細化了相關內容。

                  針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違法違規行為,昆明市將“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后,未在10日內一次性公開全部可售房源及預售價格”納入了整治范圍。這一規定,在成都市、湖北省、黑龍江省等的文件中都曾提及。

                  吉林、黑龍江等省份還將監管職責履行不到位的情形也列在了重點打擊的行為之中。

                  如吉林省8月13日下發的文件中明確,要加大對“房地產市場監管職責履行不到位”的打擊,包括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不力,未依法履行房地產交易管理職能、房地產市場監管職責;沒有實行商品房和二手房交易合同網簽備案等。

                  打擊房地產領域的非法集資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湖北省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在部委文件的基礎上,新增的內容排在各省、市前列。

                  該省在打擊“黑中介”方面,打擊重點增加了“以隱瞞、欺詐、脅迫、賄賂等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誘騙消費者交易或者強制交易”“違規收取購房人房價款以外的費用炒賣房號”“以虛假房源、不實價格信息招攬業務”等內容。在打擊房企違法違規行為方面,增加了“商品房預售方案備案為毛坯房的,擅自以全裝修商品房的方式銷售”等。

                  浙江方面的動作也值得關注。北青報記者注意到,7月24日,浙江省發布了《關于在全省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文件由10個部門共同下發。

                  與七個部委下發的通知相比,浙江也根據本地的特點新增了不少內容。

                  如在打擊“投機炒房行為”方面,新增了“未取得相關金融資質,利用網絡平臺及股權眾籌平臺從事房地產金融業務,或雖取得相關金融資質,但違規開展相關金融業務”條款;在打擊“黑中介”方面,新增“唆使、協助購房人偽造社保、納稅、婚姻、戶籍等證明規避限購限貸等房地產調控政策”條款。

                  “要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視情節輕重,各城市可采取書面警示、納入房地產誠信黑名單、約談負責人、公開曝光、暫停網簽、停業整頓、吊銷資質和執照、行政處罰以及納入多部門聯合懲戒實施各類市場限制措施等。”浙江省下發的通知中提道。

                  重慶由公安部門深度介入整治房地產“亂象”

                  加入“司法手段”的重慶這幾天也是備受關注。各地的這些整治行動,均為不同部門之間聯合出手,當然聯合的部門有多又少,多的有11個,少的則有2個。

                  而重慶的整治方案,便是市國土房管局和市公安局2個部門聯合下發的,但整治力度卻絲毫不減——“重點打擊房地產領域職業化、團伙化、惡意化的違法犯罪行為”。這份文件的特殊意義在于,讓重慶成為上述30個城市中,首個由公安部門深度介入聯合執法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的城市。

                  重慶方面整治的重點主要有9個:編造散布房地產虛假信息擾亂公共秩序,“炒賣房號”非法牟利,房地產領域非法集資,偽造公文、證件、證明文件,挪用、侵占房地產交易資金,“一房多賣”,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威脅人身安全,以及涉嫌擾亂公共秩序、妨害社會管理、侵犯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等其他違法行為。

                  其中,在“威脅人身安全”方面的整治重點是——開發企業或中介機構采取威脅、恐嚇等暴力手段驅逐租戶、強制上漲或惡意克扣租金、押金;黑惡勢力欺行霸市、破壞房地產行業管理秩序等行為。

                  “這次整治,一旦發現問題,就不是簡單的約談、罰款了。執法的威懾力,也將明顯增強。”重慶市國土房管局方面的負責人說。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就在前幾日,武昌有家黑中介被法院判為黑社會性質組織,系全國首例。據當地媒體報道,武昌警方深入調查后發現,這伙黑中介以“糾紛”滋事為職業,蓄意坑害房客、欺詐房東,非法營業額高達3000余萬元,“純利潤”超過1000萬元。

                  當然,展開行動的不僅僅是上述30個城市。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像岳陽一樣不在先行城市之列的地方,同樣也出臺了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的有關方案。

                  “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堅決問責”

                  “房地產開發企業違法違規行為”是本次專項行動的重點之一。7月31日,住建部公布了一批各地查處的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名單,涉及北京、廣州、天津、重慶、長沙、西安、吉林等地,一共有20家。北青報記者獲悉,這是“專項整治樓市亂象”文件下發后的首次公開曝光。

                  住建部方面表示,這些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涉及有哄抬房價、捂盤惜售、未批先售、虛假宣傳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

                  據介紹,上述案例中,沒拿到預售許可先開始賣房的有7宗,虛假宣傳的有3宗,哄抬房價的有3宗,捂盤惜售的有3宗,此外還有價外收費、拒絕公積金貸款、違法騙取商品房預售。

                  值得一提的是,住建部下發的文件明確:“對開展整治行動不力、人民群眾投訴較多、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較嚴重的地方,要加大督查力度。對涉嫌隱瞞包庇、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部門和人員,要堅決問責。”

                  還是那四個字,房住不炒。

                  本組文/本報記者 孟亞旭 實習生 潘悅

                  背景

                  “房住不炒”七部委要求30個城市先行動

                  6月底發布的文件全稱是《關于在部分城市先行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這份由七部委聯合下發的通知決定,于今年7月初至12月底,在30個城市先行開展專項行動。

                  七部委中,除了住建部、中宣部、國家稅務總局、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銀保監會外,還包括公安部和司法部。

                  整治重點主要包括四類行為,即投機炒房、房地產“黑中介”、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和虛假房地產廣告。

                  此外,還列舉了通過捏造、散布不實信息,或者曲解有關房地產政策等方式,誤導購房人的市場預期等五種虛假房地產廣告的行為。

                  上述文件還列舉出了“先行開展專項行動城市名單”: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合肥、福州、廈門、濟南、鄭州、武漢、成都、長沙、重慶、西安、昆明、佛山、徐州、太原、海口、寧波、宜昌、哈爾濱、長春、蘭州、貴陽。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30個城市中,包括4個直轄市和18個省會城市。

                  從省份上來看,江蘇省共有4個(南京、蘇州、無錫、徐州),其次是廣東省,共3個城市(廣州、佛山、深圳)。

                  其中有不少城市之前曾被住建部約談過。

                  5月份,住建部約談了西安、海口、三亞、長春、哈爾濱、昆明、大連、貴陽、徐州、佛山、成都、太原等12個城市政府負責人;8月份,住建部又約談了海口、三亞、煙臺、宜昌、揚州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

                  這些被約談的城市,除三亞、大連、煙臺和揚州外,全部都在此次專項行動的名單之中。

                  當然,約談的側重點不同,但出發點一樣,“房住不炒”。

                文章關鍵詞:亂象;黑中介;房地產市場調控;房地產開發企業;炒房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鄭州治理火車站交通亂象 將嚴查“七類車”

                  鄭州市公安局長帶隊 治理火車站交通亂象  7月16日早上7點多,鄭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馬義中與交警支隊支隊長、犯罪偵查局局長及相關警種負責人出現在火車站銀基廣場門口,現場治理火車站交通亂象。

                • 省人民醫院周邊停車亂象:規定每次收費4元 實際卻收40?

                  近日有市民反映,河南省人民醫院周邊經二路、緯五路沿線存在停車亂收費情況。根據路邊p字車牌公示,該處道路屬于二類停車區域,白天收費為每次4元,而這些停管員身著工裝,不少人反光背心上還寫有:每次收費4元字樣。

                • 月嫂市場亂象:萬元聘的愛睡懶覺 店里找的無經驗

                  盡管月嫂的身價節節攀升,但市民針對月嫂的投訴在增多,其中最主要的反映是月嫂服務不專業。消費評審團記者調查中,多家機構的有識之士并不避諱,痛揭行業亂象。

                • 整容亂象:44起整容案5人致殘 整容機構平均判賠6萬多

                  (原標題:整容亂象 |44起整容案5人致殘,整容機構平均判賠6萬多)   因整容手術受到侵害、消費者起訴醫療整容機構的33起勝訴判例中,平均每案得到現金賠償不足7萬元。”   在上述44起案件中,有23起案件中做出了醫療損害司法鑒定意見,鑒定意見顯示,有5起案件原告在接受整容手術后致殘,3人八級傷殘,2人十級傷殘。

                • “開鎖行業亂象”后續:鄭州市民找正規鎖匠可直接撥110

                  昨天,大河報“關注開鎖行業亂象”系列報道見報后,立即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發現違規開辦開鎖技術相關培訓班的,可以撥打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12333”熱線進行舉報。

                • 直播捅蜂窩 險蜇死

                  今年6月,北京網絡文化協會公布了網絡直播第一批黑名單,40名主播因涉黃被永久封禁。如今直播平臺眾多,成為網絡主播的門檻也越來越低,亂象叢生,其中不乏眾多奇葩直播。部分主播為了博出名成為“網紅”,甚至做出危及自己生命的瘋狂舉動。

                • 五一假期亂象:女廁人多大媽“占領”男廁

                  內地不少民眾趁“五一”假期出游,各地景點持續逼爆,但卻引發“堵、擠、貴、黑”等各種亂象。

                • 二手房交易亂象層出不窮 四成網上房源虛標房價

                  新華社上海4月18日電上海市日前開展房地產經紀企業執法大檢查,鏈家、我愛我家、太平洋等6家中介公司因虛假宣傳被處罰。記者調查發現,二手房交易中虛假廣告、散播謠言、哄抬房價等亂象層出不窮,上海消保委發現超四成網上房源虛標房價。

                • 二手房交易混亂 四成網上房源虛標房價

                  新華社上海4月18日電上海市日前開展房地產經紀企業執法大檢查,鏈家、我愛我家、太平洋等6家中介公司因虛假宣傳被處罰。記者調查發現,二手房交易中虛假廣告、散播謠言、哄抬房價等亂象層出不窮,上海消保委發現超四成網上房源虛標房價。

                • 多部門聯合整治省醫周邊交通 查扣6輛摩的拖移8輛違停車

                  昨日上午,鄭州交警、運管、行政執法等部門及轄區辦事處聯合對此處交通亂象進行綜合整治,查扣非法營運摩的6輛,拖移嚴重影響交通的違停車輛8輛。

                • “地名亂象整治”應著眼于傳承文脈

                  5月28日,民政部副部長宮蒲光表示,要抓好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要求,進一步做好“鄉愁”這篇地名文化建設文章,深入開展“大洋古怪重”等地名亂象整治。誠然,整治地名亂象,并非不允許更名、命名,而是為了積極穩妥地開展地名管理工作。

                • P2P亂象叢生危及網貸市場 業內呼吁打擊非法平臺

                  4月保監會發布消費者教育及風險提示,表示少數P2P平臺招募原保險公司從業人員采用非法手段套取處于正常期的保單資金,對此有P2P業內人士揭示借方、審核、銷售等多環節亂象。

                • 快遞亂象大揭秘

                  長期以來,快遞業普遍存在以下四種亂象:1、暴力分揀常態化;2、領快遞無信息核對;3、快遞保丟不保損成“免責金牌”;4、驗視標準要求形同虛設。最后,如果消費者遇到有關快遞方面的問題,可以撥打郵政消費者申訴熱線12305進行申訴。

                • 百度新浪騰訊負責人談如何治理賬號亂象

                  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簡稱《規定》),就賬號名稱、頭像和簡介等,對互聯網企業、用戶的服務和使用行為進行規范。百度、新浪、騰訊三家互聯網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做客《新華訪談》欄目,暢談他們對于如何落實主體責任、治理賬號亂象、營造清朗有序網絡空間等話題的看法。

                • 國家網信辦發布新規 重拳整治賬號亂象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月4日發布《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該負責人指出,這“十大亂象”污染網絡生態,侵害公眾利益,嚴重違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成社會公害,社會各界反映強烈,廣大網民深惡痛絕,整治賬號亂象迫在眉睫。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色天天射天天操|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 动漫精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第23页| 日韩大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 91香蕉国产线观看免| 性宝福精品导航|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网站|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视| 野外亲子乱子伦视频丶久草资源 |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 另类国产ts人妖合集| 贵妇的脚奴视频vk|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地址 | 农民工嫖妓50岁老熟女|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国产玉足榨精视频在线观看| caopon在线| 宅男66lu国产乱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nanana最新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 性做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八戒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韩国五感图r级无删减版|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A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