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21日07:47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人民日報評論員: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遵循 ——二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重要講話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人民日報5月21日評論員文章: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遵循——二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重要講話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著眼黨和人民事業的長遠發展,深入闡述了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意義,明確提出了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深邃的歷史視野,寬廣的世界眼光,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貫穿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長期堅持貫徹,不斷豐富發展。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就要深刻把握這一思想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從當年的“兩個文明”到“三位一體”、“四位一體”,再到今天的“五位一體”,我們黨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帶來了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深刻轉變。現在,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不斷滿足人民需要、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是黨的宗旨和使命所在。從偉大事業和奮斗目標看,生態文明建設做好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加分項;在我們這個13億多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其影響將是世界性的。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就要準確把握這一思想的豐富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高度重視和正確處理生態文明建設問題,這次講話中又明確提出了六項重要原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這六項重要原則,是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的思想遵循和行動指南。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就要切實增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深刻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道路;深刻把握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各地區各部門要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都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就一定能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建成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題:保護生態環境 建設美麗中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重要講話 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動綠色發展是治本之策。
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主任任勇說,生態文明這五大體系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具體部署,也是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對策體系。
堅持統籌兼顧,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協同發揮政府主導和企業主體作用、協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領導同志,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有關領導同志出席會議。
福建寧德,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依靠林果產業不僅擺脫了貧困,守護好了綠水青山,還種出了金山銀山。浙江安吉,茶園新綠,遠山、竹林、溪水、繁花,美麗鄉村掩映山林,書寫生態文明建設的精彩篇章。
“生態文明”“美麗”等新表述,不僅對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具有重大意義,也為普通老百姓守住綠水青山、創造美好生活提供了憲法保障。
為此,河南從頂層設計入手,在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有力舉措: 2012年11月頒布《河南省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2011-2030)》;目前,按照今年才通過的《焦作市北山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全市上下正在積極部署今冬明春的北山綠化工作。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十九大報告在總結十八大以來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實踐基礎上,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標和新部署。五年前,壯麗山河畫卷徐徐展開,生態文明理念筆酣墨飽;五年后,美麗中國建設妙手丹青,下筆有神。
在北京東四六條胡同里,住著一位在中國生活了30多年的美國人,他,有一個很中國的名字:龍安志。
建設美麗中國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生態權益的根本保障。美麗中國建設,必須破除將富強與美麗割裂開來和對立起來的思想認識,堅持富強與美麗的辯證統一觀。
高世楫:十八大確立了統籌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高世楫: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10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舉行主題為“打好生態環保攻堅戰”的集體采訪活動。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麗華,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接受采訪。
老楊認為,十九大報告,為綠色發展,提出了一個新任務: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地處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可可西里,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第三極。這背后,是一代代可可西里人前赴后繼,克服常人意想不到的困難,甚至付出生命代價,保護和守望著這片凈土,譜寫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英雄贊歌。
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院、全國人大常委王毅演講。我覺得中國現在也在提經濟轉型 ,包括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轉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最后一個方面,我想談談關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