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9日17:25 來源:人民日報
信仰是一粒種子,一經播種到心靈深處,就會生根、開花、結果。
記憶中的1965年春,我和水屯完小的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祭掃烈士陵園。時值清明,正遇上天空垂淚,毛毛細雨。我們排著浩浩蕩蕩的長隊,唱著“山鳥啼,紅花開,陽光照大路,少先隊員來掃墓。墓前想烈士,心潮正澎湃,意志如長虹,氣節像松柏。頭可斷,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丟……”的歌曲,向水屯大隊薛莊北側的革命烈士墓走去。
烈士墓前的蒼松翠柏顯得莊嚴肅穆。同學們一起列隊,懷著莊重的心情,站立在烈士墓前,開始進行祭奠掃墓活動。學校領導宣布全體肅立,向革命烈士默哀,少先隊員代表向革命烈士墓敬獻花圈。學校領導在講話中說:“這里埋葬的是一位抗日英雄,他被敵人的子彈打中后,腸子流了出來,但他堅持捧著腸子向敵人還擊……”我聽著聽著就流淚了,想起了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狼牙山五壯士等英雄烈士。我們在烈士墓前默哀后,邁著沉重的步伐,圍繞烈士墓瞻仰一周,留下高年級兩個班的同學在墓地旁邊拔雜草、打掃衛生。掃墓活動雖然時間不長,但印象深刻,紅色信仰的種子不知不覺播種在我幼小的心靈中。
從那以后,每年我們都在學校或老師的組織下給革命烈士掃墓。我上初中時,曾到過孟莊大隊孔莊給革命烈士孔繁益掃墓。聽大人說,孔繁益當年與王國華、馬尚德(楊靖宇)等共產黨人一起組織過確山暴動、劉店起義、水屯暴動、水屯抗款斗爭等,建立了黨組織。他曾兩次入獄,雖遭嚴刑拷打,仍寧死不屈,后被叛徒出賣而壯烈犧牲。他的光輝事跡在水屯一帶流傳很廣,他的革命精神被后人所敬仰。
紅色信仰就像一盞紅燈照亮了我的人生道路,使我從小就樹立了學英雄事跡,走革命道路,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發揚革命傳統,弘揚紅色精神,做共產主義接班人的思想。
參加工作后,我更加堅定了紅色信仰。每到一地,我都要去憑吊革命烈士的墓地,看望、慰問烈士家屬。我在汝南縣委宣傳部工作時,每年清明節,都要去縣城南關的革命烈士陵園掃墓。瞻仰那位大革命時期曾與蔡和森、李大釗共同傳播紅色思想的革命先驅—— 李渭濱烈士。我到正陽縣委工作后,首先到1947年8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途經汝河的雷崗之戰舊址,緬懷在搶渡汝河的戰斗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
我到駐馬店市工作后,經常到楊靖宇故居、楊靖宇將軍紀念館、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竹溝革命烈士陵園等地參觀、瞻仰和學習。我每當站在革命烈士的墓碑前,總是心潮起伏,思緒萬千:似乎看到了駐馬店籍的中共六大代表李鳴岐被捕入獄,身受重刑,仍堅強不屈的悲壯情景;看到了鄂豫邊游擊隊長陳香齋犧牲前高喊:“我沒有看到勝利,希望你們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的身影;看到了民族英雄楊靖宇為抗擊日本侵略者,在冰天雪地無糧無援的情況下,只身與日寇激戰五晝夜,在茫茫林海中吃草根、嚼樹皮、吞棉絮,一直戰斗到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英雄壯舉……同時想到無數革命先烈在血雨腥風的艱苦歲月,在硝煙彌漫的激烈戰場,為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為了推翻蔣家王朝的黑暗統治,為了全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義無反顧地走向戰場。在槍林彈雨中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贊歌……紅色信仰使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靈魂一次次得到洗禮。
我近日再次走進竹溝革命烈士陵園,拾階而上,仰望原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的“竹溝革命烈士紀念碑”, 心中充滿了感動。“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是啊,革命先烈為了紅色信仰而光榮地犧牲了,他們就像陵園兩側四季常青的高大樹木,不畏狂風暴雨,不懼嚴寒酷暑,巍然屹立,堅貞不屈。他們崇高的理想信念、堅強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斗爭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面對高聳的革命烈士紀念碑,我終于悟出了紅色信仰的真諦:紅色信仰是革命人認真堅守的精神高地,紅色信仰是革命人奮力拼搏的不竭動力,紅色信仰是革命人不懈追求的崇高價值。一個人只要有了紅色信仰,就有了靈魂,就有了無窮的力量,就有了崇高的境界,就有了精彩的人生。
作為新時代的一名黨員干部,不管是身居領導崗位、還是在基層一線,都要用好忠誠這個火炬,指引著大家在人生的隧洞中摸索前行。
最是“信仰”見操守,為官者,當始終懷揣“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使命情懷,始終堅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抱負,從而守住自己的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熱淚盈眶,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文如其人”,真誠的作者總是把自己的生命都投入到他的作品中。胡亞才先生的散文集《水的血脈》,讀完之后一直縈繞于我心頭的,是他對于家鄉的赤誠之心。家鄉是他心靈深處一抹永不褪色的風景,家鄉是他心靈深處珍藏的一汪甘泉,家鄉在他的心靈深處是濃得化不開的“情結”。離開家鄉,追憶家鄉,尋找精神的家園,他用真情、摯情傾訴衷腸,吟唱曲曲思鄉戀歌。
“籬笆扎得緊,野狗野貓鉆不進”。越是價值多元化的時代,越需要健康的信仰 近日,兩名“大師”相繼出事。“但立直標,終無曲影”,要想不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中隨波沉淪,不被歪門邪道所誘騙蠱惑,撥正信仰的指針是不二法門。
“你不要傷心,望你無論如何要為中國革命努力,不要脫離革命戰線,并要用盡一切的力量教養虎、豹、熊三幼兒成人,繼續我的光榮的事業。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劉伯堅奉命留下,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與項英和陳毅一道留在敵后堅持斗爭。
對于試驗區的職能任務,官兵們作了形象比喻:武器能否定型最終列裝,成為人民海軍隨時出鞘的“國之利刃”,“準生證”得由試驗區來簽發。工程師李銀芳至今記得,導彈裝進發射筒后,2次發生故障,他冒著彈毀人亡的危險,爬進發射筒排除險情。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
都說中國人腦袋靈光,連信仰也可以用來做生意,如果聽到這樣話,我們不知道是佩服自己還是為這個時代人的精神感到悲哀!
揭陽市委原書記陳弘平貪腐案迄今尚未開庭,但與他有關的貪污詐騙案主角林培強卻在前天開審。在庭審中,檢方指控林培強為了幫陳弘平經營風水宅,與陳一起貪污撥款300多萬元并騙取補償20萬元。
今天的社會,老百姓對生命財產安全有了更為敏感、更為強烈的利益訴求。作為消防員生存狀態的一個縮影,劉國的所作所為,讓我們見識了“救火英雄”的責任與擔當,讓我們見識到了人民衛士的赤子情懷。
4月11日下午,微博網友“渡橋對面”爆料:107國道信陽段出車禍,車上無一人生還,希望大家珍愛生命,安全文明駕駛,這個雨天真讓人心寒。據目擊網友說,事故原因是,比亞迪轎車行駛中遭遇一輛電動三輪車變道,司機為躲避打方向往中間靠,被后面的貨車撞上。
紅色娘子軍,作為一個特殊時代的旗幟,飄揚迄今已80余年時光,假如當年的女戰士們健在,也都已年屆100歲。
紅色娘子軍,作為一個特殊時代的旗幟,飄揚迄今已80余年時光,假如當年的女戰士們健在,也都已年屆100歲。
網友“Wu_吳維展”:#清明祭英烈##今日中國如你所愿#時間的長河流淌不息,卻沖不淡我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