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1日09:51 來源:央視網
習近平父母眼里最大的孝心
又是一年春節到,今年,你回家了嗎?你有多久沒有給家里打一個電話?你有多久沒有陪父母吃一頓飯?你有多久沒有牽起母親的手呢?
辛苦了一年,除夕之夜回家團聚幾乎成為全體中國人的信仰,這無關乎身份、地位、財富。
2001年春節,母親齊心與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通了一次電話,這一年的春節,習近平沒能回京跟父母團聚。
“兒子,今年回不來啊,好,你這么多工作,媽聽著還挺高興的,關鍵還不在于你來不來,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大的孝心,這就是對家庭負責,也對你自己負責,這都一致的。”
當聽到兒子是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回家的時候,齊心反而是高興的。這一席話中可以看到母親對于習近平的工作是極大的支持,對于不能團圓也是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對于一個有著優良革命傳統的家庭,“國家”和“人民”始終是第一位的,自己的“小家”則排在了后面。其實不只是那一年,1985年至2002年,習近平在福建工作了17年,從廈門市副市長一直到福建省省長,這17個春節,習近平很少跟家人團聚。
那么這些年,習近平的春節都是怎么過的?
“我在地方工作時,逢年過節都得值班,生怕出了什么事。” 《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一書給出了答案,他基本上每年的節假日都在值班,除此之外,在1991年、1993年和1997年春節,習近平曾經三次回到河北正定,回到這個他曾任縣委書記的地方。
關心習近平的工作,齊心語重心長:“兒子,我這個千言萬語吧,就是希望你把你的擔子,重擔吶,把它挑好,千萬不可大意,千萬不能犯錯誤,你的責任比誰都大。”這是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殷殷囑托,更是一位革命前輩對后輩的諄諄教導。
習近平時常回憶起小時候與母親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他在自述《我的文學情緣》中透露,自己五六歲時,母親在中央黨校工作,路上有一家新華書店。“我偷懶不想走路,母親就背著我,到那兒買岳飛的小人書。”買回來之后,母親就給習近平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
“我說,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親說,是疼,但心里銘記住了。”“精忠報國”四個字,習近平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在,成為一生追求的目標。
除了春節期間與母親通話,百忙之中的習近平也會抽出時間陪伴母親。上面那張照片便記錄下了習近平陪伴母親散步的溫馨時刻。他牽著母親的手,這張照片擺放在習近平書架顯眼的位置,每年習近平在辦公桌前致新年賀詞時,那張照片,一直都在。
注重家庭教育的齊心影響著習近平整個的成長過程,她循循善誘,經常依照家里的規矩給外地工作的習近平寫信,告誡他說“高處不勝寒”,囑咐他更要從嚴要求自己。在習近平走上領導崗位后,齊心專門召集家庭會議,要求其他子女,不得在習近平工作的領域,從事經商活動。受此影響,習近平每到一處工作,都會告誡親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從事任何商業活動,不能打我的旗號辦任何事,否則,別怪我六親不認。”
“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饑凍聲。”多年以來,習近平牢記母親的囑托,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從未忘卻養育自己的土地。回顧習近平當選總書記以來的六個春節,他的腳步遍及“老少邊窮”地區,將“精忠報國”四個字化作為國為民的生動實踐。(文/祝新宇)
2015年春節前夕,陜西西安,習近平走進社區舞蹈室,觀看秧歌舞《中國紅》,并在社區舉辦的春節書畫藝術展上舉著“三陽開泰”的剪紙向全國人民拜年。在習近平的關心和指導下,近兩年我國文藝工作的“大舞臺”呈現出一派以民為本的新氣象。” “為民抒懷”的春晚舞臺,正是習近平“樂民之樂”“與民同樂”大情懷的寫照。
“我一直牽掛著彝族群眾,很高興來到這里,看到大家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心里十分欣慰。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涼山考察,就專門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一起分析當地貧困發生的原因,謀劃精準脫貧之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到各地考察,總是不忘扶貧開發,總是關心貧困群眾。
2月12日,農歷臘月二十七,習近平來到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向全體村民和全國人民拜年。” 這個愛好,伴隨著習近平從梁家河村的窯洞到清華大學的課堂,從正定到福建,從浙江到中央,一路追尋過來,讀書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
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趕赴各地考察民生。河北張家口,他看望慰問困難百姓;中國政法大學,他深情寄語有志青年;央視網用聲畫影像,帶你重溫過去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和人民在一起的寶貴瞬間。
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確指引的結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團結奮斗的結果。億萬勤勞質樸的中原兒女胸懷全局、融入大局、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共同譜寫了打好“四張牌”、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嶄新篇章。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農歷春節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四川,就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行調研,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2月1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驅車2個多小時,從西昌市來到位于大涼山深處的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解放鄉火普村,走進彝族貧困群眾家中,看實情、問冷暖、聽心聲,同當地干部群眾共商精準脫貧之策。
2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駐四川部隊某基地,深入發射工位和技術廠房,看望慰問部隊官兵,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向全體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致以誠摯問候和新春祝福。
2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四川考察。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0日來到駐四川部隊某基地,深入發射工位和技術廠房,看望慰問部隊官兵,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向全體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致以誠摯問候和新春祝福。
(央視新聞客戶端微視頻特稿)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一位彝族村民告訴總書記,以前她生病了,以為是有鬼附身,后來村干部告訴她,“鬼”就是那些不講衛生滋生的病菌,只要改變生活習慣,把家里和個人的衛生搞好,就會少生病。聽了她的敘述,習近平接過話來說,過去的確是有“鬼”的,愚昧、落后、貧窮就是“鬼”。
11日上午,正在四川省考察的習近平深入大涼山腹地,走進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沿著崎嶇山路,他一一走訪貧困戶,并與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座談交流,結合當地特點給村民們支招致富路。
1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驅車2個多小時,從西昌市來到位于大涼山深處的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解放鄉火普村,走進彝族貧困群眾家中,看實情、問冷暖、聽心聲,同當地干部群眾共商精準脫貧之策。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昨天在蘭考焦裕祿干部學院舉行集體學習活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暢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做好各自工作的打算,表達樹牢“四個意識”、堅定不移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的領袖和核心地位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激勵全省上下高舉旗幟、牢記囑托、不辱使命、繼續前進,不斷開創新時代河南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