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01日07:20 來源:新京報
新京報訊1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作出頂層設計。《意見》圍繞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提高教師待遇地位,確保政策舉措落地見效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時表示,《意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他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提出明確要求,要求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據教育部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1578萬。與2012年相比,學前教育專任教師增加75.3萬,增長50.9%;普通高校專任教師增加16.2萬人,特殊教育專任教師增加9516人,義務教育專任教師增加18.7萬人。
《意見》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教師隊伍建設列入督查督導工作重點內容,并將結果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基礎,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發展很快,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教育投入不斷增加,但辦教育除了有干凈的校舍、先進的設備,更重要的要有教師的身影。所以《意見》里面講到,要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教師,是符合時代要求的。
焦點
師德師風 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
《意見》圍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提高教師地位待遇,確保政策舉措落地見效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
其中,對“師德”重點著墨。針對社會關注的師德失范、學術不端等問題,《意見》提出,強化師德考評,體現獎優罰劣,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著力解決師德失范、學術不端等問題。
《意見》要求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推動師德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創新師德教育,完善師德規范,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相統一,爭做“四有”好教師,全心全意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師范教育 嚴控師范院校更名為非師范院校
加強師范院校的建設方面,《意見》從師范生的生源、履約服務期以及招生制度等方面做了規定。
《意見》對師范院校生源做出要求,對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采取到崗退費或公費培養、定向培養等方式,吸引優秀青年踴躍報考師范院校和師范專業。
《意見》縮短師范生的履約服務期。此前《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規定,免費師范生入學前要與學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議,承諾畢業后從事中小學教育10年以上。《意見》完善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履約任教服務期調整為6年。
《意見》提出改革招生制度,鼓勵部分辦學條件好、教學質量高院校的師范專業實行提前批次錄取或采取入校后二次選拔方式,選拔有志于從教的優秀學生進入師范專業。
“師范院校評估要體現師范教育特色,嚴控師范院校更名為非師范院校。開展師范類專業認證,確保教師培養質量。”《意見》要求。
專業能力 逐步將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至專科
《意見》要求提高教師質量,逐步將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至專科,小學教師學歷提升至師范專業專科和非師范專業本科,初中教師學歷提升至本科,有條件的地方將普通高中教師學歷提升至研究生。
除上述從學歷層面對教師水平做出要求外,《意見》還從教師培養、準入、招聘等方面做出規定。
《意見》要求辦好一批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和若干所幼兒師范學院,支持師范院校設立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幼兒為本、才藝兼備、擅長保教的高水平幼兒園教師。
創新幼兒園教師培養模式,前移培養起點,大力培養初中畢業起點的5年制專科層次幼兒園教師;鼓勵師范院校與幼兒園協同建立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意見》還提出,新入職教師必須取得教師資格。
教師待遇 鼓勵地方提高鄉村教師補助標準
《意見》提出,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確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強化保障和管理。
對民辦學校教師,《意見》要求,民辦學校應與教師依法簽訂合同,按時足額支付工資,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權益,并為教師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對于鄉村教師,《意見》提出,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補助,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高補助標準,努力惠及更多鄉村教師。
《意見》還對鄉村教師的住房問題作出規定:加強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讓鄉村教師住有所居。
《意見》還要求,高等學校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本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對專職從事教學的人員,適當提高基礎性績效工資在績效工資中的比重,加大對教學型名師的崗位激勵力度。幫助高等學校青年教師解決住房等困難。
以前個人要想開公司,需要先到工商部門注冊,待獲得企業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公章等之后,才能去銀行申請開戶。今后,這樣的流程要大大縮短。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要求促進建立以安全生產為基礎的綜合性、全方位、系統化的城市安全發展體系,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
12月14日,記者從省扶貧辦獲悉,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日前印發《關于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地聚焦深度貧困,集中力量攻堅,確保如期實現脫貧目標。
《意見》從債務處理、職工安置、社會保險、退休人員醫療、工商注銷、依法破產等14個方面列出了“任務清單”,做好全省出清“僵尸企業”工作。
為充分挖掘社會領域投資潛力,增加社會領域產品和服務供給,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河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下發《關于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實施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督促各省轄市、縣(市、區)更新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取消養老機構內設診所的設置審批,實行備案制。
11月17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獲悉,省委辦公廳聯合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充分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加快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社會化的職稱制度。
對于上班的家長來說,準時接送孩子是個難題,就算家里有老人接送孩子,也可能會因為下午上課時間短,而讓老人十分辛苦。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建立健全課后服務制度,鼓勵各地各校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家長需求,探索實行彈性離校時間。
《意見》提到,支持城市核心商圈建設以體驗消費為主導的大型、高端商業綜合體,引導業態雷同、功能重疊、市場飽和度較高的百貨店、家居市場等業態有序退出城市核心商圈。
9月5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到2020年,全省綠色商場超過10家,零售業萬元銷售額能耗降幅超過10%。
記者從河南省普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河南省近日通過共性責任清單的形式,明確了河南省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國有企事業單位和有關社會組織,作為普法責任主體應承擔的普法工作責任。
《意見》要求,全省各級法院要加強涉貧案件的審判工作,努力為脫貧攻堅構建公正、公開、透明的法治環境。省高院將嚴格按照督促檢查機制,對幫扶不到位、工作責任不落實、導致嚴重后果的,實行“一票否決”,嚴肅追究責任。
7月17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復函,同意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沈陽、合肥、鄭州、佛山、肇慶市等10個城市開展住房租賃試點工作。目前包括萬科、龍湖等房地產企業和機構已開始布局鄭州住房租賃市場,魔飛、青檸等省內公寓品牌也日益受到市場關注。
記者獲悉,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鄭州市住房租賃試點工作的意見》,要求鄭州市完善試點方案并由市人民政府印發后實施,鄭州有望成為我省首個租購同權的城市。
鄭州列為開展住房租賃試點工作城市之一后,如何落實成為近期外界關注的話題。《意見》建議,在試點方案中明確租購同權,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