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8日08:39 來源:廣州日報
說到停車難,
相信不少車主都是一把辛酸淚。
于是,立體車庫越來越多
但它的安全問題頻發也引發關注!
15日早上七點,
張先生到濟南誠基中心車庫提車
按了取車按鈕,
車輛在下降過程中突然傾斜
張先生車前頭被繩索剮傷
一位負責車庫管理的劉姓工作人員說者,車輛之所以會在下降過程中發生傾斜,是因為“車位上的一根鏈條卡住了。”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車輛前方被鏈條擠到,稍有受損,目前車主已經聯系好保險公司處理。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
最近,
立體車庫事故已經越來越多
2017年12月6日中午,在江蘇省人民醫院,一名女司機不慎栽入立體停車庫中,身受重傷。該車庫此前也發生過事故,今年7月,一輛車不慎墜入這個10米深的立體停車庫中。
這個車庫是全自動的“智能”車庫。資料圖片
當時一輛車剛剛入庫,立體停車庫的大門緩緩關閉,這名女子急急忙忙地沖進去。有人猜測該女子不熟悉路況,可能把車庫入口當成電梯入口了。
該女子是腿朝下掉進停車庫中的,被救出后腿部受重傷,當天已經接受了手術,可能面臨截肢危險。
2017年7月,
這個車庫曾掉下去一輛大奔
當時司機扭頭拿車后座的東西,
右腳不小心踩到油門加速,
導致車輛失控沖下4層約10米深的停車井,
所幸車內氣囊及時打開,
車上兩人只受了輕傷。
●2014年12月,由于升降機故障,上海中山南路上某小區停車庫發生意外,原本正在車位上的寶馬突然傾翻,砸向了旁邊停車位的奧迪。
●2015年3月6日下午3點半左右,徐州市民主南路廣達大廈內的一個立體停車庫突發了故障,二層的一輛轎車直接掉了下來,不幸砸中了底層的一輛寶馬轎車,所幸車主剛剛離開車內。
●2016年5月23日晚6時許,西安市自強西路楓韻沁園小區立體車位內,一輛福特汽車(SUV)突然從五層掉到一層,車身大面積被摔毀,嚴重變形。
2017年7月,
杭州市民呂先生帶著妻子和孩子去醫院體檢
體檢完,回到立體車庫取車
車子還沒有開出來,車位突然上升了!
此時,
妻子和孩子都在車里,
被嚇壞了...
“我老婆嚇得大叫,女兒更加嚇壞了,大哭起來……我就眼看著我的副駕駛車門一點點被壓彎、窗玻璃被壓碎。”呂先生說。
呂先生大喊有沒有人,只見剛才幫他把車降下來的車庫管理員,從車庫另一頭慌張跑了過來,趕緊按了暫停鍵。
管理員一邊道歉,一邊滿頭大汗操作著升降系統,想把呂先生一家降下來,然而倒騰了半天,呂先生一家從被升1米高的車里回到了地面。
這時候呂先生注意到,跟自己同一排、隔五六個車位,停著一輛沃爾沃,車主是跟自己年紀相仿的男子,也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女兒,車主母親也在,男子跟他母親臉上的慌亂,不比車庫管理員少。
原來按下按鈕的是這個沃爾沃司機姓張,并不是管理員。但按鈕上明明寫著8個大字:嚴禁車主自行操作。張先生為什么擅自按按鈕呢?
他說,1、沒看到十幾米處的呂先生;2、也不知道按了按鈕就把車升上去了;3、因為沒找到管理員。
看似平平的三個理由卻道出了不少問題
實際上,
立體車庫也很常見,
如何安全使用立體車庫,
不容忽視!
請注意以下八步,最好背下來:
第一步:首先找好適合自己愛車尺寸的車位。
就像俗話說的一樣“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車位合不合適要看自己的車是什么尺寸的,立體車庫的車位有大小之分。
第二步:讓車內的乘客下車。
原因可以參考上面的案例……
第三步:起步的位置很重要。
一般的車主有兩種倒車習慣,要么是90度倒入車庫,要么是斜著倒車。可能一些新手司機和女司機們喜歡90度倒車入庫,那就停在哪個位置很重要。一般是離車庫垂直距離遠一些的時候比較容易倒車。車身距離停車位垂直距離2米以上,相對容易入庫。
第四步:倒車入庫的時候,要淡定,淡定。
車主們可能對方向盤和車輪的把握不到位,就有可能大多方向盤或者打的角度不夠。有的時候車身還沒有擺正,車主們就急忙的回正方向盤,這就造成車子停不到位,歪歪斜斜。再就是車子到位了方向盤還沒有回正,這樣呢就可能發生剮蹭。正確的操作是,等車C柱過了鄰車車頭,再開始勻速打方向并控制好車速,這樣車子就會以一道美麗的弧線停入車位。
第五步:一下停不進去,那就多倒兩次。
一下停不進去,那就多多嘗試幾次,無非就是前前后后多來幾次,在停車位外把車子對準車位,后面的操作就是直直的把車倒進去。
第六步:油門一定要控制好,車速越慢越好。
其實這個就按駕校教練教的方法最好,用車子的怠速來停車,這樣速度肯定不會快,而且也不會因為緊張誤踩了油門,造成車主以及他人的損失。踩油門的情況致使在車位與地面之間的上坡過渡板處需要踩一下。
第七步:停入車位后調一下車身兩側的余量。
停車入位以后要把車子盡量調到中間位置,一方面是為了車子停的好看漂亮,另一方面是為了上下車方便。
第八步:下車的時候折起后視鏡來。
這樣在立體車庫狹小的空間中方便你上下車,對旁邊車子的停靠也方便了很多。再就是開啟后備箱的時候一定要觀察一下車位高度。
該停車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稱,上個月已經開始陸續拆除立體車位,目前負一層的已經拆除完畢,負二層僅剩一小部分,還未拆完。在停車場內,河南商報記者隨機找了幾個立體車位,發現車位上均標注有停車的要求:限重2000kg,限寬1.85米,限高1.55米。
這是一件略顯尷尬的事情:當鄭州很多市民發愁汽車沒地方停的時候,鄭州有的小區、醫院立體車庫卻停用了。
當鄭州很多市民發愁汽車沒地方停的時候,鄭州有的小區、醫院立體車庫卻停用了。
2011年,鄭州市推出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優惠政策實施細則,鼓勵社會資金修建立體停車場。但近4年過去了,有業內人士稱,鄭州市立體停車場車位還不足1萬個。
趙先生稱,在出售部分停車位的前提下,能夠在20年內收回投資成本已是樂觀估計,“停車費也不敢定太高,太高的話小區居民不會買賬。”從技術員尤先生那里得到的數據是,設備的使用年限在40年左右。
居民擔憂的是,小區內的停車場變成社會停車場,安全難以保障。
這是因為,一方面政府為了緩解停車難,一直鼓勵建設立體車庫;另一方面,小區內立體車庫的審批手續,進入了一個死循環,很難拿到規劃許可證。這是六合幸福門小區的開發商——長城房屋集團開發有限公司建設的立體車庫——16層高的立體車庫,已創鄭州之最。
鄭州建設西路與工農路交叉口西北角附近一小區內,立體車庫已投入使用 與此類似的還有桃源路上的翰林世家小區,也是車位不足,就將地下停車場改造,建成了有著102個車位的立體車庫。
預計可新增立體泊位252個,明年春節前投入使用。
鄭州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從河醫立交橋轉盤處到解放路上橋口,不到一公里的距離,76路公交車足足花了30分鐘。“目前,河醫立交立體車庫框架和智能化管理設備已全部生產完畢,安裝工期預計為兩個月,春節前可投入使用。
自家門口突然建起一個立體車庫,而這種解決小區停車難的方式,在鄭州正遭遇“辦不下來規劃許可證”的尷尬。
翰林世家小區的地下車庫,一層改造成兩層,可多停放50輛車。昨天上午11點,記者來到桃源路與大學路交叉口附近的翰林世家小區,在小區的地下停車場,記者看到,原來只有54個停車位的停車場,被分成兩層,車位也擴大到104個。
翰林世家小區的地下車庫,一層改造成兩層,可多停放50輛車。昨天上午11點,記者來到桃源路與大學路交叉口附近的翰林世家小區,在小區的地下停車場,記者看到,原來只有54個停車位的停車場,被分成兩層,車位也擴大到104個。
據政府部門知情人士介紹,要想拿到政府補貼,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拿到規劃部門頒發的規劃許可證。鄭州市為鼓勵建立體車庫,早在2012年就出臺政策,簡化立體車庫審批程序。
鄭州市暢通辦副主任陳超說,近日鄭州出臺一系列政策,進一步簡化停車場尤其是立體車庫建設審批程序。鄭州市暢通辦規劃建設處馮處長表示,“立體車庫建成后,將由市質監部門協同省質監部門驗收合格后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