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5日07:11 來源:重慶晚報
第一次接通疑似孩子親生父母的電話,何某有些不知所措,一直用手摳門。
“保姆拐走主人兒子”獨家后續
五大疑問待解 重慶警方介入調查
11日,重慶晚報獨家首發《拐走主人兒子當親生養了26年 保姆贖罪:找到他親生父母,我就去坐牢》報道后,引起全國關注,目前重慶警方已介入調查此事。重慶晚報記者了解,因為一些線索難以證實,事實真相到底如何,目前還是一團迷霧,尚有諸多疑問待解。
親友詢問她拒絕承認
不久前,何某與記者聯系,自稱1992年在重慶解放碑附近一戶人家當保姆,拐走主人家一歲大的男孩,當親生兒子養了26年。如今為了贖罪,她要為兒子找到親生父母,哪怕坐牢都愿意。重慶晚報記者于近日奔赴四川省南充市的何某家進行了采訪。
“我今后出門啷個辦?見到熟人只能低頭走。”女兒當著記者的面數落何某,通過媒體替哥哥尋親生父母,“把事情搞得這么大”。何某的女兒是家中唯一知道她為兒子找親生父母的人,雖然女兒支持母親,但想不到母親會以這種方式進行尋親。對于女兒的質問,何某沒做任何解釋,出門上了前往兒子新房的公交車。
在新家,她癱坐沙發上,電話鈴聲響起,響了很久,她才按下接聽鍵。電話那頭是她要好的朋友。“新聞里說的那個當保姆拐走娃娃的女人是不是你?里面還登了你照片。”何某的朋友如此問道?!靶侣劧际羌俚模憧凑掌静皇俏摇!焙文尺B“拜拜”都沒講,就慌忙掛斷電話。
直到傍晚,她先后接了10多個電話。70多歲的母親也打電話來問。“我沒有上新聞,網上的都是假的。我現在好得很,你要多注意身體。”她回答,記者問她為什么又要撒謊?她說心疼母親身體多病。20時許,何某在廣東打工的兒子打來了電話。當時他還不知道母親替他尋找親生父母的事上了新聞。他報平安,說收工了,正準備去吃晚飯,“媽媽,你要保重身體!”“要得,乖乖!”何某有了笑容。
就在此時,記者接到同事打來的電話,稱重慶熱心讀者何女士提供了一條線索。我們將此信息告知何某,她當即決定連夜去重慶。
何某在南充街頭等待兒子親生父母的消息。
兒子不想找:怕我媽坐牢
深夜,何某到達重慶,找了家賓館,匆匆安頓下來。13日上午9時許,何某與記者碰頭。她說早上兒子從廣東打來電話問她,“媽媽你是不是在重慶?你快回去,我們不找了?!?/p>
此前,重慶晚報記者也接到何某兒子電話,“沒有確切線索就算了,我不想找(親生父母)了。”何某兒子焦急地說,“我看了報道,我很害怕,一旦找到了,這個案子就有結論了,我怕我媽媽坐牢。我媽媽不是假的,是真的,對我很好。我初中輟學是我自己不肯讀書了,我媽媽給我請家教、送我去寄宿學校,我都不愿意讀;我媽媽還給我買了房子,做了她能做的一切,我真的不想她坐牢?!庇浾邔⑦@些話轉述給何某,她流下眼淚,又迅速拿手背抹干。但她堅持要給兒子找到親生父母?!八€小,事情又太突然了,內心不能接受……我慢慢來做他的思想工作?!?/p>
媒體報道了,反響這么大,為什么有價值的信息卻很少?何某對此很疑惑。“真的沒看到報道嗎?還是怕我們給你們(親生父母)增添負擔?我保證我沒有任何其他目的,就是想贖罪。找到了我給你們道歉。你們放心,兒子我養了26年,身體健康,我給他買了房子……如果你們后來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可以偷偷來認親,我們絕不破壞你們現在的生活?!?/p>
重慶警方已介入調查
13日中午,在何某要求下,記者帶著她來到何女士提供線索的事發地。時隔26年,線索中所說的大院子早就拆了,何某說,“我實在是記不住了?!?/p>
目前,重慶警方已介入調查。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打拐支隊副支隊長樊勁松表示:“警方對這個案子高度重視,12日就已經將案情發到渝中區每一個警察的手機上,包括已經退休的老民警,也要聯系、了解當年的情況?!苯刂涟l稿,警方沒有透露更多相關信息。
同時,重慶警方通過重慶晚報向市民喊話:早年丟過孩子,DNA沒有入中國失蹤人口檔案庫的,請盡快前往轄區派出所采血,DNA入中國失蹤人口檔案庫后,可以通過DNA比對尋親。1月13日中午,何某走進渝中區刑事偵查支隊,接受警方調查。
事情搞大了!何某面對女兒的質問,沒做任何解釋。
事情真相到底如何? 五大疑問待解
1:為何有個高度相似的案子?
此前市民何女士來電稱:“我知道一個案子跟你們這次報道的新聞太像了,??路(保護當事人隱私,隱去地址)以前有一戶人家,女主人是醫院的,男主人是部隊的,他們家也有一個男孩兒,1歲多被保姆拐走。保姆也是男主人在南紀門勞務市場找到的,當時保姆持一張假身份證,這戶人家也有一個外婆住在一條街之外。丟了孩子,媽媽每天哭,好慘,我們看著都心疼?!焙闻拷榻B,不過三五年后,這個丟了的男孩兒找到了,案子破了,據說還做了DNA鑒定?!磅柢E的是,兩件事的很多細節又都對得上?!?/p>
按照線索人提供的案發地,記者找到了線索人說的外婆,外婆說:“當年確實女兒在醫院、女婿在部隊,我每天下午要去給孩子送牛奶。保姆也是在南紀門勞務市場找的,她的假身份證是忠縣的,假名字叫羅宣菊(音)。但是我們的孩子后來找到了。”
記者拿出何某的照片給這位外婆辨認,她用放大鏡看了兩分鐘說:“我實在是記不住了?!蓖馄诺呐畠簞t拒絕見面:“二十幾年過去了,我的孩子早就找到了,我不想再提這件事?!?記者又把保姆的照片通過網絡發送給她看,她也回復:“記不住了。”
何某提供的信息跟何女士提供的信息,確實有吻合的地方,“男的好像是當兵的,我聽外婆抱怨過"他們當兵的工作忙得很",女的好像是醫生或者護士,因為我存心要拐走孩子,所以想多跟她打聽一些孩子的情況,她把我打斷"莫說了,你做你的事情,我們醫院也忙得很"?!辈贿^,何某說,她當年用的假身份證是涪陵的,不是忠縣的,假名字記不住了。
1月13日,何某來到何女士提供線索的地址附近。當年的院子早已拆遷,沒有任何有價值信息。
2:保姆有沒有同伙?
記者:以做保姆的便利條件拐走孩子,是你一個人做的嗎?有沒有同伙?
何某:沒有同伙,是我一個人做的。
記者:你知不知道你們村有沒有其他人也做了類似的事?
何某:不知道。
關于這一點,何某的前夫曾說,“是她自己去重慶拐的,拐回來才告訴我?!?/p>
3:孩子是不是在重慶拐的?
記者:26年過去了,你確定是從重慶解放碑一帶拐走孩子的嗎?有沒有可能不是重慶?
何某:肯定是在重慶。我從解放碑2路車總站出發,一路打聽,走到南紀門勞務市場。在那里找到保姆的工作,跟著男主人出來,坐上一路公交車,只坐了兩三站地,好像又回到了解放碑。拐走孩子,我在菜園壩長途汽車站坐的大巴車,直接回南充。
4:是不是為了炒作?
記者:這個事件你是不是為了炒作?
何某:炒作是什么?
記者:有沒有其他人教你什么?
何某:沒有。就是我一個人做的。
5:為何時隔26年后才自首?
記者:你為什么在26年之后選擇說出這件事?
何某:因為我看了一檔電視節目——《寶貝回家》,講的是一位七八十歲的老母親,一輩子都在找四五十年前丟失的孩子,滿頭白發了還在找。我很受觸動,想起自己做的事也害了一個媽媽,也許這個媽媽找了26年還在找,我覺得自己不是人,作孽。其實,我心里一直都愧疚,害怕自己遭報應,早就想自首,又怕坐牢,所以一直拖著?,F在我48歲了,也想明白了,我去自首,該坐牢就坐牢。
1992年五六月份,小孩被保姆從解放碑拐走……
請知情人撥打與慢新聞—重慶晚報熱線:023—966988
線索一:解放碑
何某說,1992年五六月份來重慶,在南紀門勞務市場應聘保姆時遇到男雇主,男雇主帶她坐了一趟公交車,大約兩三站地就到了,好像到了解放碑。
線索二:大院子、綠色大門
何某介紹,男雇主帶她回家,這戶人家住在一個大院子里,高高的門檻,綠色的大門。
線索三:部隊,醫院
男雇主可能在部隊工作,女雇主可能在醫院工作。
線索四:“夢生”
何某稱,下午五六點鐘,都會來一個老太太,給孩子喂飯,喂完飯就走,應該是孩子的外婆,她曾經聽過外婆喚“夢生(音)吃飯了”,夢生應該就是孩子的乳名。外婆帶何某認過門,外婆家跟大院子就隔著一條街,是一棟兩層樓的樓房,外婆住二樓,她的那間屋子可以望到江。
線索五:黑色皮鞋
何某補充了一條線索,她說走的時候穿走了女主人的黑色皮鞋,她的腳跟主人的腳一樣大,好像還把自己的一雙塑料涼鞋留下了。
(以上信息均據何某自述,未經證實。真相到底如何?歡迎讀者提供線索。知情者可撥打慢新聞—重慶晚報新聞熱線“023—966988”報料,一經證實,將給予2000元現金酬謝。)
接孩子成了不少家有幼兒、小學生的雙職工家庭面臨的難題。南京市的這一做法引起了家長們的關注。
國家層面早已經認識到了讓孩子回歸閱讀的重要性。2017年起,高考招錄已經采用“兩依據一參考”政策,2017年也被譽為高考改革元年。其中一個重要信號就是,自今年9月,全國小學和初中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而這套教材將不再設考綱。
近日在江蘇蘇州吳江區,一輛面包車與一輛轎車發生碰撞,結果一名7歲的男孩被從面包車內甩出,傷勢較重,一位路過的熱心司機,迅速幫忙將孩子送往醫院搶救,孩子轉危為安。
這兩天,駐馬店遂平有一家人的心情異常沉痛。事情發生在昨天下午2點左右,遂平縣楊屯村4歲多的男孩小天外出尋找爺爺時,意外失蹤。
穆欣丹表示,讓孩子學會面對失敗,首先父母應該覺察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是否在學習或者生活中,給孩子太多輸贏的觀念和過度反應。
穆欣丹表示,讓孩子學會面對失敗,首先父母應該覺察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是否在學習或者生活中,給孩子太多輸贏的觀念和過度反應。
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些令人發指的虐童事件闖入公眾視野。保護孩子,我們究竟該做些什么?近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自從提出為中小學生減負的口號之后,在我國的很多城市,小學生的放學時間一般都在下午3點半左右,而家長一般則要到下午5點半才能下班,學生看護上的“空檔期”,成了許多家長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新華社的一個公眾號火了,10萬加的閱讀量,1萬多的點贊。是什么吸引了那么多人?是詩歌,是一群小學生寫的十幾首兒童詩。完全同意網友們的評論:“沒看完就甘拜下風,看完就臣服了”。
12月4日起,杭州拱墅區所有小學生的上學時間都推遲半小時,延遲到8:30。很多孩子和家長實現了每天多睡半小時,吃一頓美美的早餐再上學的小愿望。
以充滿理解的態度,從學習機制上分析學習的本質是什么,給父母提供了具體建議。
孩子到了學校,發現東西忘記帶,匆匆打來電話,請家長你送一趟。類似情況,你碰到過嗎?不知當時孩子和你說的語氣是怎樣的,你又是怎么做的?
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小東最近有些不對勁。他經常在課堂上不停眨眼睛、歪嘴巴,有時還會突然大叫,影響了課堂秩序。近日,父母將其帶到西安中醫腦病醫院檢查時發現,原來小東患上了兒童抽動癥。
面對孩子們之間的爭吵,家長們往往不愿意看到自家孩子吃虧,但是面對孩子尋求幫助的眼神,又不知道該如何幫忙。
27日,余女士將一張8歲孩子做作業睡著的照片發在了微信朋友圈。余女士在微信群時說,三年級的兒子放學回家后,至少要做3個小時的書面作業,做得快的話10點鐘之前做完,做得慢的話有時做到十一點多鐘,孩子睡眠嚴重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