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4日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1月13日,多位在深圳參加全國港澳研究會2017年度學術年會的內地及港澳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40年來港澳在國家改革開放中作出了重要貢獻,其地位不可替代,未來仍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圖為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專家陳廣漢接受記者采訪。陳小愿 攝
中新社深圳1月13日電 (記者 陳小愿)多位在深圳參加全國港澳研究會2017年度學術年會的內地及港澳專家13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40年來港澳在國家改革開放中作出了重要貢獻,其地位不可替代,未來仍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香港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改革開放早期,香港為內地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市場化管理經驗和對外聯系網絡。未來香港發達的金融體系、現代服務業、成熟的城市管理經驗等仍將為國家深化改革開放作出貢獻。
方舟還指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大型基建項目可利用香港的融資平臺,香港的離岸人民幣中心也將發展壯大。
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駱偉建認為,近40年來港澳更多的是通過直接投資或幫助引進資本發揮作用,今后港澳的作用會發生一些形式上的變化。比如經濟體量相對較小的澳門,以前更多的是幫助境外資本進入內地,今后可更多地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澳門要發揮好內地與葡語系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作用。
駱偉建還表示,澳門要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也可以促進自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專家陳廣漢表示,在改革開放初期,內地市場相對封閉,當時港澳是國家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但隨著國家開放程度不斷擴大,以及內地城市的發展,港澳的優勢也面臨越來越多競爭。
陳廣漢認為,在內地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香港應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鞏固既有優勢,形成新的發展動力,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否則,在內地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香港不進則退,甚至可能被邊緣化。
中國(深圳)綜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在國家改革開放過程中,港澳過去的地位及作用很重要,未來仍然非常重要。如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等地位目前仍是內地其他城市無法替代的。
郭萬達認為,港澳要抓住“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機遇。這對未來提升港澳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支持港澳自身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都具有重要意義。(完)
“1949—2049”,這一復興圖強的時間表,隨著近70年時光的過去,已進入至關重要的“下半程”。“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得以實現”。
我國開放發展之所以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就是由于順應了時代潮流、反映了時代特征。今天,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我國將在更高水平上融入經濟全球化,拓展發展新空間。
改革永遠在路上,永無止境。我們要在改革開放旗幟的引領下,持續推進我國升級版的改革,向著科學改革和深度改革邁進,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前行。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2015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實踐,披堅執銳、攻堅克難。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2015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實踐,披堅執銳、攻堅克難。
日前,《遼沈大地改革潮——20世紀80年代振興遼寧的探索與實踐》(以下簡稱《改革潮》)由人民出版社和遼寧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目標任務、重大舉措。
正因此,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僅提出“要加快推進改革開放”,而且強調“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過深水區”。在對外開放、借用外力方面,總目標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更好實現內需和外需之間、進口和出口之間、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之間的平衡。
3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和我的同事也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做好各個領域的交流工作,讓更多中國人了解瑞士,也讓瑞士人更多地了解中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祝福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越走越好。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為世界解決了6.8億貧困人口、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在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及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中,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可圈可點,在兩次危機中中國經濟……
“在過去30年里,中國從一個市場和企業精神被禁錮而貧困潦倒的國度,成功地轉型為一個市場開放、私企盛行的全球經濟重鎮。鄧小平誕辰110周年,恰逢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今天國人對于“總設計師”誕辰的紀念,不僅寄予了對于改革開放的深刻認同,更是對于深化改革“頂層設計師”的期待——改革再出發。
我們今天紀念鄧小平,最重要的還是重溫當年小平的改革膽略、改革決心和改革智慧,來實現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和步驟。由此而言,我們今天紀念鄧小平,最重要的還是重溫當年小平的改革膽略、改革決心和改革智慧,來實現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和步驟。
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
(三)堅持用歷史的觀點、實踐的觀點、辯證的觀點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力開拓,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三)堅持用歷史的觀點、實踐的觀點、辯證的觀點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力開拓,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在世界眼中,推進改革開放的勇氣信心和把握改革開放的能力是中國走向成功的關鍵,改革開放甚至成為中國這個東方文明古國新的特質。所有這些分析和預測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將放大鏡對準中國面臨的種種難題,忽視了中國解決這些難題的能力,沒有看到改革開放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