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8日11:25 來源:工人日報
互聯網巨頭終于聽到了“反對”的聲音
新年的第一周,兩家互聯網巨頭相繼因信息安全遭遇公眾質疑。
元旦當天,在“2018正和島新年論壇暨新年家宴”中,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半開玩笑地說“馬化騰肯定天天在看我們的微信,因為他都可以看的,隨便看,這些問題非常大。”兩天后,支付寶年度賬單剛剛“占領”朋友圈,便被發現存在默認勾選《芝麻服務協議》的問題,涉嫌侵犯消費者選擇權。
面對公眾的安全焦慮,支付寶和微信迅速作出回應。支付寶承認“默認勾選”行為“肯定是錯了”“愚蠢至極”,同時支付寶表示,用戶的信息安全和隱私問題是芝麻信用的生命線。
微信官方則表示,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戶的聊天記錄,聊天內容只儲存在用戶的終端設備上,微信不會將用戶的任何聊天內容用于大數據分析。同時,微信表示,尊重用戶隱私一直是微信最重要的原則之一。
對此,公眾并沒有“照單全收”。支付寶到底是“愚蠢至極”還是“聰明過頭”,輿論有自己的看法。有評論認為,最近某些網絡平臺、APP強制或變相強制用戶“授權”,接受單方面提出的過多收集、應用用戶信息的“服務協議”,在輿論場引發強力聚焦,要求規范、矯正的呼聲相當高漲。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之下,支付寶卻頂風而為,一行小字并非“無心之失”,而是“別有用心”。
微信的回應更是被頻頻“打臉”。根據我國社交媒體平臺管理規定,微信需要保留通訊記錄6個月,而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戶的聊天記錄”的回應與該規定相悖。還有網友發問:“不對聊天內容進行大數據分析,之前發布的微信年度表情難道是人工統計出來的?”
客觀地說,在大量后臺強制授權、劫持用戶流量、竊取個人信息的“垃圾軟件”層出不窮的互聯網市場上,支付寶和微信可謂“良心”產品。就上周的事件而言,無論是“默認勾選”還是“看你微信”,也都很難算是觸及侵犯和泄露個人信息數據的底線。
然而,互聯網企業收集使用個人數據的底線究竟在哪里?正是這個長期以來公眾無從知曉、企業拿捏不準、監管缺失滯后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甚至可以說遲遲得不到正視,導致互聯網用戶的疑問與不滿不斷積累。最終,在互聯網巨頭——這道被廣大用戶視為信息數據安全最應該有所保障的主閘門出現松動時,公眾對個人信息安全的情緒被點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激烈表達。
互聯網高速發展,技術、資本與倫理在缺少法制權衡的條件下直接碰撞,結果自然是先將個人信息數據的安全放一放。然而,現代生活中沒有人能拒絕互聯網,用戶只能在一項項“默認選項”中選擇“被看看”“被廣告”“被下載”“被消費”……
隨著“默認”的群體越來越龐大,需要“默認”的選項越來越多、對日常生活的滲透越來越深,公眾積累的個人信息數據安全焦慮也將越來越重。“這其實是最危險的。”有評論認為,其實用戶不是不反對,而是沒有說“我反對”,極有可能一個普通的事件就引發用戶集體反水,形成不可估量的市場危機。
新年第一周,手握億級甚至十億級用戶的互聯網巨頭終于聽到了“反對”的聲音。盡管用戶的“反對”并不能為企業和監管劃出一條明確的個人信息數據安全的底線,但巨頭們至少應該明白,用戶的忍耐是有底線的。
當日晚間,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公關經理向澎湃新聞表示,是否同意《芝麻服務協議》會造成年度賬單顯示中是否含有“螞蟻信用”的內容顯示。
1月3日晚,《中國消費者報》官方微信公眾號率先報道了岳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岳屾山在微博上質疑支付寶賬單背后的隱藏條款一事,引發各路媒體轉載。
近日,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發布的“2017年全民賬單”數據顯示,2017年,支付寶平臺上移動支付筆數占比為82%,創下新高。
今天早上起,不少消費者都在朋友圈曬自己的支付寶賬單和年度關鍵詞。到了下午,更是刷了屏。但是很多人可能沒有發現你可能不知不覺又簽了一個“服務協議”。
(記者 程春雨)支付寶一年一度的用戶“年度個人賬單”3日又刷屏了。記者注意到,3日晚間支付寶個人年度賬單相關頁面已經進行了修改,取消“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的默認勾選。
顯然,這個“坑”很多人并不知道,你也許會好奇地又打開支付寶賬單看一遍協議,對不起,你再次刷的時候,是看不見這個協議的。
1月2日,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發布2017年全民賬單。數據顯示,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巨變:不帶錢包出門已成為中國人的新習慣,并成為世界的新時尚。
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2日發布2017年全民賬單,2017年全國5.2億支付寶用戶在支付寶平臺使用移動支付占比達82%,人們越來越多選擇用手機完成支付。
據悉,“團圓”系統是基于釘釘的移動打拐平臺,由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打拐辦主導、阿里巴巴集團提供技術支撐,在2016年5月15日正式成立上線。
插入社保卡,確定符合條件,然后把身份證、戶口本、畢業證、學位證拍成高清照片,上傳到“智匯鄭州”人才服務平臺。答:按照相關規定,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社會保障卡、畢業證、學位證、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營業執照(自主創業者提供)向工作人員進行申報(均為原件)。
張新文隨后和支付寶客服聯系得知,原來孩子從11月12日就開始玩這款游戲,總共購買9054元的游戲“裝備”,錢都支付給了北京瓦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12月24日,李某發現其支付寶中的錢少了數千元。了解情況后,民警認為趙某有重大嫌疑,于是立即對趙某展開調查。
今年年末支付寶推出的賺錢紅包活動如火如荼地還在進行:不僅線下小店的商家不遺余力地邀請大家用支付寶領紅包再付款,微信里的朋友圈也被各種支付寶紅包的消息占領,打著支付寶紅包旗號的邀請短信更是每天不請自來。
央行發布的條碼支付新規昨天刷屏了。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建議,使用條碼支付時,盡量不要拿手機掃別人的靜態條碼,而是讓別人掃你的手機。
這么一想,夏某的嫌疑最大,隨后,楊某某又調取了支付寶轉賬記錄,果然,從開始的4萬元到后來的1萬元,全是轉給了夏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