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4日07: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程春雨)支付寶一年一度的用戶“年度個人賬單”3日又刷屏了。不過有關賬單中“服務協議”默認選項允許支付寶收集用戶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將支付寶年度賬單推向一個爭議的高潮。對此,支付寶方面3日晚間緊急回應,“這件事,肯定是錯了?!?/p>
2017支付寶年賬單總覽頁面,包含線上消費、線下消費等項目。
【刷屏】
2017年賬單比拼,花了多少、花哪兒了?
1月3日起,用戶打開支付寶App,首頁就可看到“2017年賬單來啦”的字樣,可點擊進入查看自己的2017年度賬單。
作為移動支付的兩大龍頭之一,支付寶每年的年度賬單都頗受關注,成為各類聊天的話題或調侃的段子。
自2日支付寶公布2017年全民賬單后,網友紛紛開始了預熱——“又到了一年一度炫(ku)富(qiong)的時候”。一些網友紛紛表示要拒絕,說“不再想看賬單”、“請不要把你的賬單發出來讓我看到”等等。
但事實證明,今年支付寶的賬單又雙叒攻占了朋友圈。3日下午起,網友們紛紛曬出自己2017年賬單。有網友曬出賬單稱,“看到賬單才發現我這么有錢”、“終于知道錢花哪兒去了” 。
相比往年,今年的賬單更細致,消費被分為了“線下消費、線上消費、生活繳費、手機充值、其他”五項。其中線下支付細分電影院、餐廳、商超便利店、小商戶等,出行則細分共享單車、火車、飛機、打車等,還包括了個人信用分、貢獻的愛心、環保貢獻等相關數據。
基本上從賬單信息就能看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例如,準確的指出記者2017年線下支付最常光顧的是北京某好鄰居便利店,以及全年通過支付寶支付的出行總次數,飛機、火車、打車各多少次,花費多少錢。
2017年支付寶年賬單中預測用戶2018年“我的年度關鍵詞”頁面。
“旺、潮……”,你的2018年度關鍵詞是啥?
除了賬單,今年的支付寶推出預測用戶的2018年度關鍵詞的功能,將2017年度賬單曬點推向了一個新高潮。
“我是"當家",你的是啥?”、“我要"旺"了”……成為微信和QQ等社交工具上網友交流的熱門話題。眾多網友更是在朋友圈曬出我的年度關鍵詞——“范兒,2018年你更具時尚品味。穿什么都有范兒的你,獲得更有范兒”等等。
支付寶如何根據2017年度賬單預測你的2018年關鍵詞?也成為大眾紛紛討論熱點,甚至有網友不斷整理更新關鍵詞清單的的預測根據。
例如,“才華”是因為在書籍類、藝術類、專業類相關花費達到一定比例;“顏值正義”是因為花費在美妝、裝飾品、衣物上的金額超過了一定比例;“當家”則和日常用品、家庭用品以及烹飪原料掛鉤,花費超過了一定比例得出,等等。
芝麻信用服務協議部分內容截圖。
【惹禍】
賬單默選同意《芝麻服務協議》引爭議
支付寶年度賬單刷屏熱潮未退之際,3日一則“緊急!查看支付寶年度賬單前,請先看看這個”文章稱,不少消費者都在朋友圈曬自己的支付寶賬單和年度關鍵詞,很多人可能沒有發現你可能不知不覺又簽了一個“服務協議”。
該消息源于岳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岳屾山發布的一則微博。他發現支付寶個人年度賬單首頁有一行特別小的字:“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且已幫你選擇好了“同意”。
岳屾山介紹,這個賬單的查看和《芝麻服務協議》沒有關聯性,所以你選擇取消同意,依然能夠看到年度賬單。但如果你沒注意到,就會直接同意這個協議,允許支付寶收集你的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而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有選擇權,而不是商家替消費者選擇。根據《互聯網交易管理辦法》的規定,經營者應當采用顯著的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
回應:錯了,用戶信息做到不過度采集
螞蟻金服3日晚間發給記者的聲明稱,這件事,肯定是錯了。事件給大家帶來的恐慌和誤解,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聲明表示,本來是希望充分尊重用戶的知情權,讓用戶知道,只有在自己同意的情況下,支付寶年度賬單才可以展示他的信用免押內容,初衷沒錯但用錯了方式,愚蠢至極。
對于很多用戶擔心自己的信息安全和隱私問題,螞蟻金服強調,這些問題同樣是芝麻信用的生命線。用戶信息的獲取、沉淀、使用和,都會在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做到用戶知情和同意,做到不過度采集,更絕不會濫用數據。
3日晚間調整后的支付寶年度賬單首頁。
已經默認勾選授權的用戶怎么辦?
記者注意到,3日晚間支付寶個人年度賬單相關頁面已經進行了修改,取消“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的默認勾選。
芝麻信用表示,如果用戶希望在自己的年度賬單中看到信用免押的內容,可以手動勾選該選項。
如果你并不想在年度賬單里展示自己的信用免押內容,但是又已經被默認勾選,可以在【支付寶客戶端-我的-芝麻信用-信用管理-授權管理】中找到“支付寶”這個選項,然后取消這個授權。
此前沒有開通芝麻信用的用戶,芝麻信用明確,這次不管是被默認勾選還是主動同意,都不會因此而成為芝麻信用的用戶,所以也就不存在芝麻信用因此會收集相關信息的可能。
【延伸】
移動支付成生活日常 一個功能調整影響數億人
從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提現收費到微信還信用卡超5000元收手續費,等等。每次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對一些功能的調整,均引發網友的高度關注和討論。
為何如此?目前,支付寶在全國的用戶達5.2億,騰訊財付通旗下的微信支付和QQ錢包兩大產品的用戶數已超8億,每一次與用戶有關的功能調整都影響著數億人的權益。
龐大用戶數量背后是,移動支付(網友更多叫“手機支付”)已成為國人生活的日常。近年,網購外,隨著移動支付場景涵蓋各個方面,越來越多的人能不帶錢包出門。
現在,不管是在餐廳買單、商店購物,還是抓娃娃機、烤紅薯攤、水果攤,甚至街頭藝人,都能支持手機支付;市民不用出行,坐在家中也能繳水電費,辦理社保、交通、民政等公共服務;越來越多的城市公交地鐵也支持移動支付,不少網友感嘆“出門帶錢包的最后一個理由也沒了”。
支付寶2日發布的全民賬單顯示,2017年移動支付占比達到82%,再創新高。作為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移動支付,與其它三項——共享單車、網購、高鐵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以及艾瑞咨詢的數據稱,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幾乎是美國90倍,領先全球。
顯然,這個“坑”很多人并不知道,你也許會好奇地又打開支付寶賬單看一遍協議,對不起,你再次刷的時候,是看不見這個協議的。
1月2日,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發布2017年全民賬單。數據顯示,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巨變:不帶錢包出門已成為中國人的新習慣,并成為世界的新時尚。
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2日發布2017年全民賬單,2017年全國5.2億支付寶用戶在支付寶平臺使用移動支付占比達82%,人們越來越多選擇用手機完成支付。
據悉,“團圓”系統是基于釘釘的移動打拐平臺,由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打拐辦主導、阿里巴巴集團提供技術支撐,在2016年5月15日正式成立上線。
插入社???,確定符合條件,然后把身份證、戶口本、畢業證、學位證拍成高清照片,上傳到“智匯鄭州”人才服務平臺。答:按照相關規定,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社會保障卡、畢業證、學位證、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營業執照(自主創業者提供)向工作人員進行申報(均為原件)。
張新文隨后和支付寶客服聯系得知,原來孩子從11月12日就開始玩這款游戲,總共購買9054元的游戲“裝備”,錢都支付給了北京瓦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12月24日,李某發現其支付寶中的錢少了數千元。了解情況后,民警認為趙某有重大嫌疑,于是立即對趙某展開調查。
今年年末支付寶推出的賺錢紅包活動如火如荼地還在進行:不僅線下小店的商家不遺余力地邀請大家用支付寶領紅包再付款,微信里的朋友圈也被各種支付寶紅包的消息占領,打著支付寶紅包旗號的邀請短信更是每天不請自來。
央行發布的條碼支付新規昨天刷屏了。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建議,使用條碼支付時,盡量不要拿手機掃別人的靜態條碼,而是讓別人掃你的手機。
這么一想,夏某的嫌疑最大,隨后,楊某某又調取了支付寶轉賬記錄,果然,從開始的4萬元到后來的1萬元,全是轉給了夏某。
用支付寶、微信等應用掃碼付款,將正式迎來額度限制。新規指出,銀行、支付機構應根據《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范(試行)》(銀辦發〔2017〕242號)關于風險防范能力的分級,對個人客戶的條碼支付業務進行限額管理。而風險防范能力達到D級,即使用靜態條碼的,同一客戶單個銀行賬戶或所有支付賬戶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
昨日,鄭州市B53路公交車上,一市民急著坐公交卻沒有零錢,上了公交后,只好尷尬地向其他乘客詢問是否能幫忙兌換5元零錢。昨日,記者從鄭州多家公交分公司獲悉,目前還沒有手機掃碼支付這一方式。
揚子晚報消息,家住南京江北的張大媽和老伴,聽信南京中生聯合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人員的宣傳,18年來花費幾十萬元購買保健品,相信這些價格昂貴的“神藥”能讓他們健康長壽。張大媽告訴記者,她交了錢,“中生聯合”有時會給一些紅單子,但大多數時候連單子都不給,就是記賬。
支付寶掃碼領紅包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日前微信朋友圈卻傳出有人參加這個活動掃碼后被修改了支付密碼,還被騙2000多元。
從12月20日起,河南高速攜手支付寶,對通行高速公路,使用移動支付業務支付通行費的用戶,享受移動支付帶來的便捷同時,支付寶還將放送總計價值500萬元的汽車服務券紅包和現金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