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07:45 來源:央視財經
隨著新一年的臨近,國家在2018年也將會推出一系列汽車新政策,這些政策與消費者買車息息相關,小編對此進行了梳理,買賣車的人注意看。
明年起至2020年底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以及科技部 聯合發布 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對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通過發布《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實施管理。2017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對其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繼續有效。
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購置稅將按10%征收
根據以上通知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消費者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購置稅將恢復10%的稅率。在此之前,購置稅仍將維持7.5%的稅率,符合國家規定的新能源汽車,將享受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政策,不受購置稅率調整的影響。
汽車貸款門檻降低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聯合發布《關于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通知宣布自2018年1月1日起,自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0%,買車首付最低20%;商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0%;
新能源車、二手車貸款比例提高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宣布自2018年1月1日起調整汽車貸款政策,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5%,商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5%;二手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0%。
2018年北京小客車指標總量降低
根據北京市交通委近日發布的2018年北京小客車指標總量和配置比例,2018年小客車指標總量從15萬降至10萬,其中新能源指標保持6萬不變,普通指標由9萬個減少至4萬個。除去單位指標,北京全年個人普通車指標僅為3.8萬個,中簽難度或將高于今年。新能源指標數量將首次超過普通車指標。
12月26日,北京舉行今年最后一期普通小客車指標搖號,中簽率約為0.11%再創新低,相當于883人搶一個指標。
小排量購置稅優惠取消
自2018年1月1日起,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將從目前的7.5%,恢復按10%的法定稅率征收。伴隨購置稅減免優惠政策即將落幕,年底小排量轎車或再迎一次購置潮。
為了拉動汽車消費,在此前的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31日,國家曾將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稅率由10%下調至5%,一度引發各地購車熱潮。
今年,小排量車購置稅回升至7.5%,而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將取消,稅率也將恢復至10%。
按照目前我國汽車購置稅的計算方法,車輛購置稅金額=新車發票價格÷1.17(增值稅)*購置稅稅率,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7.5%稅率,一輛1.6L排量、價格15萬元的汽車所需要繳納的購置稅為9615元,而按照2018年的標準則需繳納12820元,中間相差三千余元。
購置稅優惠的縮減對車市影響深遠。2016年年末,受購置稅“減半”倒計時影響,小排量車銷售迎來高峰。數據顯示,2016年前11個月,小排量乘用車銷量達到187.6萬輛,同比增長20.5%,占整體乘用車銷量的比重超7成。在小排量車型的發力下,2016年全年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4.9%,遠超年初預期。雖然此次優惠取消稅率恢復常態很難再現當年的車市盛況,但即便只有三千多元的差價,幅度也算可觀,對于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來說,著實是一個讓人動心的消息。
逐步推行電子車牌
從2018年開始將會逐步開始使用電子車牌,先從北京、天津、重慶和河北等地方試點運行。電子車牌還可能會跟將來要征收“擁堵費”相關。
在這張電子車牌中包含了車輛的全部信息,購車情況、年檢、保險、停車卡違章肇事記錄等都將用這一張卡所代替,電子車牌將置于前風擋玻璃之上,具有可識別、可讀寫等功能。
電子車牌具體的實施細節還要等實施之后才能知道,不過電子車牌的推廣可以說能夠極大的方便了車主,以后對于像套牌車這類的違法案件可以極大的避免。我們以后年檢、處理違章等都可以省事不少。
交管部門嚴查嚴處酒駕醉駕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日前召開會議,對全力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進行部署,并從即日起開展整治行動,嚴查嚴處酒駕醉駕違法行為。
公安部交管局強調,以餐飲娛樂場所周邊道路、城郊結合部和縣鄉道路、重要村鎮和集市周邊道路為重點路段,以農村紅白喜事、趕集趕圩、重大民俗活動等為重點時段,以城市小型客車,農村面包車為重點車輛,嚴查嚴處酒駕醉駕違法行為。
購置稅針對小排量車型(1.6L以下)的減免政策有著三大好處,一是促進了GDP的增長。在這次鼓勵消費小排量汽車的購置稅減免政策中,大于1.6L排量車型并不享受購置稅的優惠政策,而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16年總銷量中1.6L以上排量車型占所有車型的27%。
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中國汽車市場依然呈現低迷狀態,5月,乘用車銷量環比有所下降,同比呈小幅的增長。而對于整個汽車行業的狀態,把脈的不少,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出了一份體檢表,統計局的分析師表示,汽車行業運行狀況降溫。
2014年對于中國汽車產業而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轉型之年。2015年,自主品牌面臨的壓力仍將加劇,但伴隨著自主品牌戰略轉型的完成,新產品的不斷推出,2015年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還是可以期待的。
2014年1月至11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43.05萬輛和2107.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2%和6.1%。2014年1至11月,銷量排名前10位的轎車生產企業依次為:一汽大眾、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北京現代、東風日產、神龍、長安福特、東風悅達、一汽豐田和重慶長安。
2014年1月至11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43.05萬輛和2107.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2%和6.1%。2014年1至11月,銷量排名前10位的轎車生產企業依次為:一汽大眾、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北京現代、東風日產、神龍、長安福特、東風悅達、一汽豐田和重慶長安。
根據整理的數據,今年11月自主品牌乘用車份額再一次同比回升。包括合資自主品牌,今年11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實現64.29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3.8%,增幅高于乘用車整體的8.2%;市場占有率升至36.0%,同比上升了1.8個百分點。
根據整理的數據,今年11月自主品牌乘用車份額再一次同比回升。包括合資自主品牌,今年11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實現64.29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3.8%,增幅高于乘用車整體的8.2%;市場占有率升至36.0%,同比上升了1.8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我國乘用車市場(指狹義,不含微客)前十企業依次是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上海通用、北京現代、東風日產、上汽通用五菱、長安福特、長安汽車、神龍汽車和東風悅達起亞。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3日發布年終全球汽車市場評估數據稱,2013年中國乘用車銷量將突破1600萬輛,首次成為全球最大乘用車市場。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馬蒂亞斯·維斯曼當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預計,全球乘用車銷售量今年將增長5%至7220萬輛,明年則將繼續增長3%,中國市場銷量將維持全球首位。
1-5月,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售489.41萬輛,同比增長12.67%;多功能乘用車(MPV)銷售48.31萬輛,同比增長1.3倍;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銷售108.93萬輛,同比增長43.40%;交叉型乘用車銷售79.51萬輛,同比下降21.95%。
綜合外電報道,盡管消費者對電動車興趣寥寥,但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重申,將堅持德國到2020年電動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的目標。2013年大眾將有4款電動車問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各占兩款。
綜合外電報道,盡管消費者對電動車興趣寥寥,但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重申,將堅持德國到2020年電動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的目標。2013年大眾將有4款電動車問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各占兩款。
車市增速最高一成 仍有廠家定3成增幅目標 消費者更多得售后實惠——— 明年,車市價格戰或將小幅降溫,想買車的消費者不妨抓緊龍年的最后兩個月,現在的優惠很超值。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全國有形汽車市場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表示,很多廠家仍在努力擴產,但今年供大于求的情況下,經銷商嚴重虧損。
2016年制造業完成投資187836億元,比上年增長4.2%,增速比1-11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比上年回落3.9個百分點;12月份制造業當月投資增長10.4%,增速比11月份加快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5.8個百分點,當月增速為全年最高。
日前2013年武漢全球汽車論壇上,恩頤投資(NEA)創業顧問、Pinnacle發動機公司首席執行官Ronald Hoge預測稱,到2030年中國新車年銷量可達4千萬輛。未來要進一步推進這些技術,打破常規思維,去改進現有的內燃機技術,而不一定要進行電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