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07:55 來源:新華網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在去往中山站的途中遇到浮冰(12月20日攝)。
如果有一天,你在南極突然掉入冰縫,會怎么辦?知道答案的人,大多已長眠于冰縫中。
中國南極科考隊員寇天宇(化名)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回憶起在南極曾與死神擦肩的過往,講述了一場“冰縫驚魂記”。無數的冰裂隙縱橫龜裂,暗刻在南極地表幾千米厚的冰蓋上,或寬或窄,深淺莫測,令一位又一位南極訪客殞身于此。坐狗拉雪橇也好、開柴油雪地車也好,一旦掉下去,無力回天。
“雪龍”號于11月8日從上海出發,根據計劃,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將在南極恩克斯堡島為中國建設第五個南極考察站做前期準備工作。“雪龍”號于11月8日從上海出發,根據計劃,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將在南極恩克斯堡島為中國建設第五個南極考察站做前期準備工作。
11月8日,“雪龍”號極地科考船駛離碼頭。當日,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緩緩駛出位于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向地球最南端的南極,再次出征。
當日,圓滿完成既定中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任務并首次實現環北冰洋航行的“雪龍”號科考船停靠位于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本次考察于7月20日出發,總航程20590海里。
當日,中國科考隊員搭乘“雪龍”號由上海極地碼頭起航,開始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活動。 當日,中國科考隊員搭乘“雪龍”號由上海極地碼頭起航,開始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活動。
新華社發(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供圖) “雪龍”號的廚師在為科考隊員們備餐(4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白陽攝 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的隊員們在“雪龍”號的“南極大學”上聽課(2014年11月8日攝)。
“雪龍”號的白色探照燈光與綠色的極光、橘色的月光交織在一起(3月7日攝)。絢麗的極光與月光、星光及“雪龍”號燈光交相輝映,景色如夢似幻。絢麗的極光與月光、星光及“雪龍”號燈光交相輝映,景色如夢似幻。
這是在“雪龍”號上拍攝的南極冰川黃昏時分的景色(3月3日攝)。從3月起,南極正式進入冬季,極晝現象也已消失,夜色重新籠罩上南極大陸。當地時間3月3日,我國“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正在南極普利茲灣的浮冰區進行大洋作業。
12月7日,一只帝企鵝在展開卸貨作業的“雪龍”號旁。 “雪龍”號自12月1日起在中山站外陸緣冰地帶展開冰上卸貨作業,預計將于12日離開,前往羅斯海域開展大洋調查。
18日,正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陪同下參觀南極科考項目并慰問兩國科考人員。習近平和阿博特來到霍巴特港區,參觀了澳大利亞南極科考展覽,并通過視頻連線同中澳南極科考站工作人員通話。
習近平來到生物實驗室,詳細詢問大家工作和生活情況。
18日,正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陪同下參觀南極科考項目并慰問兩國科考人員。習近平和阿博特來到霍巴特港區,參觀了澳大利亞南極科考展覽,并通過視頻連線同中澳南極科考站工作人員通話。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雪龍”號25日在南印度洋疑似目標周邊海域因天氣原因減速前行,繼續搜救,目前距離目標海域約130海里。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25日宣布,搜尋馬航失聯客機的行動當天因天氣原因暫停。
北京時間24日8時11分,在南印度洋上空進行搜尋的中國空軍20541飛機與“雪龍”號進行了“海天通話”,協調搜尋工作。隨著向疑似搜尋物品慢慢靠近,我們船上的工作人員現在也是輪流休息,確保船上24小時有人觀察。
在一望無際的深灰色海面上,“雪龍”號22日全速趕往搜尋馬航失聯客機的目標海域。21日晚“雪龍”號從澳大利亞弗里曼特爾碼頭出發后,晝夜兼程一路向西南方向航行,直奔搜尋目標——位于南緯43度28分、東經91度45分的“1號點”。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隨著中國不斷探索,南極變成另一個邊疆”,美國《商業周刊》的報道標題則代表了一些外媒對這場救援的另一種解讀。香港《南華早報》5日稱,這次挫折不會阻礙中國探索南極的雄心,中國在“雪龍”號被困后馬上宣布將建造一艘比“雪龍”號更先進更大的新破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