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20:16 來源:工人日報
“以前給孩子買奶粉、尿不濕,代購要等十幾天,質量還沒保障。現在來‘中大門’買,品牌全、質量真,現場提貨,價錢還特別實惠!”12月8日,在河南省“中大門”保稅直購體驗中心,越來越好的購物體驗,讓鄭州市民徐雪娜十分感慨。
依托國內保稅倉集中備貨,相關部門全程監管,“中大門”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新零售模式,實現了跨境購物“零時差、零價差、零標準差”,越來越多的河南人像徐雪娜一樣感受到河南對外開放后生活上的變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河南以開放精神一以貫之,逐漸走向開放前沿。
“對外開放是推動河南發展的關鍵一招,必須始終在全國大局下謀劃和推動發展。”河南省委書記謝伏瞻多次強調,要加快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服務國家開放整體戰略。
在此背景下,雖無沿邊靠海的優勢,但河南極致發揮九州腹地的區位優勢,形成立體綜合交通樞紐,打造空陸網三條“絲綢之路”,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12月7日,鄭州機場國際西貨站,一架刷有盧森堡貨航標識的貨機正在卸載貨物。來自南美的車厘子剛下飛機,便要乘冷鏈車從這里奔赴山東濟南。
“前三季度國際冷鏈物流業務量發展迅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0%。”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文俊介紹說,從2014年的1.4萬噸,到2016年的10.7萬噸,盧森堡貨航運量每年增長40%以上,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一天比一天熱鬧。
“陸上絲綢之路”同樣光彩熠熠。在亞歐大陸上,中歐班列(鄭州)往來也更加頻繁。
“跟海運和空運比,中歐班列的競爭優勢很明顯,時間是海運的1/3,費用是空運的1/3。”上海臺驊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經理孔衛東說,中歐班列(鄭州)開通4年多來,公司從起初的兩個人到現在的20多人,貨物種類也不斷拓寬。
而借助陸空兩條“絲綢之路”,河南省深耕跨境貿易,實現“買賣全球”,一條“網上絲綢之路”也正在成型。
在鄭州綜合保稅區E貿易全球智能物流分揀中心,每天數十萬計的跨境快件通過6個系統集成的極速物流分揀帶上,完成從“全球——河南——中國”的雙向貿易軌跡。
“‘中大門’保稅直購體驗中心可以讓消費者現場下單、現場提貨,讓世界商品‘一站到家’。”河南保稅集團副總裁韓愛娟說,河南已經接通了鄭州至全球的“網上絲綢之路”。
空陸網“絲綢之路”三路并舉,不僅為河南構建立體化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探索與歐美發達經濟體合作打開了新空間,還有力推動河南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在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和服務全國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在鄭州航空港智能終端產業園的品牌墻上,中興、酷派、首弘等手機企業標識赫然在列。產品展示區,投影手機、裸眼3D手機……一個個高科技智能產品競相亮相。
數據顯示,2016年,航空港區手機產量2.58億部,約占全球手機供貨量的七分之一。“一帶一路”建設號聲嘹亮,樞紐優勢逐漸呈現“溢出”效應,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慧產業集聚初步定點河南。
中哈之間的能源、鐵路、礦產、農業、高科技、旅游以及邊境地區的合作,都可以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具有標志性的早期成果。
就我國建筑業的未來而言,普遍預測,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建筑業的拐點將在二十年后出現,那個時候我們的城市絕不會像今天一樣,塔吊林立、城市道路到處在開膛破肚。中建七局“走出去”鏖戰巴基斯坦,就是河南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中尋找切入點、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生動案例。
軌道運輸和電子商務的決勝組合使鄭州日漸成為中歐跨境貿易的重要樞紐。中國鄭州和德國漢堡正成為歐亞互聯互通計劃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中心。
新華社蘭州9月20日電 首屆絲綢之路國際文化博覽會20日在甘肅敦煌舉行。習近平指出,2000多年前,貫通亞歐的古絲綢之路架起了一座東西方友好往來、文明交流的重要橋梁。
2000多年前,貫通亞歐的古絲綢之路架起了一座東西方友好往來、文明交流的重要橋梁。敦煌是歷史上東西方文化交匯的重要樞紐,不同文化在這里匯聚和交融,塑造了獨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10月13日,由黃河水利委員會新聞宣傳出版中心、中國黃河保護基金會發起的“絲路水脈”系列公益宣傳活動之一的“絲路明珠——尋找絲綢之路經濟帶節水典范”大型采訪報道活動于古絲綢之路的最東邊起點洛陽拉開序幕。
公元一至二世紀,沿著歐亞內陸交通干線,古羅馬、安息、貴霜和中國的漢朝自西向東并列其間,國勢昌盛。對外,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是加強中國與中亞、南亞,乃至中東和歐洲部分地區各國友好交流、促進區域合作的必由之路,也是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然產物。
6月7日清晨,意大利威尼斯港,一艘貨輪載著來自中國南陽的汽車減振器零部件緩緩駛入港口。
周口原名周家口,因航運而得名,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使之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水旱碼頭、商業重鎮。周口內河航運通江達海,擁有沙潁河、渦河、賈魯河、汾泉河4條具備航運開發條件的河流,總里程約450公里;沙潁河周口以下89公里常年通航,是我省第一條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目前,周口市依托航運優勢積極構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通過沙潁河、渦河、賈魯河、汾泉河西連“絲綢之路經濟帶”,東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積極帶動地方經濟社會實現全面轉型升級。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首倡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哈薩克斯坦這些經濟發展計劃與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具有高度統一性和直接對接價值,對于促進雙方深度合作無疑奠定了戰略基礎和產業基礎。
古代絲綢之路作為古代中國與沿線國家經濟貿易發展的關鍵通道,其相關研究成果非常豐碩,而其作為一條文化交流的通道,尤其是在古代中華文明的傳播以及與羅馬、波斯、印度的文化交流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樣不容忽視。
當天上午,鄭州、青島、太原、濟南、西安、蘭州、銀川、西寧、烏魯木齊、拉薩等10個海關關長共同在青島簽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合作協議》。據鄭州海關監管通關處處長楊占強介紹……
利益共同體建設,互信互利、平等共贏的合作正在被國際輿論接受,客觀上也挑戰了傳統的強權利益分配體制,這必然引來既得利益集團的反對和遏制。“中國高鐵優勢與海外輸出困境之間的反差,說明技術成熟度與需求牽引并非決定技術轉移的全部因素。
今天,互聯網讓信息與工藝技術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絲綢已經不那么吸引歐洲人了,如果愿意,他們或許可以自己生產,或者,干脆搞代工,把工廠放在中國,他們甚至可生產出更好的絲綢或以前絲綢之路上的暢銷物。當我們提出要融入“一帶一路”時,光大聲叫喊還是不夠的,得想一想我們能拿出什么樣的極致產品來。
如何利用這些文化記憶和文化符號,黏合與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差異,為與各國的經貿深度合作創造“軟”支撐,則是更為廣闊的命題。若干年后,這條路上所川流不息的一切,都將成為關于絲綢之路新的載體、新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