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1日14: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1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全面部署2018年經濟工作,針對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精準施策,在教育、就業、養老、醫療、住房、脫貧、環保、稅負、三農、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發出至少十大民生紅包,將實實在在惠及你我。
資料圖:正在圖書室看書的孩子們。劉忠俊 攝
教育——
解決好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
會議提出,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擇校熱”、“大班額”等突出問題,解決好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
隨著全面兩孩時代的到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的問題越來越受重視。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中新網說,當前,學前教育問題是一個“硬骨頭”,存在入園難、入園貴問題,0-3歲的托幼教育更是一塊短板,資源普遍短缺,中央提出解決好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正是旨在解決這一大痛點。
記者注意到,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十九大記者會上曾送出“紅包”:到2020年,學前教育(即幼兒園)毛入園率要達到85%,現在是77.4%,普惠性幼兒園要占到幼兒園的80%以上,現在60%多。著力化解“擇校熱”、“大班額”。到2020年,大班額必須完全消除。解決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特別是要化解好學校減負、校外增負的問題。
資料圖:大學生求職者參加應聘。中新社發 武俊杰 攝
就業——
解決好性別歧視、身份歧視問題
會議提出,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解決好性別歧視、身份歧視問題。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人社部數據顯示,高校畢業生從明年開始要突破800萬人。而且,結構性的矛盾更加突出,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同時,“寧用武大郎,不選穆桂英”等歧視問題也亟待解決。
受訪專家建議,應盡快制定《就業促進法實施細則》或專門的《反就業歧視法》,設立反就業歧視的專門機構,進一步健全促進平等就業的監督機制,加強對勞動力市場的監管,以保障就業公平,破解就業歧視困局。
資料圖:正在參觀社保內容的退休老人。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養老——
加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會議提出,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目前,全國各地已經基本實現了省級統籌。人社部今年11月份透露,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正在加快研究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工作,準備明年邁出第一步,先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均衡地區之間由于人口結構特別是人口的流動導致的撫養比差異過大帶來的養老保險負擔,調劑余缺,進一步在全國范圍發揮養老保險互助共濟作用,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資料圖:門診掛號處。中新社發 韋亮 攝
醫療——
繼續解決好“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會議提出,繼續解決好“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鼓勵社會資金進入養老、醫療等領域。
回顧2017年,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醫聯體全面鋪開,諸多醫改措施深入推進。國家衛計委委托第三方對改善醫療服務效果進行評估,實時在線數據顯示,全國三級醫院門診和住院患者的總體滿意率分別保持在85%和95%以上。
在2018年,面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中央有望出臺更多實招,群眾“獲得感”將不斷增強。
北京市亞運村北辰附近某小區樓外景。中新網 程春雨 攝
住房——
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
會議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支持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
北京大學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認為,若將住房租賃發展成以中長期租賃為主、有計劃有預期的行為,對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將大有裨益。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如果供應足夠充足,加之對平臺內機構房源價格監測和管控的有效性提升,整體租金水平就會更趨合理。
資料圖:入住新房的湘西村民露出幸福微笑。 唐小晴 攝
脫貧——
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
會議提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要保證現行標準下的脫貧質量,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加強考核監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不降低標準”是為了保證脫貧的質量,而“不吊高胃口”則是為了防止脫貧走向過度福利的另一個極端,防止把脫貧搞成“大鍋飯”和“養懶漢”。
“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是因為現在經過幾年的脫貧,尚未脫貧的地區差不多都是‘硬骨頭’,貧困的原因錯綜復雜,需要拿出‘繡花’功夫,向這些重點地區發力。”丁一凡表示。
“煤改氣”后,山西太原市南下溫村家家戶戶都被鮮亮的黃色輸氣管道串聯。湯琪 攝
環保——
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
會議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調整運輸結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打贏藍天保衛戰具有標志性意義,如果大氣污染防治戰役都打不贏的話,其他方面的環保戰役就更考驗能力了。
“現在來看,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就是說,管理思路和方法都有了,這場環保戰役還是有信心打贏的。”常紀文說。
資料圖:11月8日,山西太原,民眾正在超市挑選進口商品。中新社記者 張云 攝
稅負——
降低物流成本、進口關稅
會議提出,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繼續清理涉企收費,加大對亂收費的查處和整治力度,深化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等行業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積極擴大進口,下調部分產品進口關稅。
近年中國減稅降費動作不斷,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累計減稅10639億元;從6萬元到50萬元,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不斷擴大;從4檔到3檔,增值稅稅率進行優化簡并,等等。而且,自從今年12月1日起,中國調降187項商品的進口關稅,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國內消費者海淘、海外購的熱門品類,平均稅率由17.3%降至7.7%。
外界預期,2018年,隨著在減稅、降費加大工作力度,企業和居民的稅費負擔將會進一步減輕,而降低進口關稅,意味著今后消費者在國內即可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心儀的進口產品。
資料圖:村民載歌載舞。潘沁文 攝
三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會議提出,要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清除阻礙要素下鄉各種障礙。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讓收儲價格更好反映市場供求,擴大輪作休耕制度試點。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鄭風田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從整體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的“鄉村振興”是全年任務的一個布局,對2018年三農工作定了主基調。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表示,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標志,下一步,農民增收要更多地依靠農業、農村、農村產業,建立增收的長效機制。
資料圖:民眾網上購物。中新社發 張斌 攝
個人信息保護——
著力解決倒賣個人信息等問題
會議提出,著力解決網上虛假信息詐騙、倒賣個人信息等突出問題。
以2017年引發關注的現金貸為例,據媒體報道,用戶資料在現金貸平臺與中介、平臺與平臺之間倒賣,價格0.1元至1.5元/條不等,信息泄露嚴重。隨后,監管部門出臺《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要求各類機構加強客戶信息安全保護,不得以“大數據”為名竊取、濫用客戶隱私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或泄露客戶信息。
展望2018年,隨著網上虛假信息詐騙、倒賣個人信息等問題被著力解決,個人信息保護有望取得實質性進步。
陳志武認為傳統社會婚喪嫁娶中的“份子錢”,實際上存在互助意義,擁有“眾籌”的金融功能。這一點在廣東地區肯定存在,但相對而言,江浙婚宴中這一功能更強。
今年9月初,鄒先生因身體不適,來到楊浦區一醫院住院治療。住院期間,主治醫生對其病情一直非常關注,令他十分感動。
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一個可能潛伏在廣州市,輻射全國多個省市,利用“微信紅包”網絡聚賭團伙漸漸浮出水面。目前,該團伙中已有5名犯罪嫌疑人被荔灣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警方正加緊追捕其他涉案人員。
市民李先生向本報反映,他在微信中收到了陌生人的紅包,對方稱發錯了,要他領取后再原數返回。“剛接收完紅包,我就發現突然接到微信錢包轉賬信息,提醒轉賬出100元,這時我才意識到被騙了。” 對此,北京警方提示,陌生人的紅包千萬不要輕易接收,小心被騙。
與你有關!“一帶一路”給你帶來這些紅包!
日前,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檢察院對被告人趙連生在江蘇省人民醫院搶劫傷害醫生一案依法向鼓樓區法院提起公訴。2017年2月16日上午8時30分許,無業人員趙連生經事先踩點,攜帶“紅包”和匕首進入江蘇省人民醫院肝臟外科副主任孫某的辦公室,并將門反鎖。
近日,記者從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內分泌科一名女醫生的一個舉動,給我們每一個人樹立了榜樣,又為駐馬店好人之城添上一筆。
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走進鄭州市公交二公司,用寒假期間自己親手制作的燈籠來裝扮209路公交車。琳瑯滿目的燈籠造型各異,紅紅的大鯉魚,快樂的小兔子,可愛的橘子燈等;制作燈籠的材質更是五花八門,有一次性筷子,廢棄酒盒,易拉罐等。
2月6日,網友“勤勞的魚”在微信朋友圈發消息稱:“暈,還有綠色‘紅包’,搶紅包時手太快,沒仔細看,沒想到反倒賠了10塊錢,以后搶紅包之前也得先揉揉眼了。網友“勤勞的魚”告訴記者,還沒等他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群里就開始有人指責發綠色“紅包”的同學。
春節里很多人都沉浸在搶紅包、掃五福的樂趣當中,家住九龍坡區謝家灣的80后柳女士也不例外。丈夫朱先生不滿妻子只顧搶紅包而忽略家庭,動手打了妻子,引來妻子娘家人上門討說法。對朱某而言,妻子平日帶孩子比較多,會出現一個疲倦期,搶紅包帶來的興奮感是解壓的方式。
” 天津市委黨校教授賈錫萍告訴記者,微信紅包一次200元的人情往來,因數額小容易讓領導干部失去警惕,但積少成多也容易出事。”賈錫萍表示,領導干部對于一些跟自己有利益關系的朋友,以人情世故為理由送的“大禮包”,要堅決拒絕。
正值畢業生求職季,各路招聘網站上,年終獎已成為企業吸引人才的“標配”。要規范薪酬制度、體現“按勞分配”原則,為企業凝聚人氣;要讓員工利益最大化,有獲得感、幸福感——打開“紅包”容易,做好這些題目,不易。
新年福利多!進入2017年,老百姓有望陸續收到一系列政策“紅包”,增收、減稅、降費,這些新政將實實在在惠及你我的錢袋子。
昨天,市民吳女士向本報反映,她在車上發現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如果不通過網絡轉50元“紅包”,就會被扎車胎、砸車窗(如圖)。” 吳女士說,自己只是來附近辦事的,家并不住在這里,所以對這張威脅卡片并沒有在意,也想著沒準是惡作劇。
上面寫著,如果不通過網絡轉50元“紅包”,就會被扎車胎砸車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