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1日14: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女大學生求職。中新社記者 張勇 攝
2018屆畢業生求職季拉開序幕 應屆生求職花費差異顯著
央廣網北京12月21日消息(記者王楷)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一年一度的畢業生求職季再度拉開序幕。據教育部消息,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20萬人。除了嚴峻的就業形勢,近年來,求職過程中的金錢成本也逐漸成為畢業生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當前,大學生求職要花些哪些錢?花費大不大?錢從哪里來?有沒有效果?
不久前,某機構發布的《大學生畢業求職成本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應屆生平均求職時長達3個月,求職期間的平均花費為2600元。但是,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平均數以外,應屆生的求職花費差異顯著。
青島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小徐打算到北京發展,為了方便找工作,他在北京租了一間臥室,房租每個月1500元。他說:“僅租房就已經花了近5000元,再加上交通費等其他亂七八糟的費用,已經差不多花了近1萬元。”
除了房租,職場培訓費用對應屆生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小趙已參加過兩次培訓,一次10天全封閉式公務員筆試培訓花去她1萬元,一次金融類企業面試培訓花去她5000元。此外,小趙購買正裝還花去2000多元,考試報名費、交通費也花去數百元。
不同于上班族,學生群體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他們在求職時的花銷從何而來?
小徐告訴記者:“找工作的時候,我問家里要了5000元錢,全部用來交房租。其他的錢都是自己平時積攢下來的,但主要還是來自父母。”
來自西北民族大學的小鄭也選擇到北京找工作,她向記者展示了她的“求職基金”,“我在研二時獲得了國家獎學金,除去學費還剩1萬多元,這些錢我存在了一張卡里,專門用來找工作。”
眼下,各高校大型校園雙選會已經陸續啟動,2018年就業大幕拉開。據了解,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95萬,預計2018年畢業生人數將再創新高。就業市場有什么最新動向?哪些工作比較熱門?
眼下,各高校大型校園雙選會已經陸續啟動,2018年就業大幕拉開。據了解,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95萬,預計2018年畢業生人數將再創新高。就業市場有什么最新動向?哪些工作比較熱門?
讓大學生安心在基層一線留下來,還需要消除他們一個很重要的顧慮,那就是基層能不能以現代的思維方式容納他們,讓他們的才干得以充分發揮。
《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提出,將基層高校畢業生納入當地人才政策扶持范圍,符合條件的提供住房、醫療、子女就讀、落戶、職稱申報等方面配套支持。
《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提出,將基層高校畢業生納入當地人才政策扶持范圍,符合條件的提供住房、醫療、子女就讀、落戶、職稱申報等方面配套支持。
最近30多年來,大學畢業生相對高中畢業生的收入優勢在持續擴大,很大程度是因為“技能偏好”的原因:市場對于高技能勞動者的需求越來越大并支付了更高的報酬,非技術人員與技術勞動者之間的差距拉大。
統計調查主要是對各用人單位填報的高校畢業生需求情況進行統計,對用人趨勢進行分析預測,發布年度普通高校畢業生需求綜合分析報告和中期需求預測。
大學培養人才不同于工廠加工產品。相關部門不能完全以就業率來評估大學辦學水平。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還反映出就業市場結構失衡的矛盾。
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已經有了駕照,更鐘愛自駕游;那么問題來了,畢業季選什么車好呢?無論是旅行還是為以后工作之用,這人生第一輛車的選擇都很重要,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畢業生如何選車的話題。
從物理學來說,無機的原子逆熱力學第二定律出現生物是奇跡;從生物學來說,按進化規律產生遺傳信息指導組裝人類是奇跡。超越化學反應結果的每一位畢業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跡;超越動物欲望總和的每一位畢業生都應做自己尊重的人。
近日,重慶多所高校的畢業生,用四年的照片來記錄大學四年的成長痕跡,引發網友感嘆。重慶大學周戈楠,畢業季去到敦化畢業旅行,并作詩一首:畢業這年,我選擇去大漠,去青藏高原。
最近,一條微博備受關注,微博爆料濟南一高校向即將畢業的學生強制收取十塊錢,每個畢業生都要交,收費的名義叫“愛校費”。采訪中,有學生認為強制讓每個畢業生都交十元錢,美名其曰給學校捐款。
高校畢業生應以扎根基層的決心,揮灑青春的汗水,擼起袖子加油干,服務基層,迎來成長。只有“沉得下去”才“走得更遠”!
37歲的女子王華(化名)是北京某重點高校畢業生,畢業后曾到日本留學深造,家境優越生活無憂。王華供述稱,她有自卑心理,曾經受到過不公平的待遇,“我的這個行為也與自己自私有關,希望不勞而獲”。
就業專家指出,房租等生活成本的不斷上漲,畢業生不得不拉高自己的薪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