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8日14:52 來源:中國青年網
“不是說好了一起走,你為什么要去甘肅?”面對戀人彭金章的質問,她有點恍惚,因為自己這個“荒唐”的選擇,畢業就分手?值得嗎?
1964年,畢業季的北大,很多畢業生都選擇留在大城市。
而她卻選擇了另一條路。姣好的面容、瘦小單薄的身形,這一切,與她即將前往的茫茫大漠,是多么的不相宜。
年輕時的她和戀人彭金章在北大。資料圖
對于她的這個選擇,并沒有人看好,甚至還有不少諷刺:生在上海,學在北京,就業跑去沙漠,人生是不是倒退?
是啊,她也懷疑過自己。
尤其是,剛來到敦煌,消息閉塞;一間土屋,屋內家徒四壁,沒有自來水、沒有電燈、沒有衛生設備;一到夜里,屋外狼群出沒。
這么糟糕的生活環境,還要繼續堅持嗎?
可是,這里真美呀!佛像威嚴,飛天優雅,時光仿佛在這些洞窟里停滯了,精美絕倫的壁畫和塑像歷經滄桑依然靈動精美,充滿神韻。她佇立在一幕幕壁畫前,幾欲醉倒。
莫高窟壁畫。資料圖
1966年,她與戀人彭金章結婚了。然而卻一個在武漢,一個在敦煌。兩地分居,長達19年。
大兒子出生后,常常光著屁股等衣服穿。二兒子出生后,她將大兒子托付給姐姐照顧,等她再去接孩子已經是五年后。那時,她已經認不出自己的孩子,而兒子也不知道叫媽。“我至今對這個家懷有深深的愧疚,尤其是對孩子。”她說。
雖然條件艱苦,雖然家人遠隔萬里。但這里,有她熱愛的事業。她一頭扎進石窟考古研究工作。
她要逆著時光,在沙漠中留下莫高窟這座夢幻佛宮。
莫高窟北大像。資料圖
這座佛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這里有太多消失了就再也難以復制的國寶。國力薄弱的年代,這里的寶藏曾被各國擄掠,慘遭浩劫。
建國后,雖然文物得到了更好的保護,但由于風沙水害的侵蝕、游客帶來的人為損害,莫高窟正快速走向消亡。如果不“逆著天”加緊保護留存工作,這座風沙中的國寶佛宮,將在幾百年后消失不見。
游客增多會打破洞窟原有的恒定小氣候環境,二氧化碳長時間滯留窟內以及窟內相對濕度增加,會侵蝕壁畫,怎么辦?
莫高窟壁畫。資料圖
無解!大家心痛地看著日漸損壞的壁畫,搖搖頭都走開了。
她偏不信!測試、評估,再測試、再評估。幾年內,她在每個洞窟里都安裝上探測儀,實時監測人流、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預先設置一個預警值,只要達到峰值,立刻關門謝客。
工作中的她。資料圖
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都想來看千年瑰寶,但壁畫又很脆弱,這矛盾怎么解決?
無解!各地的古跡不都這樣慢慢縮小風化掉嗎,這無法逆轉啊!大家說。
她偏不聽!她說:“我們沒有權利將留給子孫后代的文化遺產毀在我們這代人手中。”
2003年,她提出建設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采用數字展示技術,將莫高窟內的敦煌藝術“搬”到莫高窟外面向游客展示!
可能嗎?735個洞窟、45000平方米壁畫、2000多尊彩塑,怎么可能“搬”出來?質疑聲紛至沓來。
《夢幻佛宮》電影片段。資料圖
她不爭辯,只是埋頭干。十年的沉淀和打磨,兩部全世界絕無僅有的高清球幕電影《夢幻佛宮》《千年莫高》橫空出世。游客們身在洞外,卻一樣能感受莫高窟的千年之美。莫高窟單日游客最大承載量也由3000人次增加到6000人次,實現了文物保護和開放利用的“雙贏”。
2016年她全力打造的“數字敦煌”網站上線,用數字圖像永遠留存敦煌的輝煌。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在電腦上欣賞30個經典洞窟、4430平方米的壁畫。
網站“數字敦煌”。資料圖
她是樊錦詩,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長、連續五屆任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
40余年來,樊錦詩潛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運用考古類型學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斷代,獲得學術界公認。季羨林先生贊她“功德無量”。
1987年12月11日,在她和團隊的努力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定莫高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2010年巴西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4屆會議,將敦煌莫高窟的保護管理、旅游開放經驗列為典型案例。大會文件指出:“莫高窟以非凡的遠見,展示了有效的遺產地旅游管理方法,以保護遺產地的價值,樹立了一個極具意義的典范形象。”
全國政協委員樊錦詩。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 攝
“莫高窟、敦煌研究院就是我的家,已經融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人這一輩子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為它做出一點點事,那么這一輩子就算沒有白來這世界上一趟。” 一口吳儂軟語的她,面對漫天飛沙的大漠,把一份矢志不渝的堅守,寫在了千年莫高風骨。
“文抽麗錦,片言成詩”。這個美麗名字將永遠鐫刻在敦煌研究的史碑上。(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
10月17日,“姚淑龍復原臨摹毗盧寺壁畫展”亮相河北師范大學博物館。石家莊畫家姚淑龍歷時十載,最終依原貌、原比例繪制完成全堂六壁十彩壁畫摹本,使壁畫再現原有風采。
10月17日,“姚淑龍復原臨摹毗盧寺壁畫展”亮相河北師范大學博物館。石家莊畫家姚淑龍歷時十載,最終依原貌、原比例繪制完成全堂六壁十彩壁畫摹本,使壁畫再現原有風采。
2015年底,鄧曉華曾專門來到普照寺中為壁畫攝影拍照,卻發現最后一進院的東西配殿中,“琴棋書畫”4幅較大的壁畫全部被盜。
日前,(山西省)平遙縣公安局歷時四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成功打掉李某等人盜竊文物團伙,破獲案件2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人,上網追逃5人。11月25日晉中市局、平遙縣局兩級公安機關專案民警分兩路出擊,分別在翼城抓獲孫某、司某,在屯留縣抓獲李某,同時繳獲大量壁畫、瓷器、青銅器等涉案物品。
2月12日,網友“史雷鳴博士”針對西安地鐵三號線大雁塔站壁畫發微博稱,玄奘去的是天竺,公元六百多年。2月13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前往西安大雁塔地鐵站,這幅壁畫位于地鐵C出口,有市民經過還會駐足觀看或拍照。
畫面上唐僧穿越千年去泰姬陵取經。
幾個月前,微博上一個“我在洪洞修壁畫”的話題,讓郭佳走進人們的視野。
整個地下宮殿目前共有三間臥室供老人及他的家人使用,臥室里的床也是非常原生態,完全是由石頭打造的。
湖南永州市江永縣23日透露,近日,該縣蘭溪瑤族鄉大興村一座古祠堂內發現大量壁畫。
韓休與夫人柳氏的合葬墓位于西漢宣帝劉詢杜陵東南2公里的少陵原上,是唐代重要的墓葬區之一。墓室北壁東側的山水畫,是目前考古發現的唐代最早的獨屏山水畫,彌補了壁畫發展史,將中國山水畫的成熟期提前至唐代。
8月5日,河北石家莊華藥三區一居民樓內,李寶貴老人正在貼有“牛皮癬”等垃圾廣告的墻壁上作畫,其精湛的繪畫技藝,巧妙的用藝術覆蓋并取代了小廣告。
8月5日,河北石家莊華藥三區一居民樓內,李寶貴老人正在貼有“牛皮癬”等垃圾廣告的墻壁上作畫,其精湛的繪畫技藝,巧妙的用藝術覆蓋并取代了小廣告。
位于法國阿爾代什省的肖維史前巖洞壁畫是1994年被發現的,洞內巖壁上有清晰可見的表現犀牛、馬和獅子等動物的壁畫。考古人員和科學家采用同位素方法進行檢測后認為,壁畫所處年代約為公元前4萬年至3萬年間,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巖洞壁畫。
始建于北齊年間的山西龍山童子寺自2002年開始挖掘以來備受各界關注,日前該寺內又發現4平方米的唐代佛像壁畫,是中原地區保存年代較早的寺院壁畫。從2002年開始,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考古隊對童子寺佛寺遺址進行了4個年度的發掘,弄清了童子寺的形制與布局以及現存遺址年代。
近日,遼寧省朝陽市鳳凰山風景區云接寺違法維修造成清代壁畫被毀,朝陽市成立調查組調查后做出決定,按文物法規定的最高限額,對朝陽鳳凰山風景區管理處處以50萬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