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1日11:3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張廣昭(全國宣傳干部學院)
中國共產黨從1949年建國、1978年改革開放,到2017年召開十九大,已經執政68年、實行改革開放39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其治理績效讓全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羨慕不已。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中共的成功,不僅對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中共的成功宣告了“歷史終結論”的破產,終結了西方文明模式“元敘事”的論調,同時向世界提供了應對發展困局、破解治理難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尤其在政黨治理、國家治理、全球治理等方面,中國共產黨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模式和方案。
為世界提供“政黨治理”的中國經驗
中國政黨治理的重要經驗,是不斷提高政黨的制度化、組織化程度,持續加強和改善執政黨的領導,以有權威的黨中央,推動國家走向現代化。
對于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能否擁有一個強大的政黨組織,實施強有力的社會動員能力,是現代化成功與否的關鍵。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指出,“對處于現代化之中的國家或地區來說,一黨制和多黨競爭制究竟孰優孰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就政治發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黨的數量而是政黨制度的力量和適應性。”
然而,縱觀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不少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盲目照搬照抄西方政黨模式,過于追求政黨數量和政黨競爭,結果造成政治動蕩、社會不穩、經濟凋敝,最終害苦了本國人民。
相反,中共自執政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度,推行協商民主,避免過多的牽扯。同時,在黨內積極推行民主集中制等改革,制度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
同時,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開放和變革的姿態,不斷提高其執政能力。無論是古代傳統治理經驗,還是西方現代治理經驗,凡是有利于執政黨治理國家,凡是有利于增進人民福祉,中國共產黨都積極接納吸收借鑒。這樣的開放性和謙遜姿態,在世界政黨中少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持續保持強大自主性,不受任何利益集團羈絆、左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建黨、制度治黨。習近平總書記本人主動承擔歷史責任,為人民擔當,打破各種利益集團阻力,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國共產黨的治國理政效能達到一個全新高度。
對部分正面臨政黨治理難題的國家而言,如何與時俱進地發展并完善適合本國國情的政黨體制,是政黨治理成功的關鍵,在這方面,中國的政黨治理經驗提供了一種有益參考。
為國際提供“國家治理”的中國智慧
在西方選舉政治落入“民粹主義”泥潭、政黨政治陷入“否決政治”怪圈、西式民主面臨“治理無力”的困境時,中國實現了有效治理和良政善治,形成“風景這邊獨好”的政治局面。
中國國家治理的核心智慧,是走適應中國歷史、社會、文化、國情發展的治理道路,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經濟層面,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斷探索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最佳平衡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也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中國經濟治理的奇跡在于,它既避免了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的放任無序,又避免了蘇聯后期經濟發展道路的封閉僵化。
政治層面,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相結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實行協商民主,發展基層民主,注重下情上傳和民意反饋,不搞盲目民主化、過度福利化的民粹主義。
社會層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和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
文化層面,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生態文明層面,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
此外,中國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僅是經濟體制改革,還要與此相適應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領域的改革。
這五年,社會主義“中國之治”與資本主義“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彰顯中國共產黨的強大國家治理能力。國際社會尤其是一些正處于發展困惑的發展中國家,可以“向東看”,從中國治理中汲取有益經驗。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為人類貢獻“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在當前逆全球化浪潮泛起、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局勢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穩定性和確定性,為人類社會追求美好未來注入強大正能量。
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是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百年不遇的大變局,對人類社會發展提出新的構想和方案。在這個方案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處于引領地位的核心觀念和偉大愿景,“一帶一路”建設是載體,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是奮斗過程。
無論是傳統的“天下”觀,還是當前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都彰顯中國的國際主義情懷。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超越了意識形態分歧、價值觀念差異、文明模式沖突、社會制度矛盾。今年3月,這一理念首次載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這是中國對人類歷史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標志性事件。
五年來,“一帶一路”從倡議轉變為行動,從理念轉化為實踐,為國際社會提供世界公共產品,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
盛世譜華章——中國已經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相信新時代的中國必將為全人類的發展和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光明日報》( 2017年12月01日 10版)
全會強調,要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以新的偉大思想引領新的實踐。全會指出,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新部署,扎實推進新時代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而中國道路的成功,則為世界發展帶來新借鑒、新選擇,也將推動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一道,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100道題帶你了解十九大報告,公考、考研用得上,趕緊收藏!
俞正聲同志18日下午在參加黨的十九大新疆代表團討論時指出,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廣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俞正聲同志18日下午在參加黨的十九大新疆代表團討論時指出,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廣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俞正聲同志18日下午在參加黨的十九大新疆代表團討論時指出,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廣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俞正聲同志18日下午在參加黨的十九大新疆代表團討論時指出,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廣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白皮書包括九部分,分別是前言、政治權利、公民權利、經濟權利、社會權利、文化權利、環境權利、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和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權利。白皮書說,實現充分的人權是人類長期追求的理想,也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內的全中國人民長期為之奮斗的目標。
就這些問題,本臺駐比利時記者史靖洪13日采訪了荷蘭伊拉姆斯大學鹿特丹管理學院副院長張穎教授。” 張穎還說,從地區分布來看,荷蘭自由黨的支持者主要來自邊遠的農村或小城市,而她自己周圍的朋友和同事都不是自由黨的支持者。
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隆重開幕 市黨政軍領導出席開幕式
1月14日下午,政協第十一屆河南省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鄭州隆重開幕,省政協主席葉冬松向大會報告省政協常委會一年來主要工作,并提出2017年工作部署。
市政協主席劉應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王敬林,市政協副主席謝留峰、師清翔、肖宏濱、雷雪芹、吉振華、孫君奎、張生偉、安石柱、于建莊、谷樹森,大會秘書長高明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題:更高舉起協商民主的旗幟——從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看“中國式商量”新實踐 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
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引導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做合格的中國特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