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12:56 來源:東北新聞網
11月7日至8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網信系統宣講報告會在我省舉行。省網信系統干部群眾、互聯網企業廣大員工、網絡社會組織負責人、網絡新聞媒體從業人員共50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
第一場宣講報告會在沈陽東軟軟件園舉行,報告人王恩東為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兼首席科學家。第二場、第三場報告會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協調管理和執法督查局有關負責同志分別在東網科技有限公司和沈陽渾南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進行宣講。
三場宣講報告會系統地解讀、闡述了黨的十九大的主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和豐富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的重大部署。
點面結合、深入淺出的報告,讓現場聽眾倍感振奮,也非常解渴。大家紛紛表示,要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在網信系統落地生根。要守牢網上輿論斗爭主陣地、主戰場、最前沿,做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的先鋒隊;要發揮信息化驅動引領作用,做踐行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要筑牢網絡空間安全屏障,做維護國家安全的生力軍。
省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說,要認真完成好十九大報告中對網信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著眼大局,把十九大確立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以及各方面的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盧朝霞表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科技企業的初心也是為人民為社會謀福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東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劍非說,聽了報告更感責任重大,要立足本職,加速推進沈陽地區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的發展,服務遼寧振興發展。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網信事業“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如何在公共服務中,讓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是網信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放眼當下,中國正行進在由網絡大國加快向網絡強國轉變的新征程中,有理由堅信,基于人民為中心的我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業也定能實現更好地發展,造福國家和人民。
為進一步促進網信事業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4月19日在全國網信工作座談會上做了重要講話。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網信事業成為應對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法寶。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網信事業成為中國經濟新常態轉型新突破。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參與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中國不僅要貢獻產品、技術與市場,更要貢獻制度、文化與思想,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世界人民。
隨著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的發展,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國民生產生活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網絡安全是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缺乏安全保障的信息系統將成為無本之木,隨時都可能坍塌 網絡安全是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網絡之間的關聯度越來越高,而網絡安全的威脅來源和攻擊手段也在不斷變化。“中科曙光將牢記社會責任,踐行網絡安全維護,將深耕安全大數據領域,以創新技術迎接新時代的各項挑戰。
省級網站綜合傳播力2月榜前三甲為大眾網、華龍網、紅網,觀察者網名列第11名。移動端傳播力2月榜,觀察者網名列第二,據第一名澎湃新聞只差20多點,排名第三的為東方網。
近日,中央網信辦和民政部聯合向各地網信、民政部門印發《關于加強網信領域社會組織建設的通知》。 網信、民政部門要支持各類社會組織加強網絡業務培訓和線上線下互動,提升運用互聯網開展工作的能力。
2016年4月19日下午,中央網信辦在京召開全國31個省(區、市)網信辦主任座談會。
經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批準,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六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方案〉的通知》。
千龍網北京5月2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網信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網信事業要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進網絡強國建設,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這在網信業界引起了強烈共鳴、積極反響。
“企業搞大了、搞好了、搞到世界上去了,為國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貢獻了,是國家的光榮”。把創新謀變作為發展之翼、把引導監管作為發展之盾、把社會效益作為發展之基,中國網信企業一定會不負眾望,助推中國早日成為世界網信強國。
據“新華社發布”客戶端報道,網絡安全標準的制訂關系業界發展的根基和未來,中國需要從戰略博弈的角度出發,推進網絡安全技術標準的制訂和完善。
新華網嚴格按照中央網信辦關于“凈網2014”專項行動的要求,下大力氣在全網范圍開展涉淫穢色情信息的全面清查工作。 一年來,為貫徹落實“凈網行動”,新華網共發布600余篇稿件,為專項行動制作的專題集納稿件近200條,在新華網首頁顯著位置展示。
“清明祭英烈 共鑄中華魂”活動4月2日在全國線上線下同時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