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6日14:31 來源:科技日報
“北京的朋友再等等,風已經到張家口了……”每到冬天,霧霾都會不期而至,這時,普通民眾能做的似乎只有等,等風來。
然而,此次盡管北方地區冷空氣活動頻繁。據中國氣象局發布消息:繼3日—4日冷空氣影響結束后,5日—7日、9日—10日以及11日—13日,分別有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冷空氣影響過程中,北方大部地區將先后出現4—6級偏北風,氣溫下降4℃—6℃、部分地區降溫8℃—10℃。
與此同時,華北黃淮等地有霧霾天氣過程。11月4日夜間—6日、8日夜間—9日、12日—13日,在冷空氣活動間歇期,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大氣擴散條件轉差,會出現霧霾天氣。
一般來講,冷空氣來了,霧霾就會隨之消散。這次如此反常,原因何在?
對此,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4日冷空氣結束之后,大氣有一個靜穩的狀態,沒有明顯的冷空氣活動,也沒有降水。所以整體來講,風速小,濕度呈現增大的過程,這種情況下污染物容易出現累積,擴散條件比較差,因此會出現霧和霾天氣。
“具體來講,考慮到污染強度從4號夜間開始逐步累積發展,整個地區可能一直持續到6日夜間到7日早晨,華北黃淮地區將有輕度到中度霾,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重度霾,5日夜間到6日夜間污染過程會比較重。7日受冷空氣影響,霧和霾天氣會出現明顯好轉?!睆埛既A說。
張芳華表示,此次霧和霾過程的強度,從能見度來講要比剛過去的10月底那次好一點,10月25日到28日由于地面濕度非常大,導致華北地區很多地方能見度降到50米甚至以下。而這次過程濕度沒有那么大,有大霧但是不會有強濃霧天氣。
張芳華介紹,隨后三次冷空氣都是從新疆過來,影響到華北黃淮地區要到13日夜間到14日,所以霧、霾天氣過程考慮到12日到13日結束。
一到冬天,霧霾都會揮之不去,讓人不勝其煩?!盀槭裁炊祆F霾天格外多呢?”有民眾疑問。
就此問題,在日前召開的主題為“霧霾、天氣與氣候”的中國科協第327次青年科學家論壇上,北京師范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教授、“千人計劃”專家趙傳峰表示,霧霾其實一年四季都有,之所以人們感覺冬春時間較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氣象條件。夏天天氣熱,太陽輻射強,大氣邊界層厚度相對較高,達到1000米左右,而冬天冷,太陽輻射弱,邊界層厚度只有500米左右。
“我們一般覺得霧霾天好像天空頂了一個蓋子,這實際就是大氣邊界層,其由1000米縮小到500米甚至更低,這種情況下,同樣排放的污染物濃度會增加一倍以上。夏天30—50微克每立方米的污染物,冬天就是80左右,因此冬天污染更容易形成。”趙傳峰說。
再就是與排放有關,冬天采暖季,相對夏秋來講,污染物排放量會增加。
“霧霾治理需要從源頭抓起。”趙傳峰說,中國的霧霾問題更為復雜多樣,治理過程中多個源頭需要綜合考慮,盡量避免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連鎖后果。比如,煤改氣后的氮氧化物和水汽問題,氣體污染物的二次轉化問題等。
“需要加強治理技術的開發,治理政策方面,要做到真抓實干,持之以恒。霧霾本質上,是自然科學問題,更是社會管理問題。只有加大社會管控治理力度,并持之以恒,方能從根本上解決?!壁w傳峰強調。
?。萍既請蟊本?1月5日電)
李京校表示,科學家要想弄明白雷擊是否與霧霾水平有關就必須“當場抓獲”霧霾。據李京校透露,廣州和山西省首府太原等城市也注意到了雷擊事件不同尋常的增加并展開類似研究。
9月2日,包括省環境保護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河南經濟戰略研究會、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院等單位,共計60多名專家學者齊聚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圍繞“能源-環境-經濟”三方面協調發展,共商治霾大計。
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攻堅方案》)及六個配套方案發布。針對今年以來全國臭氧污染受到關注的情況,劉炳江表示,中國現在不會、將來也極少可能會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
昨天,環境保護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有關情況,科技標準司司長鄒首民、環境保護部標準所所長武雪芳出席并回答媒體關切。
韓聯社是這樣說的,一項研究結果證明,從中國漂洋過海的霧霾導致了韓日兩國有3萬余人過早死亡, 并配上了一幅悲情的“霧霾圖”。
在韓國輿論場,“中國霧霾危害韓國”是媒體很喜歡報道的話題之一。
河北涿州雙塔中學初二學生趙航(化名)從學校教學樓五樓墜落摔成重傷,其本人和家長都稱系班主任邵丹責罰所致。這份落款時間為3月24日的報告顯示,做筆錄時,趙航稱“自己想看外邊的霧霾,踩著不銹鋼扶手,攀上圍墻,后不慎墜樓”。
和本周相比,下周全省氣溫有所下降,但最低極端氣溫呈上升趨勢。根據省氣象臺預報,下周(2月6日-12日),我省有一次降水天氣過程,預計全省周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
霧霾天氣下的勞動保護卻仍是空白,那么,應該為霧霾天中的戶外勞動者提供怎樣的勞動保護,記者連日來進行了調查采訪?!敝袊t院協會疾病與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生來此前表示,交警、環衛工等因尾氣、霧霾引發的疾病應當被納入職業病考慮。
剛進入2017年,開封市就遭遇了嚴重的霧霾影響,市區內能見度極低,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也對市民的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秘書長莊貴陽;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周偉鐸 京津冀三地2016年年末的“跨年霧霾”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導致公眾的焦慮情緒蔓延。
鹿振輝說,咳嗽只是一個很多疾病都會出現的癥狀表現,如同很多疾病都會出現發熱一樣。很多患者之所以出現“慢性感冒”,更多的是在數周內出現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慢性鼻咽炎的急性加重,且近年來30歲左右年輕患者群體的比例越來越高。這個患者群體多數患者屬于上氣道感染后亞急性咳嗽的范疇。
在霧霾肆虐的季節,戴口罩成為一種習慣,空氣凈化器成為新時代家電,尋找避霾良方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小編提醒大家擦亮自己的雙眼,不要看見PM2.5的字樣就買買買,不要輕信代購的宣傳,也不要總是迷信“外國的月亮”了。
1月17日晚間,一張“關于暫停霾預報預警業務的通知”圖片在微博上流傳。霾橙色預警發布標準(北京市氣象臺):預計未來24小時內可能出現下列條件之一并將持續或實況已達到下列條件之一并可能持續。
煙花爆竹是霧霾幫兇 鞭炮燃放后會產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氫、一氧化碳,不僅污染空氣,還會直接對人體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