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2日12:13 來源:南方日報
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接續奮斗、接力探索的結果。一切偉大的事業都需要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中推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部署的同時,明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出戰略安排,開啟了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從改革開放后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目標,到在提前實現“前兩步”的基礎上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不同歷史階段,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制定相應戰略目標引領事業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經驗。經過長期努力,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出的“兩個階段”戰略安排,是對“三步走”戰略安排的深化和推進,凸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超智慧和卓越能力,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戰略謀劃和使命擔當,為我們描繪了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的光明前景。
“兩個階段”戰略目標的第一個階段是: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是: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從第一階段著眼于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到第二階段著眼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從“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兩個階段任務既在步伐上平穩遞進,又在內容上一脈相承,核心是不斷實現發展全面性和均衡性,不斷提高發展層次、質量和效益。
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在率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亮相的中外記者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改革開放4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為未來5年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明確了工作坐標。我們要遵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總結經驗、乘勢而上,繼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擴大開放,使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要繼續落實好“十三五”規劃各項任務,把人民共和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要舉全黨全國之力,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確保兌現我們的承諾;要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以全黨的強大正能量在全社會凝聚起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磅礴力量。同時,還要注重各項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系統性和連續性,既善于識大局、觀大勢、謀大事,又注重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要素協同配合,以奮力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按照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各項工作。這為我們突出了工作重點。其中,關鍵是充分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所蘊涵的“變”與“不變”:變的是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更高要求,即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不變的是我國仍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在此基礎上,我們要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已然開啟。全省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刻領會“兩個階段”戰略安排的重要戰略意義、現實意義,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新的戰略安排統領、牽引各項工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奮力譜寫廣東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南方日報評論員
黨的十九大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是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召開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學習傳達黨的十九大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意見。
從17歲當工人開始,劉新安就是鏜銑工。“在別人看來枯燥的工作,當你真心去了解它、深入去做,就會感覺到其樂無窮。”劉新安說。
隨著十九大的召開,各地開始組織學習十九大精神,請專家、請勞模、請先進到礦山、到田間、到農家小院宣講十九大精神,各地再次掀起“爭著當勞模”的熱情和激情,由此,向全社會傳遞了三重正能量。
我們要始終把黨的理想信念作為安身立命之本,深入學習黨的科學理論,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自覺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時刻擰緊“總開關”,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始終堅定黨的理想信念,時刻保持為理想信念干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
連日來,黨的十九大成為社會各界、各族群眾最關注的話題,學報告、談感想、說發展,大家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