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19:33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鄭長忠,上海高校智庫-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復旦大學基地主任;沈大偉,上海高校智庫-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這個偉大工程就是我們黨正在深入推進的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打鐵必須自身硬。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提出要“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以此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主線。這是我們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偉大夢想新階段對黨的自身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是在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治理的背景下提出的,需要我們站在推進國家建設與民族發展的高度,站在人類發展與全球治理的高度,站在既有文明與未來文明有效融合對接的高度,來理解和把握。
一、新時代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共產黨這個領導核心
中國政治發展邏輯決定了,我們是通過政黨來團結帶領人民共同推動國家和社會發展進步的。也就是說,在社會主義階段,在國家還存在的階段,中國共產黨對整個中國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領導作用。因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際,黨就必須通過加強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發揮好作為領導核心的作用,肩負起實現偉大夢想的使命。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定位是,既要解決中國的問題,也要為世界和人類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就中國自身的發展而言,新中國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后近四十年的發展,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的中國形態走向初步定型,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也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我們還面臨著到本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既需要中國共產黨來推動領導國家的發展,也需要在價值、制度和組織上實現有機化與制度化,只有這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夠具有黨團結帶領人民和有效執政的基礎,具備國家發展可持續性的保證,否則,這一進程難免受損、受挫。
同時,要實現偉大夢想,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離不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盡管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治理現代化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當前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尚未完全實現現代化,按照十九大報告對未來發展的安排,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到本世紀中葉才最終實現。可以說,中國的政治發展已經到了更加需要通過制度化來確立政治形態的階段,從而為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提供穩定的政治形態基礎。
正如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就是為了順應新時代對黨的建設的新要求,就是為了使黨承擔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二、新時代中國的發展面臨比過去更大更復雜的挑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面臨的挑戰比過去更大、更復雜。
首先,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將會有一系列國內問題的出現。一方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另一方面,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進一步落實。為了妥善處理好這些紛繁復雜的國內問題,就必須通過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克服黨的建設還存在的薄弱環節。
其次,就當前的全球化發展來看,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已經有機地結合起來,中國越來越多地參與全球治理、引領世界發展,因此中國國內的治理問題將直接影響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反過來講,世界發展的新問題新挑戰也會加深對中國國內發展的影響。
最后,網絡社會的到來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將對整個政治運行形態和文明形態都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不僅是中國內部面臨的問題,而是全人類如何面對下一個全新的文明形態的問題。隨著中國逐漸走近世界舞臺中心,人類文明面臨的最前沿問題,中國也將率先面臨,并有責任予以做出回答、提出方案。盡管目前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人類文明的發展,但我們必須在思想上和理論上做好準備,使未來的發展處在總體可控的范圍內。
這就意味著,過去我們講黨的長期執政,往往是從中國自身發展的維度來講的;而這次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是在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治理和新的文明形態即將生成的背景下提出的。因此,我們應該站在人類發展與全球治理的高度,站在推進國家建設與民族發展的高度,站在既有文明與未來文明有效融合對接的高度,來理解和把握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問題。
三、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必須立足面向未來的角度考慮各項發展因素
要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就必須使黨的發展既能應對當前國際、國內的各方面挑戰,也能兼容未來國家與社會各要素的發展變遷,因此必須著重考慮以下三個維度的發展因素:
首先,要站在整個文明的高度來理解,我們必須深入思考,新的文明形態的出現對傳統的國家建設和政黨建設可能帶來怎樣的影響;
其次,隨著中國越來越深入地參與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必須充分考慮國際因素對中國國家發展的影響;
第三,還必須充分考慮國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等要素的發展。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新時代,我們需要解決關系全局的整體發展新戰略的落實問題,還必須解決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落實以及基于全面深化改革而帶來的一些新問題,同時,還要必須應對基于新的文明形態生成與全球化過程帶來的國內問題。
四、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應從五個主要維度入手
要適應或應對這些新挑戰、新問題,最終還是要落實到黨自身執政能力的建設上。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黨就必須推動自身組織實現新的發展。為此,十九大報告就推進黨的建設系統提出了具有現實可操作性的具體部署,歸納起來,以下主要是從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五個維度展開:
一是黨的政治建設。強調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第一位,不能因為長期執政而忘了黨的性質和目標,所謂“面向未來”,就是要堅守黨的共產主義理想。同時,要避免把黨簡單地當作一個管理性工具,而是要回歸政黨本意,只有通過黨的政治建設,才能實現主體性建構。
二是黨的思想建設。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這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推動黨的思想建設。十九大報告指出,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要以思想建黨作為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的支柱,就必須以堅定理想信念為核心主旨,通過理論學習、黨員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確保一代代黨員同志都能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
三是黨的組織建設。除了政治建黨、思想建黨,加強長期執政能力建設,還需要組織上建黨。在組織建設上重點強調兩方面:
一方面要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高素質是新時代對干部能力的要求,而專業化是適應現代社會分工精細化的需要。在各部門、各領域工作的黨員領導干部只有具備了相應的專業素養,才能實現有效的服務和管理,同時,黨的建設本身的專業化也需要具有專業素養的黨務工作者。
另一方面要繼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同時,每個黨支部都擔負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是黨的事業不斷走向勝利的組織保障。
四是作風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這表明未來黨將繼續推進常規性、制度性反腐,真正做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就具體工作而言,一方面要堅持以上率下,繼續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另一方面要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五是紀律建設。這次十九大報告著重強調了紀律建黨,這也是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全面從嚴治黨的延續。只有黨的紀律和規矩真正樹立起來,之前的政治建黨、思想建黨和組織建黨才具有監督機制,黨的作風才不會松松垮垮。黨要承載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其核心競爭力就是黨的紀律。在這次十九大報告中,紀律建黨主要講到了兩方面,一方面是奪取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勝利,這表明未來的反腐敗斗爭仍將保持高壓態勢,對于腐敗分子仍將重拳出擊;另一方面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增強黨自我凈化能力,根本靠強化黨的自我監督和群眾監督,這表明未來將通過體制機制建設入手,促成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有效整合,在制度上和組織上形成集中統一的監督體系。
另外,十九大報告還對執政本領建設提出要求,要全面增強執政本領,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為此,必須努力增強學習本領、政治本領、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和駕馭風險本領。
總之,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是實現偉大夢想的新要求,也是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的根本保證。要以面向未來的思維,積極應對國際國內各項新挑戰、新問題,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黨的自身建設上,落實到政治建黨、思想建黨、組織建黨、作風建黨和紀律建黨的工作中。
五年來,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和領導力、號召力顯著增強。堅持偉大工程與偉大事業、偉大斗爭、偉大夢想相結合,統籌謀劃、協同推進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劉朋,廣東省委黨校黨建所;梁程虎,廣東省委黨校研究生部)
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一個突出特點。新形勢下強化全面從嚴治黨,要推動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同時發力。
堅定理想信念不是虛的,在今天集中體現在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并將其貫穿于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全過程,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201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專程來到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出席正在這里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思想建黨作出明確要求,他特別告誡全黨,思想上的滑坡是最嚴重的病變,“總開關”沒擰緊,各種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了。要抓住價值觀認識觀的重要基礎,加大“評價向行為轉化”力度,切實解決“真理觀與價值觀不一致的矛盾”。
21世紀是中國崛起和騰飛的世紀,我們黨要帶領人民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不斷增強這種自覺,使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依法治國相輔相成。
3月22日,李長春同志《中原大地奮進曲》河南新書座談會在鄭州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郭庚茂,省委副書記、省長謝伏瞻出席座談會并講話。
當前,全黨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嚴治黨所蘊含的高標準、嚴要求,既以嚴格的制度、紀律來保證,也以黨員干部高度的自覺性去落實。
3月4日,2015年省直機關黨的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總結去年工作,交流先進經驗,部署今年任務。鄧凱對過去一年全省機關黨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要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不竭動力,注重在方式方法、平臺渠道、制度機制、機關文化建設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不斷增強工作的創造性、時代性和有效性。
21世紀是中華民族崛起和騰飛的世紀——中華民族的主體在中國大陸要實現“兩個百年”的宏偉愿景;中華文化將在全世界大放異彩。總之,思想建黨既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創造,也是中國共產黨使其永葆先進性、高尚性和純潔性的法寶。
2014年12月,習近平同志在江蘇省調研考察時提出“四個全面”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黨,不僅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起著政治保證、組織保證作用,而且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所在。
軍隊反腐不能孤立看待,而是要放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放在深化改革、依法治國的大棋局里,放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大方位中理解把握 一支對腐敗零容忍的軍隊,才能有無堅不摧的戰斗力。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領導同志,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有關領導同志以及中央軍委委員等出席會議。王岐山代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了題為《依法治國依規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工作報告。
在不久前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習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闡釋了我軍政治工作的重要歷史地位和作用,深刻分析了當前政治工作需要重視和解決的突出問題,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