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14:38 來源:浙江之聲
(原標題:緊急通知!你的這些銀行卡將被注銷,而且不會通知你!)
今年以來,銀行對“沉睡”銀行卡的管理不斷加碼。近日,浦發銀行表示,該行將從11月開始,對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發卡且今年前3個季度未發生任何交易的“雙零卡”進行賬戶信息管理升級。升級后,長期不用的“雙零卡”將不能使用。
其他銀行也在陸續跟進這一舉措。
11月起部分“雙零”銀行卡將被限用
“雙零”指存款余額和應計、未計利息數均為零。
早在6月6日,招商銀行就發布公告稱,為了保護賬戶安全,從2017年7月15日開始,對符合一定條件的“沉睡卡”進行銷戶處理。
業內人士提醒,大家應對自己的銀行卡進行清理,不需要的卡應該盡快取出余額然后銷戶,以免被扣除年費和管理費甚至被不法分子盜用,給正常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銀行注銷“沉睡卡”不會通知持卡人
央行規定:從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個客戶在同一銀行只能開立一個I類賬戶。同時,從2016年10月1日起,若新開的個人銀行賬戶自開戶之日起6個月內沒有交易記錄,該賬戶將無法通過除柜面之外的其他渠道辦理業務。
銀行注銷銀行卡時,并不會通知持卡人。“如果想喚醒這些‘睡眠卡’,需要通過銀行柜面、ATM自主渠道、網上銀行或者手機銀行等任一渠道辦理一筆業務或者進行轉賬等交易,這樣就不會被銀行強制銷戶。”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規定,每個用戶在同一家銀行開立賬戶時,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如果已經有Ⅰ類戶的,那么再開戶時,只能開立Ⅱ、Ⅲ類賬戶。
在之前,用戶辦理銀行卡,特別是辦理儲蓄卡時,由于并未受到相關限制,所以導致用戶在同一家銀行辦理多張銀行卡的現象屢見不鮮。
“沉睡卡復活”辦法
有銀行人士建議,如果想喚醒這些"睡眠中"的卡片方法很簡單,只需要通過銀行柜面、ATM自主渠道、網上銀行或者手機銀行等任意渠道辦理一筆業務或者進行轉賬等交易,并不會被銀行強制進行銷戶。
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都在公告中寫明了“沉睡卡復活”的辦法。
“沉睡卡”超21億張 占用銀行資源
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銀行卡累計發放63.7億張,中國人口總數接近14億,平均下來每人持有的銀行卡數量接近5張,而累計活卡量只有41.8億張,“沉睡卡”21.9億張,已經占到了總數的1/3。也就是說,每個人持有的“沉睡卡”平均接近2張。
另外,還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給持卡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清退“沉睡卡”是必然的。“隨著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快速發展,部分第三方機構違規留存銀行卡數據等問題突出,成套的銀行卡可以賣到上千元。不法分子拿到銀行卡后一般會用于洗錢或詐騙犯罪。所以,我們也希望持卡人能配合清理這類卡片。”
清卡后,持卡人賬戶信息不再顯示
浦發銀行重慶分行某網點主任王蕓曦表示,此次該行清理的“雙零卡”主要指存款余額和應計、未計利息數均為零的銀行卡。
“如果開通了我行理財產品購買、基金、第三方存管、外匯寶、代收代付、個人貸款還款等業務功能的銀行卡,則不在本次升級范圍內。”
如果持卡人有這類卡,在此次清理后,所持卡片的賬戶信息將不會在網銀、手機銀行、電話銀行、自助設備等渠道顯示。
身份證過期半年也將暫停非柜面業務
與“沉睡”銀行卡的情況類似,近日,部分銀行紛紛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規定,身份證件過期的市民,也將暫停銀行非柜面業務。
民生銀行就宣布對個人客戶身份證件過期6個月暫停非柜面業務,而平安銀行也發布公告稱,針對證件過期后仍未更新的客戶暫停其賬戶非柜面業務。
從今年9月22日起,平安銀行每日新增的證件過期客戶,系統將作暫停非柜面業務處理;如果證件有效期小于等于2017年9月22日,在滿足監管要求并兼顧客戶體驗的前提下,銀行對該批客戶延長3個月更新期限,即在2017年12月21日前對仍未更新的存量客戶限制非柜面業務。
客戶可根據自身證件類型,自行選擇線上自助更新或線下網點更新證件有效期,身份證件信息更新后,次日就可恢復非柜面業務辦理。
取款方式將有巨變 多家銀行發布通知可"刷臉取款"
不需要身份證、不需要銀行卡,臉朝窗口一笑,按提示操作幾下,錢就自己“吐”出來!這樣的場景,已經不止是想象了現在,它已經成為了事實......
很多人有疑問,卡就在身邊,沒泄露密碼,又是怎樣在境外被盜刷的?
即使是撿來的銀行卡,也不要隨意破解其密碼,更不能妄圖貪占小便宜而盜刷亂刷他人的銀行卡,否則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昨日,岐山縣蔡家坡經開區市民王先生向華商報反映,3天前他的農行卡內錢被盜刷一空,他質疑農行防御系統有缺陷。王先生立即向警方報警,轄區派出所出警后,介于涉案金額較大,案件交由岐山縣公安局刑偵部門調查。
如今期限已至,是否所有的達標市民都能享受到免費午餐?帶著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地區多個銀行網點。記者發現,部分銀行對于新舊客戶的免費服務門檻不一致,疑似“喜新厭舊”。
自2014年8月份起,監管部門就已經要求銀行對于符合一定要求的銀行卡免除賬戶管理費和年費,但是這一規定在執行中被打折——部分銀行未能及時告知,結果就是三年來仍有部分儲戶對此一無所知,自然也不會主動去申請。
刑法上“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以及“買賣居民身份證件罪”已很明確,現在需要的是法律的剛性執行,別把這些再看成“灰色”的,它就是犯罪。
法官建議,發現賬戶異常變動時,持卡人應做到“三個盡快”:盡快到最近的發卡行服務網點ATM機或銀行營業場所證明人卡未分離;盡快致電發卡行客服電話,辦理臨時掛失;盡快到當地派出所報案。
近期,蘇州一家銀行網點因一張銀行卡掛失,意外牽扯出一個洗錢團伙。為爭奪銀行卡中的9145元錢,洗錢團伙與出售銀行卡的人上演了一出“黑吃黑”,結果誰也沒討到好果子吃。
卡里突然轉入7萬元錢,趙女士一開始覺得是騙局,后來發現確實入賬了,又想著快點找到失主。
卡里突然轉入7萬元錢,趙女士一開始覺得是騙局,后來發現確實入賬了,又想著快點找到失主。卡里突然多了7萬多元,趙女士并沒覺得天上掉餡餅了,“不是自己的錢,心里總是個事”。
李先生趕忙來到位于航海路未來路交叉口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反映情況,經客服人員查詢后,告訴李先生,他的這些錢居然是2月7號當天,在泰國被人取走的。
每人在同一銀行只能有一個Ⅰ類賬戶,同行異地存取款將免手續費,ATM機轉賬24小時內可撤銷……本月起,央行一系列新規開始實行,我們使用銀行卡的習慣也將發生不少變化。
5月25日,鄭州市公安局二里崗分局破獲一起系列銀行卡詐騙案,號稱“從業十年從未失手”的“師傅”胡某被抓獲。
轉賬5000元“滯納金”被騙。
步:用銀行卡復制器復制出若干個偽卡,偽卡的磁條信息仍然是這張信用卡的,但是偽卡上面的賬號則制作為騙子的私人賬號。步:騙子以此卡需要繳納滯納金為由,要求受害者轉賬到卡面賬戶激活,實際上,已經把錢打到騙子的私人賬戶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