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17:46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 題:鄉村振興戰略透出“三農”新希望
新華社記者 董峻、婁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十九大代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鄉村振興戰略是今后解決“三農”問題、全面激活農村發展新活力的重大行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閆坤代表說,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如何滿足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顯得更為迫切。只有進一步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才能使農村的活力被真正激發起來。
重慶市農委主任路偉代表說,貫徹落實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全面準確把握“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產業興旺是根本,生態宜居是基礎,鄉風文明是關鍵,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標。五個方面共同統一于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進程中。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這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都是經過理論和實踐檢驗的,是能夠有利于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繼續堅持好、落實好。”閆坤表示。
提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村的現代化會使農民享受更好的生活;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給農民和農業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提出“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為小農戶長期存在提供了政策依據;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為未來的鄉村治理指明了新方向;提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會進一步推動農村工作的發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確保到二○二○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讓現代化農業發展起來,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并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互相對照,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農業農村發展到新的階段,設定的一個新目標,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個戰略的實施將會為我國“三農”的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首次出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鄉村振興戰略”為近6億中國農村人口擘畫了宏偉而美好的藍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截至3月12日上午12時,河南代表團共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議案51件,建議628件,已全部送交大會秘書處議案組。提交的679件議案、建議中,按其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的279件,占41.1%;二是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109件,占16.1%;三是關注“三農”、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89件,占13.1%;四是關注大氣污染治理、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快推進綠色發展的81件,占11.9%;五是加強立法、反映民主法制進程的73件,占10.7%;六是涉及擴大內需、對外開放等其他類的48件,占7.1%。
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建議:將農歷二月二日設立為中國“農民節”。將二月二設立為中國“農民節”,更加有利于社會更加重視農業,農民更加受到尊重,更加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
3月4日上午,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脫貧攻堅第二次推進會議在市會議中心圓形報告廳召開,貫徹落實了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全省脫貧攻堅第二次推進會議精神,總結了去年焦作市“三農”工作和脫貧攻堅工作,部署了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就進一步推進“三農”工作和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王小平強調,要以認識為先,牢牢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
2017年,河南要發展優質小麥面積800萬畝;優質花生2000萬畝;新增優質奶牛5萬頭,新增優質肉牛20萬頭,發展優質飼草種植面積200萬畝;發展優質林果1250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128萬噸。
2016年,我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優、調順農業結構,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不斷加大,“中原糧倉”正蝶變為“綠色廚房”。2016年,我省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市場調整農業結構,探索解決田間地頭與百姓餐桌的“錯配”問題。
而通過對與“三農”互聯網金融相關的各個平臺2015年發展情況進行整理,藍皮書課題組指出,2015年,全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總體業務規模為120億~130億元。對此,藍皮書指出,很多從事“三農”互聯網金融的平臺,缺乏進行個性化產品設計的理念,導致產品難以規范,隱藏著較大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小崗村召開的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靠深化改革。
記者從河南省發改委獲悉,今年,該省累計獲得145億元中央預算內資金,重點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三農”建設、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事業、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等涉民生關鍵領域薄弱環節。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多發頻發的自然災害,中央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2月22日,省委、省政府《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我省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3次聚焦“三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認為,今年一號文件強調要用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提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