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日17:26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向婷 焦夢 楊霄霄 劉夢雅)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黨的十八大以來,5564萬中國人擺脫貧困。中國在實現自身減貧的同時,還積極利用雙邊多邊合作機制,加強與東盟國家的減貧交流與合作,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當地民眾,贏得了東盟國家官員和駐華使節的一致稱贊。
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推進區域減貧
東盟秘書處副秘書長穆赫坦(資料圖)
東盟秘書處副秘書長穆赫坦充分肯定了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對于區域減貧的重要意義。他指出,中國與東盟各國面臨共同的減貧和社會發展任務,自減貧合作以來,東盟極端貧困人數已下降至1%以下,受教育人數提高,所有東盟國家普遍得到了義務教育的機會。同時穆赫坦也希望,通過“中國與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等機制性的減貧經驗國際交流平臺,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雙方能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應對減貧挑戰,幫助弱勢群體獲得更多的自然資源和金融服務。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6周年。東盟秘書處人類發展司司長羅德拉·巴巴蘭表示,東盟通過加強與中國對話,推出戰略伙伴宣言,促進和平、繁榮以及減貧。她強調,東盟和中國要不斷加強合作,共同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社會發展,共同提出加強減貧合作的倡議,讓所有人、尤其是貧困人口不掉隊。她還建議,東盟國家形成合力,更好地推進“東盟+3村官交流項目”等創新性活動,通過社區發展等措施減少貧困,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
東盟成員國官員盛贊中國減貧經驗
菲律賓國家減貧委員會主席黎薩·馬薩參觀河北減貧項目
菲律賓國家減貧委員會主席黎薩·馬薩表示,中國減貧成效卓著,其經驗值得許多仍在與貧困做斗爭的國家學習,精準扶貧政策必將助力中國在2020年前消滅絕對貧困。此外,中國還將在菲律賓實施兩個減貧項目,推動培訓與知識分享,她對此非常感謝,并期待兩國能建立起長效的合作機制。
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蘇更·拉哈爾佐認為中國經驗值得推廣。他稱,中國在三十多年里,幫助近八億人口脫貧,是了不起的壯舉。他十分贊賞中國積極推進全民教育和醫療,保證所有人享有食物與水。他還表示,希望能將中國經驗帶回印度尼西亞,助力本國快速高效地減貧。
柬埔寨農村發展部大臣烏拉本則對中國表達了由衷的感謝,因為中國一直在支持著柬埔寨的道路、供水等各個改善生活水平項目的發展,積極推動其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發展。農村發展部副國務秘書哈普還補充道,中柬友誼大橋的修建,減貧村級示范村的建立,譜寫了中柬友誼的新篇章,為柬埔寨的脫貧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老撾國家農村發展與消除貧困委員會代主席通萬 維萊杭認為,東亞減貧合作示范項目對提高老撾、柬埔寨和緬甸三國的民生水平、縮小東盟內部差距有重要意義。副主席索姆薩尼·蘇萬那拉則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有利于東盟各國開展貿易、人員、金融等領域的合作。同時,老撾政府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特別是啟動了高鐵建設項目,促進了農村減貧事業的發展。
很多國際機構、國際組織紛紛對中國減貧事業所作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
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中),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蘇國霞(右)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進展成就?!笆舜笠詠?,我們前四年已經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564萬人,年均1391萬人,今年至少減少1000萬人”,劉永富表示,五年平均下來,每年減貧的人數也在1300萬人以上。
10月17日是中國第四個扶貧日,也是第25個國際消除貧困日。
在中國的減貧實踐中,形成了綠色減貧的三大策略,即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產業和生態移民。生態保護、綠色產業和生態移民共同構成了中國綠色扶貧的政策框架,在宏觀層面上成為綠色減貧的重要策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制定一系列特殊扶貧政策,加快推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脫貧攻堅,通過落實扶貧計劃、安排專項資金、扶持少數民族特色產業等方式,使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基礎設施和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為新時期扶貧開發的戰略指導思想。
每年要減貧1170萬,平均每月減貧100萬。
干部駐村幫扶方面,目前已向貧困村派出12萬個工作隊、40多萬名駐村干部,基本實現了對貧困村的全覆蓋,各地正對駐村工作進行規范和完善。劉永富:為了讓這項工作取得實效,扶貧辦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指導文件,明確駐村干部的主要任務,是幫助提高基層組織扶貧工作能力。
2014年,注定要在中國扶貧開發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約束機制方面,扶貧辦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文件,對貧困縣必須作為、提倡作為、禁止作為等事項進行規定,近期即可印發實施。
【中方提議實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李克強13日在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說,減少貧困、改善民生是亞洲國家首要任務。中方提議實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提供一億人民幣開展鄉村減貧推進計劃,建立東亞減貧合作示范點。
【中方提議實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李克強13日在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說,減少貧困、改善民生是亞洲國家首要任務。中方提議實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提供一億人民幣開展鄉村減貧推進計劃,建立東亞減貧合作示范點。
站在這一新的歷史節點回望,我國扶貧開發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開啟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扶貧開發偉大實踐,歷史罕有;——從“輸血式”的生活救濟型扶貧向提升貧困地區內生動力的“造血式”開發型扶貧,從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貧到滴灌式的精準扶貧,我國扶貧開發方式日漸科學精準;
50年間,美國貧窮比率只從19%降到15%。
美國前總統約翰遜50年前對貧窮宣戰,但至今美國貧困比率仍然較高。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6日報道,50年間,美國貧窮比率只從19%降到15%,有4600萬人仍生活在政府認為低所得的貧窮家庭。
美國前總統約翰遜50年前對貧窮宣戰,但至今美國貧困比率仍然較高。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6日報道,50年間,美國貧窮比率只從19%降到15%,有4600萬人仍生活在政府認為低所得的貧窮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