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9日20: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約翰內斯堡10月19日電 (記者 宋方燦)日前,媒體爆出南非3000多萬份客戶個人信息被放到網站上。對此,南非一家頂級房產公司承認,他們的一些數據被黑客竊取。
據悉,這次被黑客公布的共有3160萬份個人資料,其中包括姓名、身份證號、年齡、收入、地址、職業以及電話號碼等。這些數據來自“拼圖控股”集團旗下的艾達、ERA和房地產-1等子公司。南非《時報》19日披露稱,祖馬總統和財政部長吉加巴、警察部長姆巴魯拉的個人信息可能也在其中。
艾達地產公司首席執行官德雅格表示,這些信息來自2014年該公司信用部門,他完全不知道是如何從該公司的服務器上被公開的。18日,該公司刪掉了網上的這些內容,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已經看到。德雅格說,警方的取證專家已經著手調查此事。
南非的互聯網安全專家表示,這些個人信息可能會被人拿到互聯網上兜售?!耙霃椭粕矸荩F在根本不需要身份證件,只要使用這些信息來認證就行”。約堡大學互聯網安全中心主任索爾姆斯表示,“有這些信息就夠了,互聯網犯罪分子可以冒充開辦信用卡或進行網上訂購等。”
李先生對個人隱私問題比較敏感,因此點了“不同意”按鈕,結果發現無法正常下載使用高德地圖,使用導航等核心服務更是無從談起。當記者問及關于高德客服的解釋是否合理時,謝永江認為,客服的解釋不應單獨在協議之外,應在客戶點選“同意”之前就告知,“這種隱私告知不應該是零碎的”。
通過對“小何”的調查,荊州警方發現,其真實身份為杜某,屬汪某所在快遞公司河北公司的員工,遂在石家莊將其抓獲。
在“小何”的多次勸誘下,去年10月份的一天,汪媛媛打開了辦公電腦,查詢了“小何”發過來的數十條快遞單號對應的收件人信息。
通過其他方式,記者設法加了一個售賣個人信息的網友,該網友表示他們什么信息都有,尤其是車主信息。7月4日,經南通市崇川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宣判主犯小燕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老公小東被判刑3年緩刑4年,其余被告也各自獲刑。
公開報道顯示,2016年,全國公安機關共偵破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數量2100多起,查獲被侵害的公民個人信息500多億條,抓獲犯罪嫌疑人5000多人,其中屬于各行業內部人員的達450多人。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運行部高級工程師李佳表示,網站等運營平臺的漏洞被攻破,黑客就能入侵并植入后門,造成大面積的海量信息泄露。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日益猖獗,公民個人信息泄露途徑日益復雜,治理形勢日益嚴峻。不管如何,法律始終是一條底線,必須牢牢守住。對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必須零容忍,依法從重處罰,以儆效尤。
在個人信息保護上,有了良法,還需要公民重視個人信息自我保護、市場對個人信息合理利用、政府部門加大個人信息保護力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公民權益、維護市場秩序乃至保障國家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今天正式實施。其中,新的司法解釋明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等個人敏感信息五十條以上的,即構成犯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并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通過技術手段設立屏障、加強行業自律,發揮多元規則的作用,不斷完善數字時代的文化環境與商業倫理,個人信息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未來才會更為可期。
近日,浙江松陽警方偵破一起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查獲非法獲取的各類公民個人信息7億余條,共370余G的電子數據,抓獲犯罪嫌疑人20名,其中查獲2名入侵相關信息系統的網絡黑客。
公訴機關指控覃某在2014年至2016年8月期間,利用自學互聯網技術,在家中非法入侵網站,獲取個人信息后販賣,非法獲利26萬余元。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網絡資源普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既為我們帶來了便利也為我們帶來了問題。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綿陽游仙公安分局獲悉,該局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查獲公民個人信息40余萬份。江某還交代,他是通過微信從一個叫“數據銷售中心”的網友處購得這些“征信名單”的。
如果不是8月19日的一通電話,18歲山東女孩徐玉玉在幾天后就可以到南京郵電大學報到了。進群不久,一連串的消息便彈出來,群內成員開始出售“湖南會計考試、江蘇計算機等級考試考生的數據,2016年全國執業醫師考試考生數據”等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