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17:34 來源:央視新聞
10月1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中,“現代化”成為高頻詞,出現47次。十九大吹響了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號角。
十九大報告為何提出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基礎上為何新增了“美麗”?央視新聞和您一起回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解開背后的緣由。
從“工業化”到“四個現代化”
“電燈電話、樓上樓下”,這是曾經令中國人向往的現代化生活圖景。在中國人最初的設想中,工業化就是現代化的代名詞。
上世紀50年代,四個現代化的提法首次出現在中央重要文件中。為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這四個現代化而奮斗,曾經是中國的最強音。
改革開放剛剛提出的時候,中國亟需解決物質匱乏、提升人民物質生活質量等問題,由于四個現代化側重于物質文明層面,1982年十二大報告在沿用四個現代化的同時,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高度文明、高度民主,被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和特征。
從“高度文明、高度民主”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1987年十三大報告進一步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F代化奮斗目標進一步具體化,分解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方面的目標。
2002年十六大報告首次把“社會更加和諧”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2007年十七大報告進而明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作出了新的拓展。
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
2012年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四位一體”總體布局由此拓展為“五位一體”。十八大報告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2017年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社會主義現代化奮斗目標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進一步拓展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增加了“美麗”,“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現代化建設目標有了更好的對接,中國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也更趨完美。
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十九大報告不僅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描繪了令人憧憬的奮斗目標,也擬定了切實可行的戰略安排。
兩個時期: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
兩步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再奮斗十五年”!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正在召喚全體中國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美好前景,值得所有中國人共同期待。
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已經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字之變,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信心和決心。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將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通向現代化之路
建設現代化強國,靠戰略規劃、頂層設計,也要靠中國人腳踏實地的奮斗??v覽十九大報告,對于現代化的具體領域、路徑和目標都有著清晰的闡述。
全面深化改革領域,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35年,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經濟建設領域,首次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并將其作為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明確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經濟發展著力點、戰略支撐等。
文化建設領域,提出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國防和軍隊領域,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十九大報告重申,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將要實現的三大歷史任務。
中國的現代化還有著世界意義。十九大報告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這個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向現代化強國進發!
和中國共產黨一起奮斗吧!
黨的十九大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確定了明確的目標,部署了切實可行的戰略,提出了扎實有力的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并為這個新時代描繪藍圖、制定方略、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包括 “一國兩制”事業和港澳工作。
十九大報告提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十九大報告首提“現代化經濟體系”!未來經濟工作怎么干?一圖讀懂
新華社記者幫你整理了這張圖,快收藏吧~
從”新“看報告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我們黨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的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黨的十五大在黨章中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一張圖,帶你看懂十九大報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并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互相對照,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農業農村發展到新的階段,設定的一個新目標,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個戰略的實施將會為我國“三農”的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長按指紋,點擊彈出框內“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人民網圖解新聞”了解更多圖解熱點。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人民網圖解新聞,違者必究。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p>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日本《每日新聞》發表文章稱,習近平在報告中用“極不平凡”一詞,總結回顧了過去五年,中國共產黨在經濟建設、反腐敗斗爭、軍事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