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評論:以開放共享探索非遺傳承之道

                2017年10月17日17:12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5034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

                  作者:鄧海建

                  很多非遺項目,往往既有地域文化的貼近性,又有私家絕活的神秘感,其中技藝多有獨到之處,甚至有不傳之秘。據報道,日前,江蘇無錫非遺傳承人詹杏娣打破常規、開先河,作出驚人決定,將耗費40年心血研制出的宜興青瓷獨家釉料配方無償捐出并公之于眾,只盼望這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能繼續流芳百年。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越窯青瓷固然蜚聲海外,同派系的宜興青瓷亦有悠久歷史。20世紀60、70年代,宜興青瓷成為國禮,被世界譽為“東方的藍寶石”。遺憾的是,宜興青瓷近年漸有衰敗之勢,技藝傳承更面臨斷代危險。用傳承人詹杏娣的話說,一起做青瓷的同行,考慮到經濟效益,很多都改做紫砂了。“宜興目前做青瓷的有十幾家,不超過200人,跟10多萬人在做紫砂沒法比。”做的人少了,掙的錢少了,自然難免陷入后繼乏人的尷尬境地。

                  無償公開獨家配方,意在以降低門檻來“壯大門戶”。這種開放共享的心態,既是非遺文化傳承的大胸襟與大格局,更是促進非遺項目社會化、市場化的有益嘗試。非遺傳承人詹杏娣之舉,著眼大利、裨益大局,她以實際行動探索非遺項目的現代化傳承之路。

                  當然,公開配方也許僅僅是第一步,對其他非遺項目來說,未必具有可復制性。只是,這些年來,無論是官方的非遺網絡傳播,還是民間的傳習組織與沙龍,都有一個逐漸清晰的共識:對非遺文化和非遺項目來說,保護不等于抱殘守缺,傳承不等于僵化保守,恰恰相反,敞開門戶、全民共享,讓扎根民間的非遺重新歸于火熱的現代生活,傳統技藝才能真正“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從這個意義上說,小眾的非遺需要融入大眾生活,民族的非遺需要綻放在世界舞臺。

                  當非遺保護遭遇小眾之惑時,群策群力是必由之路;當非遺傳承遭遇現實困境時,革故鼎新是不二法門。以開放共享的心態探索非遺傳承之道,這大概包含兩層相輔相成的含義:一則,非遺的開放共享,不是簡單的展覽與交易,而須構建自己的產學研鏈條,建立生機勃勃的傳承體系,自覺匹配“互聯網+”時代,主動適應新經濟社會的步履;二則,非遺的開放共享,并非削足適履地“自我降級”,而是在尊重非遺文化和非遺項目的專業性、專利化的基礎上,開門納客,應時而變。

                  一句話,承載著匠人匠心之情的非遺文化,彰顯著巧奪天工之技的非遺項目,急需在時代的版圖上,找到專業化與大眾化的完美契合點。

                  《光明日報》( 2017年10月17日 02版)

                文章關鍵詞:非遺;遺傳;文脈;釉料配方;非物質文化遺產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紀實

                  如今在貴州,像陸勇妹這樣通過發展傳統工藝而以點帶面帶動當地群眾傳承技藝、增收就業的例子數不勝數。山西省級非遺“渾源涼粉傳統制作技藝”第六代傳承人李瑞告訴記者,渾源涼粉制作已有300多年歷史,每年立夏之日,當地家家戶戶都會做涼粉。

                • 非遺傳承人補貼糊涂賬

                  4月10日,青年古琴傳承人毓璁向時代周報記者證實,國家文化基金的文化干部近期曾多次主動與其接洽,鼓勵她申請青年扶持基金。北京市對市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補助標準則與國家級代  表性傳承人的補貼相當,為1萬元/年。

                • 走進非遺·香包

                  如今的年輕人提起端午,想的多是或甜或咸的粽子。董淑梅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的東北老家,一到農歷五月,滿眼都是紅紅綠綠的香包,伴著絲絲縷縷的艾草香,教那送的人、戴的人、看的人、聞的人不由地一激靈,身心都舒展。

                • 走進非遺·香包:方寸之間畫天地

                  如今的年輕人提起端午,想的多是或甜或咸的粽子。董淑梅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的東北老家,一到農歷五月,滿眼都是紅紅綠綠的香包,伴著絲絲縷縷的艾草香,教那送的人、戴的人、看的人、聞的人不由地一激靈,身心都舒展。

                • 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開館 登封窯入選國家級非遺

                  小巧精致的蛋雕、雄偉壯觀的“小相獅舞”、華麗古典的香包……12月31日上午,新落成的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正式開館,鄭州市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入駐展示,其中還包括剛剛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的登封窯。

                • 河南老藝人家傳六代布袋木偶戲面臨失傳(圖)

                  布袋木偶戲是河南民間傳統的曲藝形式,在面積很小的舞臺上,由一名表演者操縱木偶,運用口技等表現手法,獨立完成所有故事情節的表演。張學林老人是河南省周口太康人,年逾古稀的他是布袋木偶戲的第六代傳人,如今,他的工作是每天在開封市的清明上河園里為游客表演布袋木偶戲。

                • 河南非遺保護征求意見 遭遇乏人問津尷尬

                  廣泛征求民意是我國立法程序的關鍵環節,今年6月底,我省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出臺地方性法規草案,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然而十幾天過去,卻遭遇乏人問津的尷尬。

                • 非遺加入直播 破除傳播局限

                  非遺的網絡直播要把握好邊界,娛樂元素的添加要考慮到是否與非遺項目的形象和定位契合,不能“喧賓奪主”。過去,一些傳統文化項目“觸網”,名為創新,實為惡搞、低俗,傷及文化本身。

                • 日本"潑水節"成非遺:新郎寒冬遭潑冰水保家人平安

                  據日媒報道,近日,在元旦剛剛過去的福島縣磐城市的愛宕神社舉辦了傳統的“潑冷水儀式”。當天,參加儀式的是4名當地新婚的男子,4人身著日本人夏季穿著的輕薄和服“浴衣”,迎著寒風站在由特殊草繩在沙土之上。

                • 日潑水節成非遺:新郎寒冬遭潑冰水

                  這樣被認為可以保佑全家平安,也會為本地的發展帶來好的兆頭。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 97在线观看视频|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北条麻妃在线视频观看|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性按摩xxxx|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痴汉电车|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手机| 激情五月综合网| 国产又黄又爽胸又大免费视频 |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观看免费| 把腿抬起来就可以吃到扇贝了|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色在线亚洲视频www| 国产美女一级做受在线观看| 一级黄色片大全| 精品400部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芭蕉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欧美日韩动态图| 八戒八戒www观看在线| 2021最新热播欧美极品| 在线视频观看一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国语高清在线视频二区| 69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黄色一级在线|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99爱免费视频| 手机在线中文字幕| 五月亭亭免费高清在线| 男女之间差差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