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日13: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十九問:十九大為何首設“黨代表通道”?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電 題:十九大為何首設“黨代表通道”?
中新社記者 曾鼐
16日晚,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舉行的中外記者歡迎酒會上,大會新聞組組長黃坤明表示,大會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歡迎中外媒體采訪,開設“黨代表通道”。
這是中共黨代會首次設立“黨代表通道”。為何設立“黨代表通道”?大會新聞中心副主任王冬梅對記者表示,這是為方便記者采訪代表而采取的新形式。據知,大會開幕當天和次日早上、大會閉幕會結束30分鐘后,將在“黨代表通道”舉行3次面對面的采訪。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董關鵬表示,新設“黨代表通道”是大會增強透明度的重要體現,這種日趨開放的姿態,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大國執政黨的自信。
公開資料顯示,中共黨代會從初期的秘密舉行逐步走向開放,經歷了曲折的歷史過程。
一大時,會議輾轉至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秘密舉行;此后至五大,會議多為秘密召開。其間曾有部分信息公開,如二大時,鉛印了少量含有決議案的小冊子。大革命失敗后,六大轉移至莫斯科郊外舉行,以電稿形式將會議信息發往國內各級黨組織。
中共更主動地公布黨代會信息,始于七大。1945年七大開幕后即對外報道。1956年的八大對外報道了各項決議。九大雖延遲公布開幕消息,但大會發表了新聞公報。
改革開放后,黨代會機制日趨規范,信息發布亦更加公開透明。
首先,大會議程的發布逐漸程序化。十二大以來的歷次黨代會,除會后公布大會決議外,預備會議、主席團會議、開閉幕會議等各項會議程序結束后,亦對外公布信息。十二大還首次設立新聞發言人,在記者會上就大會議程、選舉情況進行說明。之后,黨代會新聞發言人制度形成。
其次,大會開放形式不斷豐富。1987年的十三大,首次在閉幕后舉行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媒體見面會,該做法延續至今。十五大起,部分代表團(組)討論開始對中外記者開放;十六大時,中央國家機關代表團首次開放。十七大、十八大時,開放的代表團(組)數已達34個。
自十三大起設立的大會新聞中心,已成為黨代會的重要信息發布窗口。十四大至十八大,新聞中心通常會舉行4或5場發布會,主題日趨多元:十四大聚焦經濟體制改革;十五大,李素麗等基層勞模受訪;十七大出現了黨建主題;十八大則由部委負責人談民生。
隨著黨代會日趨公開,赴會媒體數屢創新高。十三大曾創下400多位境內外記者赴會的人數紀錄。十八大時,記者人數達2700多人,首次超過代表人數。據介紹,共有3068名中外記者前來采訪十九大。
10月19日早上,人民大會堂一樓中央大廳北側舉辦了“黨代表通道”第二場采訪,來自河南的黨代表凌解放(二月河)、蔡松濤與全國多個省份、多條戰線的黨代表來到這里,接受中外記者的采訪,展現黨代表的風采。
他們之中既有“上天”“入海”的航天員、潛航員,也有科學家,還有深入車間的“大國工匠”,亦有來自偏遠地區的醫生,等等。生長在寶島臺灣、回大陸定居任教二十年的十九大代表盧麗安當天也受到媒體關注。
在大會開幕前,一些黨代表在人民大會堂“黨代表通道”同媒體見面交流。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我首次當選黨代表的感受,是兩個字'神圣'。從兩會期間的“部長通道”,到此次黨代會新設的“黨代表通道”,一段時間以來,“通道”已經成為黨和政府開放、透明、包容的代名詞。
《習近平:正圓中國夢》作者、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尤里·塔夫羅夫斯基早在許多天前就開始關注十九大相關新聞,自然不會錯過“黨代表通道”這一新舉措。美國政治學者、專欄作家阿尼爾·西格德爾近來一直關注十九大召開的情況,他說,設立“黨代表通道”有助于提高中國共產黨的透明度,展示一個立體的中國。
《習近平:正圓中國夢》作者、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尤里·塔夫羅夫斯基早在許多天前就開始關注十九大相關新聞,自然不會錯過“黨代表通道”這一新舉措。美國政治學者、專欄作家阿尼爾·西格德爾近來一直關注十九大召開的情況,他說,設立“黨代表通道”有助于提高中國共產黨的透明度,展示一個立體的中國。
《習近平:正圓中國夢》作者、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尤里·塔夫羅夫斯基早在許多天前就開始關注十九大相關新聞,自然不會錯過“黨代表通道”這一新舉措。美國政治學者、專欄作家阿尼爾·西格德爾近來一直關注十九大召開的情況,他說,設立“黨代表通道”有助于提高中國共產黨的透明度,展示一個立體的中國。
題:19名黨代表亮相“黨代表通道”:話渴望 談征程 送祝愿 中新社記者 楊柳 走上“黨代表通道”,與中外媒體面對面,十九大代表景海鵬、張瑞敏、盧麗安等19名黨代表以這樣一種方式開啟他們的“十九大時光”。
今天上午7時30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黨代表通道”第一場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一樓中央大廳北側舉辦。航空工業西安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薛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工匠精神,就是堅持和精益求精。
今天上午7時30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黨代表通道”第一場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一樓中央大廳北側舉辦。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黨委書記、華大運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科學家杜玉濤在回答提問時表示,過去五年,自己在改革開放最前沿廣東深圳深刻體會到了創新發展的動力。
今天上午7時30分,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黨代表通道”第一場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一樓中央大廳北側舉辦。這一切的變化都得益于黨和國家對西藏人民的關心和關愛,也離不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西藏特殊的關心和支持。
24日,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后,備受矚目的“黨代表通道”第三次迎來了21位黨代表與媒體見面。結合自身的工作,他們向記者暢談對十九大報告的體會和對美好未來的暢想。
人民大會堂,從東門直通會場一條不足百米的通道,是黨代會期間首次開設的“黨代表通道”。接受采訪的黨代表從容不迫、坦率回答,讓中外媒體領略了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坦蕩胸襟。
首設融媒體訪談室、微信公眾號,增加外出采訪線路、記者招待會場次……十九大新聞中心緊貼報道需求,創新服務項目,更開放、更貼心,受到境內外媒體好評。
自10月12日起,十九大新聞中心組織包括北京中軸線、基層黨建、故宮在內15條線路的采訪活動,幫助中外記者更好地了解中國發展成就。12日,《韓民族日報》駐北京記者金畏鉉和很多參與中共十九大新聞報道的記者一起參加了“古都文化魅力中軸線”的采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