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3日06:46 來源:解放軍報
9月12日23時58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順利完成了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試驗。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后組織實施的系列拓展試驗項目之一,旨在驗證貨運飛船的快速交會對接能力,進一步發揮任務的綜合效益,為中國空間站工程后續研制建設奠定更加堅實的技術基礎。
試驗開始前,地面科技人員對天舟一號先后實施了4次軌道控制,保證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快速交會試驗的初始軌道條件,完成了相關試驗準備。
9月12日17時24分,地面判發指令,控制天舟一號轉入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分遠距離自主導引和近距離自主控制兩個階段實施。在遠距離自主導引段,天舟一號自主導引至遠距離導引終點;在近距離自主控制段,天舟一號在天宮二號的配合下,利用交會對接相關導航設備,完成與天宮二號交會。之后,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機構接觸,完成對接試驗,整個過程歷時約6.5小時。
后續,天舟一號還將視情開展第三次、也是離軌前最后一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
臨近7月1日,從維多利亞港兩岸到橫街窄巷,香港節日的喜慶氛圍愈加濃郁,香港各界還舉辦了多項活動,迎接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九龍尖沙咀海邊,在國旗、區旗和紫荊花圖案“燈光秀”的映襯下,靜謐浪漫的維多利亞港又添得幾分喜氣。
近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康奈爾大學等機構聯合發布了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今年5月,聯合國通過決議,將每年4月21日指定為世界創意和創新日,并呼吁各國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昨天晚上19時41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并進入預定軌道。完成既定任務后,天舟一號將離開工作軌道,隕落至預定安全海域,天宮二號將留軌繼續開展拓展試驗和應用。
中國人昨天把“快遞”從地球做到了太空。20日晚19時41分,海南文昌發射場,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順利發射升空,它將與天宮二號對接并送去6噸重的補給。
天舟一號是我國首個貨運飛船,這次發射后,它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被我們昵稱為“快遞小哥”的天舟一號,要做的不僅僅是送貨。鑒于未來天舟飛船要承擔為我國空間站輸送物資的任務,針對空間站的特點,這次天舟一號還需要完成大量實驗。
瞄準4月20日19時41分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將于2017年上半年發射]我國首個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將于2017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目前,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正在總裝測試,計劃2017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隨后將與天宮二 號進行交會對接,開展推進劑補加等試驗。
盡管眾多投資者一片猶豫,上證指數周線卻已實現七連陽,創業板指數更是刷新歷史高點紀錄。中銀國際認為,輝隆股份的農資市場低迷拖累公司業績,預計2013年至2015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別為:0.17元、0.22元和0.30元,基于2013年1.6倍的市凈率水平,對公司股票維持“持有”投資評級。
盡管眾多投資者一片猶豫,上證指數周線卻已實現七連陽,創業板指數更是刷新歷史高點紀錄。中銀國際認為,輝隆股份的農資市場低迷拖累公司業績,預計2013年至2015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別為:0.17元、0.22元和0.30元,基于2013年1.6倍的市凈率水平,對公司股票維持“持有”投資評級。
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表示,中國航天創建60余年來,取得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一系列輝煌成就。近五年來,中國航天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勇攀科技高峰,讓“航天創造美好生活成為現實”,惠及國民經濟、百姓生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科技委顧問葉培建院士介紹,嫦娥五號包括軌道器、返回器、上升器、著陸器四部分。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介紹,嫦娥五號重達8.2噸,將由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
今天是首個“中國航天日”。經國務院批準,自2016年起,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4月22日上午,為迎接首個“中國航天日”,被譽為“海上科學城”的中國遠洋航天測量船“遠望6號”,面向江陰市民及中小學生舉辦“科普開放日”活動。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26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實施3年以來,各項研制建設工作正按預訂計劃穩步推進。據介紹,中國目前已經獨立掌握載人天地往返、出艙活動、交會對接等載人航天三大基本技術,將10名中國航天員送入太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26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實施3年以來,各項研制建設工作正按預訂計劃穩步推進。據介紹,中國目前已經獨立掌握載人天地往返、出艙活動、交會對接等載人航天三大基本技術,將10名中國航天員送入太空。
暫時不會在第三批中選拔女航天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