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1日11:22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9月10日電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針對2017年9月3日11時30分朝鮮進行的第六次核試驗,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于當日11時46分啟動二級應急響應,會同工信部、水利部、衛生計生委、地震局、氣象局、國防科工局、軍隊、武警等相關部門,協調黑、吉、遼、魯等省,調配京、皖、蒙、川等省市應急支援力量,全面開展東北邊境及周邊地區輻射環境應急監測、人工放射性核素采樣分析及技術研判。經過8天連續監測,各項監測結果均未見異常。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會同有關單位進行綜合評價后認為,此次朝鮮核試驗未對我國環境造成影響,已滿足終止條件,決定于9月10日18時終止第六次朝核應急響應狀態。
截至9月10日18時,東北邊境及周邊地區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監測、移動監測車巡測、航空監測、實地取樣監測共獲取7768組數據,監測結果均處于正常水平。其中,黑、吉、遼、魯4省自動監測站取得數據6681組,采集氣溶膠樣品522個,氣碘樣品205個,地表水、地下水、飲用水樣品152個,降水樣品33個,沉降物樣品66個,無人機擦拭樣品8個,移動監測數據101個,結果均未見異常。
此次朝核應急行動,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中央機關、各成員單位和地方各級政府積極響應,主動配合,軍隊地方軍民融合,資源共享、聯防聯控,共同構建了中朝邊境核與輻射安全防線,確保了此次應急行動取得圓滿成功。
應急響應狀態終止后,將轉入日常預警監測工作狀態。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將繼續對邊境重點地區輻射環境進行自動監測、預警監測、定期取樣分析監測。東北邊境及周邊地區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將持續公開,方便公眾查閱,及時回應公眾關切。
6月29日,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作了關于201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在公務接待方面,海關總署等3個部門和中國青旅集團公司、民族文化宮等16家所屬單位超標準列支、轉嫁接待費等240.98萬元。
主要是海關總署等3個部門和中國青旅集團公司、民族文化宮等16家所屬單位超標準列支、轉嫁接待費等240.98萬元。
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五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今天上午在京召開。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副主任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主持會議并講話。
4月1日,第四屆核安全峰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2016年3月31日至4月1日,第四屆核安全峰會在華盛頓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響。中國環境保護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 閆繼鋒
中國政府網今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信息公開工作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認真抓好落實,確保要點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資料圖:當地時間11月27日,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的阿拉法特墓,巴勒斯坦已故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的靈柩被打開并提取了尸骨樣品。英國雜志《柳葉刀》刊登了瑞士醫學家的研究結果,證明阿拉法特可能是被放射性釙210毒死。
江光: 下一步,要充分鞏固專項行動成果,開展“回頭看”和“后督查”,督促整改落實到位,持續推行輻射安全監管規范化建設。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發表《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許達哲在昨日就此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介紹,320人的中國核事故應急救援隊正在組建中。
在中朝邊境上的37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可以實時監測空氣中各種核素的含量,以及輻射環境劑量。據了解,除了以上的監測手段外,這次朝核應急監測還開展了空中航測、土壤、地表雪的取樣監測,獲取了全面立體的監測數據。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保部今日向媒體通報了《2014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全國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16個城市空氣質量年均值達標,145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
5月26日,河南魯山縣老年公寓發生大火,38人遇難;去年12月31日,上海外灘踩踏死亡36人;2013年11月22日,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石化黃濰輸油管線一輸油管道發生爆炸,35人死亡。昨晚9時30分,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所屬旅游客船“東方之星”輪在南京駛往重慶途中,突遇龍卷風在長江湖北石首段發生翻沉,客船上共有458人。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下稱《要點》)。原文:政府預算和決算要全部公開到支出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專項轉移支付預算和決算公開到具體項目。
環境保護部官網昨日刊發的環保部部長周生賢的講話稱,“環保部將實行獨立而統一的環境監管,健全‘統一監管、分工負責’和‘國家監察、地方監管、單位負責’的監管體系。這是作為環保部部長的周生賢,第二次公開談及國家海洋局職責范圍內的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問題,以及國家林業局職責范圍內的林業生態系統保護問題。
環境保護部將繼續嚴格跨區域流域、環境影響重大、敏感復雜建設項目的環評管理,保留這些項目的環評審批權限。方便公眾獲取環保部門做出的審批決定的詳細信息,有利于公眾監督環保部門依法、科學、公開、廉潔、高效地履行環評審批職責。
中國國家海洋局監測發現,目前日本福島核污染廢水泄漏,暫未影響中國管轄海域。中國國家海洋局24日公布最新監測結果顯示,目前日本福島核事故放射性污染物,對中國管轄海域尚未有直接影響,海洋局將在西太平洋公海海域持續跟蹤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