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1日08:08 來源:法制日報
至今,京津冀及周邊區域“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持續已近5個月,環保部每日通報督查情況時,都有一批企業或單位因違法排污等問題被曝光。
今天,環保部公開發布其與京津冀晉魯豫6省市政府聯合制定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問責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根據《規定》要求,環保部曝光的這些問題整改不力以及“2+26”城市大氣質量改善位居后3位且未達標都將有相應級別的黨政領導干部要為此“埋單”。
就副縣長、縣委副書記到地市級黨政領導干部如何問責,《規定》均提出了詳細的量化要求。
黨政領導要為空氣負責
環保部表示,《規定》針對的城市是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即“2+26”城市,其中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滄州、衡水、邯鄲、邢臺,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山東省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濟寧、菏澤,河南省鄭州、新鄉、鶴壁、安陽、焦作、濮陽、開封(以下簡稱“2+26”城市)。
《規定》指出,將對“2+26”城市的有關黨政領導干部在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中失職失責行為進行問責。
據環保部介紹,問責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環保部組織對“2+26”城市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強化督查或巡查整改落實情況;二是今年四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情況。
納入量化問責的強化督查或巡查整改落實具體情況包括,2017年9月及之后每月,環保部強化督查或巡查交辦問題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問題數量;2017年10月及以后每月,環保部強化督查或巡查新發現的涉及“散亂污”企業整治不力、電代煤和氣代煤工作不實、燃煤小鍋爐“清零”不到位、重點行業錯峰生產不落實等四方面問題的數量。
此外,納入量化問責的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情況指的是,2017年四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大氣環境質量(以PM2.5平均濃度作為評價指標)改善目標完成情況在“2+26”城市中排名后3位,且未完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確定的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
問責范圍從縣級到地市級
《規定》提出的問責黨政領導的范圍從副縣級到地市級。
其中,《規定》指出,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應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副縣(區)長及有關人員實施問責:未按要求完成環保部交辦問題整改且數量超過2個的;環保部每月強化督查或巡查仍發現《規定》第六條第二款所列大氣環境問題,且數量超過5個的。
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應對負有領導責任的縣(區)委書記及有關人員實施問責:未按要求完成交辦問題整改且數量超過6個的;環保部每月強化督查或巡查仍發現本規定第六條第二款所列大氣環境問題,且數量超過15個的。
根據《規定》要求,行政區域內被問責的縣(區)達到2個的,應對副市(區)長及有關人員實施問責;行政區域內被問責的縣(區)達到3個的,應對市(區)長及有關人員實施問責;行政區域內被問責的縣(區)達到4個的,應對市(區)委書記及有關人員實施問責。
《規定》說,完成《行動方案》確定的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比例低于60%的,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副市(區)長及有關人員實施問責;完成《行動方案》確定的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比例低于30%的,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市(區)長及有關人員實施問責;PM2.5平均濃度同比不降反升的,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市(區)委書記及有關人員實施問責。
四種情形將實施從嚴問責
《規定》明確,對符合問責情形的,由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提出問責建議,并組織梳理形成相應材料,向相關省級黨委、政府進行移交移送。
“相關省級黨委、政府收到問責建議及相應材料后,應及時責成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并在20個工作日內提出具體問責處理意見。”《規定》指出,具體問責處理意見應征得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同意,并在履行有關程序后向社會公開。
《規定》還列舉了從嚴問責的情況,其中包括在督查整改工作中虛報情況、弄虛作假,工作不嚴不實;在“散亂污”企業和燃煤小鍋爐排查工作中瞞報漏報、逃避監管;2017年以來,大氣環境質量惡化嚴重的以及其他需要從嚴問責的情形。
《規定》強調,量化問責工作不取代環保部的約談、限批等處罰措施,不取代環境保護專項督察等相關工作安排。
鄭州市鹽業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吳躍宏因多名班子成員存在違紀違法問題被問責。
3月7日,記者從道孚縣紀委了解到,為進一步嚴肅會風會紀,提高會議質量和效率,主動適應從嚴治黨新常態,該縣紀委對5名違反會場紀律的領導干部啟動問責。
23日,隨著中央第七環保督察組向云南省反饋督察情況,今年首批中央環保督察的反饋已經全部出爐。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提出,2015年河南全省PM10濃度均值135μg/m3,PM2.5濃度均值80μg/m3,兩者濃度在全國31個省(區、市)排名分別位列第三和第一。
23日,隨著中央第七環保督察組向云南省反饋督察情況,今年首批中央環保督察的反饋已經全部出爐。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提出,2015年河南全省PM10濃度均值135μg/m3,PM2.5濃度均值80μg/m3,兩者濃度在全國31個省(區、市)排名分別位列第三和第一。
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市也被指“環境治理工作推進不夠有力”,反饋指近年來,哈爾濱市冬季大氣污染嚴重,重污染天氣頻發,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反饋中還指出,內蒙古全區地下水超采問題突出,通遼、呼和浩特、包頭等多個盟市地下水水位下降明顯。
四地被問責的總人數超過2500人,這其中河南省人數最多,超過1200人。
近日,一段云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一初中女生遭7名學生毆打的視頻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近日,網友在QQ空間發布了一段時長4分多鐘視頻,一名女學生在廁所內被10多名同學輪番毆打,一旁還有同學用手機拍攝。
僅在視頻中被打女生就挨了20多記耳光,其間還多次被飛踹、打倒在地。
9月6日,省紀委通報了4起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力被問責典型案例。周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邵宏偉,黨組成員、紀檢組長王鳳山因班子成員違規操辦女兒婚宴被問責。
截至8月15日,江蘇對督察發現的環境違法問題,責令整改企業2111家,立案處罰1059件,處罰金額7814萬元;據不完全統計,短短一個月時間,被督察的8個省區已有2000余人被問責,多數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8省區黨政部門已有超2000人被問責,多數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7月12日起,今年首批8個中央環保督察組相繼進駐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開展為期一月的環保督察工作。
7月12日起,今年首批8個中央環保督察組相繼進駐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開展為期一月的環保督察工作。
“忠誠、干凈、擔當”是習總書記對黨的領導干部提出的三點要求,筆者理解,忠誠、干凈是為官做人的政治底色,擔當則是干事創業的必備素養。
6月1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全省懶政怠政為官不為問責年活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即日起至今年年底,省政府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懶政怠政為官不為問責年活動,下決心打通政策落實中的“中梗阻”和“最先最后一公里”。嚴肅查處違反規定強征強遷、截留拖欠征地補償資金和違法違規用地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