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9日07:5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快訊:據日本廣播協會29日報道,朝鮮發射一枚導彈,可能從日本上空飛過。
另據央視,當地時間29日,韓國軍方發布消息稱,朝鮮于當天凌晨在其首都平壤附近向半島東部海域方向發射導彈,導彈穿越日本上空。韓軍方稱,朝鮮當日所射導彈飛行距離達2700公里。韓國總統府青瓦臺將于當地時間7時召開國家安保會議研究對策。此前一日(28日),韓國情報機構發布消息稱,朝鮮已做好隨時進行下一次核試驗的準備,韓國總統文在寅也要求韓國軍隊擁有第一時間進行對朝作戰的能力。
朝鮮2017年以來試射導彈回顧
2017年2月12日,朝鮮成功試射一枚地對地中遠程戰略彈道導彈。
2017年3月6日,朝鮮在平安北道東倉里一帶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多枚導彈,落入日本海。
2017年3月22日,朝鮮從東部元山附近發射了數枚導彈,以失敗告終。導彈的類型不清楚。
2017年4月5日,朝鮮從朝鮮半島東海岸新浦市附近發射一枚“飛毛腿”導彈,以失敗告終。
2017年4月29日,朝鮮在平安南道北昌一帶向北試射了疑似一枚彈道導彈,但發射升空數秒內發生爆炸。
2017年5月14日,韓聯社報道稱,朝鮮14日清晨5時左右又進行了一次試射。報道稱,作為朝鮮今年來的第七次試射,該次導彈飛行約700公里,從飛行距離相當長這一點來看,試射可能獲得成功。
2017年5月21日,朝鮮當天下午4時59分許在平安南道北倉一帶朝向半島東部海域試射1枚彈道導彈,飛行距離約為500公里。日本共同社稱,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導彈落入了日本海,未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內。
2017年5月29日,朝鮮當天清晨試射一枚“飛毛腿”導彈,飛行大約450公里,導彈命中精度較高,誤差僅為7米。
2017年7月4日,朝鮮中央電視臺稱,朝鮮成功試射一枚“火星-14”型洲際彈道導彈。
2017年7月29日,據朝中社29日報道,朝鮮28日晚成功進行了第二次“火星-14”洲際彈道導彈試射。
2017年8月26日,朝鮮在江原道附近向東海方向發射了數枚疑似短程彈道導彈,飛行距離約250公里。
美國務卿回應"朝鮮試射導彈":仍尋求和平解決問題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27日說,朝鮮最新一次試射導彈是“挑釁行為”,但美方將繼續尋求和平方式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
央視新聞微信公號6月20日消息,航天發射是世界上風險最高的事業之一。毫無疑問,從容自信的心態是航天事業持續發展的推進劑。正是由于幾十年來中國航天的不斷積淀,才讓人們心里有底氣,才讓我們擯棄“一葉障目”的思維,看到失誤背后的汗水。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發射升空。央視新聞客戶端稍早消息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與搭載載荷組合體在完成檢查測試和全系統模擬演練及燃料加注后,將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將從這座集科技、生態、環保、人文于一體的現代化綠色航天發射場實現首飛,開啟它的全新太空之旅。
這是搭載“高分四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12月29日攝)。
資料圖:俄羅斯航天署稱,“進步號”飛船發射失敗,已不能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中新網4月3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30日報道,俄聯邦航天署署長伊戈爾科馬羅夫稱,“進步-M27M”號貨運飛船在脫離“聯盟-2.1A”運載火箭前1.5秒時遙感失靈。
印度火星探測器“曼加里安”號發射升空已逾兩周,現階段正在預定軌道繞地球飛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一名高級主管說:“理想狀態是在探測器離開地球引力范圍之前測試所有負載物。
印度火星探測器“曼加里安”號發射升空已逾兩周,現階段正在預定軌道繞地球飛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一名高級主管說:“理想狀態是在探測器離開地球引力范圍之前測試所有負載物。
新華社電俄羅斯21日用一枚“第聶伯”運載火箭順利發射了多顆衛星。俄羅斯戰略導彈部隊代表說,“第聶伯”運載火箭于莫斯科時間21日11時10分(北京時間21日15時10分)在俄奧倫堡州的亞斯內發射基地升空,所攜帶的衛星于16分鐘后與助推器分離,進入預定近地軌道。
6月11日,神舟十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備發射升空。
6月11日,神舟十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備發射升空。
俄羅斯計劃在“海上發射”項目(Sea Launch)框架下于2月1日將搭載“國際通信衛星-27”(Intelsat-27)的“天頂-3SL”運載火箭從浮動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俄羅斯還計劃2月5日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搭載衛星的“聯盟”號運載火箭,以補充“全球星”星群。
當地時間2016年6月22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于上午9時26分成功利用PSLV-C34運載火箭將20顆衛星送入太空。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文部科學省15日宣布,將在當地時間12月20日晚上8點至9點之間從位于鹿兒島縣肝付町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用“艾普斯龍”(Epsilon)運載火箭2號機將探測衛星“ERG”發射升空。
神舟六號于2005年10月12日發射升空,搭載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天員繞地球飛行了115小時32分鐘,并于北京時間2005年10月17日4:33成功返回,完成了首次多人多天的太空飛行。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
6月29日11時2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十六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實踐十六號02星主要用于開展空間環境探測及技術試驗。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1次飛行。新華社發 汪江波 攝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