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1日08:02 來源:南方都市報
廖興,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團委學生副書記,校內某營銷團隊發起人。1997年生于四川瀘州,2017年因從成都到深圳連續長跑1800公里走紅網絡,被網友稱為“現實版阿甘”。
從成都跑回深圳,全程1800公里,他為什么選擇跑步回家?連續長跑30天是什么感覺?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學生廖興近日扛著校旗長跑千里的事情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和關注。據了解,廖興是校團委學生副書記,長跑的初衷是“愛跑步,想在20歲做點不一樣的、瘋狂的事”,整個過程對他來說充滿著考驗和疼痛,“我也是苦苦掙扎的普通人”。至于扛著校旗跑,除了宣傳母校外,還有一個原因則是:“旗幟鮮明”之下不能偷懶放棄了。
家教嚴格的長子
四下寂靜,深夜被疼痛喚醒。
膝蓋、腳踝、胯部,各部位輪番用陣痛表達抗議,廖興睜眼躺在床上,看著標準間空蕩蕩的另一張床,覺得孤單,心想明天說什么也不跑了。這是廣西某縣城的賓館,他口中的“跑”是長跑,從成都到深圳,扛著校旗,全程1800公里。
廖興說,初中時,自己迷上電影《阿甘正傳》,并愛屋及烏地對跑步產生興趣。為了向偶像致敬,他報名參加校運會1500米比賽,原本是“跑給自己看的”,沒想到首戰便奇跡般拿下冠軍。“就覺得怎么這么順,一定是有天賦的。”廖興笑道,本以為從小笨拙淳樸的自己會是阿甘第二,沒想到竟誤打誤撞,成了大家眼中的天才型選手。
“當然,阿甘也是有天賦的,有人說他傻,但我覺得他專注又純粹,他一生都在不停地跑,沒有停下,能堅持也是一種天賦。”
首戰告捷后,廖興正式加入校田徑隊,接受專業訓練,此后五年間,他不斷贏得冠軍、打破紀錄,成績甚至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甩第二名好遠好遠。”
但廖興的父母并不支持他跑步,覺得“辛苦、沒意義”,他們是從四川到廣東打拼的生意人,做事“講求實際”,對長子的要求尤其嚴格。小時候,廖興發,“頭都燒暈了”,該做的功課還是得做。
“我不是嬌氣的人,能吃苦,12歲就頂著太陽去家里工地幫忙。”他說,“跟那些經歷比起來,長跑算輕松的,自由,不覺得累。”
兒時好友肖中平同樣對廖興父母的嚴厲印象深刻,他至今記得,有次兩人在廖興家里玩得開心,廖興的父母突然回家,情急之下,廖興竟讓他躲在床,“還躲了挺久的,做賊似的,笑死我了。”
跑步令“老干部”獲得成長
不覺得累,或許是足夠熱愛。
一開始,廖興為自己的愛好尋找各種理由和意義,“像跑步可以培養自律啦、鍛煉意志力啦,還能健康長壽”。但女友卻告訴他,哪有這么多目的性,生命本該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她率性自由,和我不一樣,有我比較向往的部分。”
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從小刻苦的廖興連愛讀的書都是好好說話、養生寶典,“談不上有趣,但有用。我最喜歡的還是《弟子規》,《弟子規》短,背下來就能指導生活,有些書寫得也不錯,但太長了,覺得自己記不住、用不上。”
室友王睿義也說,廖興屬于超常勤奮、上進、有意志力。“刻苦到有點偏執。”大一時,自己曾和他一同加入某公司實習,實習工作強度大,加上課業繁重,自己沒多久就放棄了,“興哥就不可能會放棄,他這個人有百分之兩百的執行力。”
如今的廖興已是該公司的校園經理,身為班長,他的學生工作也已做到最高職務,“團委副書記再往上就是老師了。”王睿義說,“我們專業很小眾,一個班十幾個人,但有他帶著,照樣能在比賽里贏那些幾十個人的班,很燃。”
在大家眼中,優秀到“變態”的廖興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勤奮和自律,連音樂都偏愛熱血勵志的那種。
“生命就是一次奔跑,為什么跑?跑向哪里?我一直在尋找答案。”
廖興說,跑步中和了他性格中的某些東西,加上自己的反思,他明顯感到自己變了很多,這次震驚眾人的1800公里長跑,某種意義上也是給自己性格成長的一份賀禮。
“也許聽起來會有點傻,但人還是要追尋自己的內心。”他說,“所以就想說,來吧,20歲,我還年輕,讓我做點不一樣的、瘋狂的事”。
扛校旗跑的理由也很簡單,“愛學校,就想順便替學校宣傳一下,沒別的”。許多人因此不理解,譏諷他“想紅想出名”,對此,廖興笑著打趣:“我真不覺得出名是好事,本來我一個人默默地跑,實在累了不行了,還能偷下懶,或者干脆放棄算了,現在行嗎?不行啦。”
“再忍最后一次”
次日晨6點,鬧鈴準時響起。
廖興起身穿衣,扛上學校校旗出了門,仿佛昨晚的陣痛和孤獨從未出現過。
“不是說有位革命烈士,每次挨打都想,太受罪了,下次打我一定招了,真到了下次,唉再忍忍吧,再忍最后一次。我就是這樣的狀態。”他笑道,“他們都說我多有毅力、多不平常,真沒有,我也是苦苦掙扎的普通人。”
萬事開頭難,一旦走上公路,廖興的高興就會大于辛苦。一路上常有人好奇地搭訕:“你是干嗎的?從成都跑到這兒?厲害!那我陪你跑一段!”遇到極端天氣,還有騎摩托車、開小轎車的路人送水送面包,主動送他一程。
“真的非常有趣,所以趁年輕,我想跑遍世界。”他說。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宿舍里的垃圾桶有些與眾不同,下邊有4個轱轆,“這是我們用遙控車的底盤改造的。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宿舍里的垃圾桶有些與眾不同,下邊有4個轱轆,“這是我們用遙控車的底盤改造的。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長春財經學院體育館活動樓內看到,此時“戰場”上“沙包”堆積,大學生分為兩隊,手持玩具水彈槍械,頭戴防護眼鏡,著防彈背心,在“戰場”中穿梭、奔跑。
13日晚上,杭州某大學兩名學生到浙南“千八線”徒步探險,結果因大霧迷失了方位,被困深山。慶元縣百山祖派出所民警朱龍向記者介紹,千八線其實是禁止旅游徒步行走的,它的起點、終點都有指示牌提醒游客止步。
近日,兩名山東大學生腳踩輪滑鞋,利用國慶假期一路從山東滑行至北京,歷時5天半完成了一次長達567公里的“長途刷街”。這個不一般的旅行在網上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9月27日,一則內容為“幾十名大學生神秘消失在武漢”的文章在網上流傳。該文章稱,在武漢,有林飛陽等幾十名大學生失蹤,至今未被找到。
原來,男子以能夠“辦理”鄭州市戶口為由,偷挪公司公章與這些年輕人簽署勞動合同,并向這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一人收取6000元錢“好處費”。其實大學生落戶鄭州政策很優惠,且不花一分錢。
報告顯示,42.08%的學生認為創新創業能使個人獲得不斷地成長和發展,28.32%的學生認為創新創業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
24日,一位長春網友發微博稱:“我是一個普通學生,今年暑假為了掙點生活費,我一個假期沒回家,在一個叫人民公社大鍋飯的飯店打工,只干了一個月,沒有簽署勞動合同。直到開學,我辭職,老板只給了我300元工資……我該怎么辦?
近一兩年,從事醫美分期的貸款平臺如雨后春筍,國內大大小小的整形美容機構通過與之合作,大都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分期貸款業務,已經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醫美分期產業鏈。
近一兩年,從事醫美分期的貸款平臺如雨后春筍,國內大大小小的整形美容機構通過與之合作,大都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分期貸款業務,已經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醫美分期產業鏈。
9月22日,鄭州慈善總會聯合鄭州市老齡工作委員會在河南愛馨陽光城舉辦“助扶貧之力 創慈善之城——2017‘傳遞溫暖 呵護夕陽’大學生擔任養老護理員公益慈善項目感悟分享會”活動。
9月19日,在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老師顧紅建正在展示學生們交上來的請假條。這些請假條風格多變,充滿創意,有簡筆畫風格的,也有抽象的。
9月19日,在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老師顧紅建正在展示學生們交上來的請假條。這些請假條風格多變,充滿創意,有簡筆畫風格的,也有抽象的。
7月10日晚,上海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學生楊利民給父親楊映遠打了最后一通電話。他告訴父親,過兩天就回家。此后,楊利民的電話一直關機,楊映遠再也聯系不上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