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0日07: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當代青年婚戀模式出現新趨勢
高速的經濟增長和急劇的社會變遷,使人們的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社會生活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人們的態度與觀念也隨之改變。這導致代際現象日益突出。以“80后”和“90后”為代表的青年群體成為社會新事物和新潮流的代言者,也自然成為社會學家觀察社會變遷和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的重要研究對象。
資料圖:百對新人寶蘭高鐵上舉行集體婚禮開啟蜜月之旅。圖為新人向旅客送上喜糖。楊艷敏 攝
當代中國青年的兩個主要社會性特征:突出的代際差異和較強的階層分化
近10年來的青年研究反映出了當代中國青年的兩個主要社會性特征:突出的代際差異和較強的階層分化。一方面,大量研究顯現出了青年一代與中年、老年群體代際間的明顯差異。事實上,即便在青年群體當中,“80后”與“90后”也有差異,甚至“80后”內部也有“85前”和“85后”的差異。另一方面,青年群體本身的社會分化較為突出。青年農民工和大學生及大學畢業生是青年群體中兩個最大的子群體,其教育經歷、就業及生活狀況和未來發展機遇大為不同。“80后”是打上代際與階層雙重烙印的一代,代際共性未能打破社會不平等的再生產模式,跨階層的代際文化無法突破社會生活領域中的階層分割。
城鄉不平等和家庭背景的階層差異影響了青年一代的受教育機會,教育分層現象十分突出。教育的分化最終導致青年人的就業和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在現代社會的市場競爭中,學歷發揮著關鍵性作用,是決定個人未來社會經濟地位的重要因素。然而,教育機會的不平等卻使來自農村家庭和弱勢群體的孩子在教育機會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從而強化了階層地位再生產。大量有關青年職業和社會流動的實證研究證明,社會經濟地位的再生產導致了青年群體的社會分化。
中國礦大20對學生情侶在畢業離校之前,在銀杏“時光隧道”舉行集體婚禮。韋超 攝
互聯網使青年社會化不確定性大大增加
近20年來,互聯網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并深入到青年人生活的各個方面,使得互聯網對青年的影響成為青年研究的又一重點。當代青年被稱為“互聯網的一代”,他們是網絡參與最活躍的人群,青年研究學者從多方面研究了網絡社會的興起對青年人的生活、觀念、行為和文化產生的深遠影響。
一些研究指出,互聯網上形成了青年的網絡社區,這些虛擬社區具有媒體化、娛樂化和社交化的功能,其特征主要表現為成員的低齡化、文化的多元化和功能的實用化。青年通過網絡社區的互動交流情感和思想,形成獨特的文化。
另一些研究注意到,網絡時代的青年認同出現了困境:青年的虛擬認同與現實認同之間存在張力;青年的社會認同存在不確定性;青年的社會認同面臨的阻力增大;青年的社會認同面臨場域的轉換。也有研究發現,互聯網已全面滲透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網絡消費、網絡交往、網絡閑暇娛樂、網絡政治參與成為青年生活方式的新時尚和新主流。新型的生活方式給青年帶來全新的生活體驗,同時也對青年社會化產生了極大影響。互聯網的出現及迅猛發展、社會信息獲取和處理手段的變革使青年社會化過程和結果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
當代青年婚戀模式出現新趨勢,傳統的“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有所改變,“試婚”、財產公證等現象增多
5月28日,東北大學2017校友集體婚禮在東北大學校園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的45對校友新人回到母校,在母校師生的見證下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儀式。 中新社記者 于海洋 攝
社會經濟急速變遷導致的代際之間的觀念與行為差異在婚戀方面表現得尤其明顯,這也成為青年研究的熱點問題,尤其是一些新的婚戀現象,更是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
一些學者注意到,“父母逼婚”和“剩女現象”導致了青年人的“婚戀焦慮”。這是一種“中國式的婚姻焦慮”,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代際之間關于婚姻問題的一種沖突。
與“婚戀焦慮”相伴的是單身青年在適婚青年中的比例日益上升,大齡青年的“不婚”情況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這種現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更為突出,“剩女”和“剩男”數量都很龐大。“婚戀焦慮”現象出現的背后,存在著人口結構、經濟條件、社會觀念、交際方式、家庭壓力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許多研究都發現,當代青年人的婚戀模式出現了與傳統觀念不同的新趨勢。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三期中國婦女地位調查數據的分析發現,中國夫婦婚齡差模式發生了較大變化,傳統的“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有所改變,“男大女小”的婚姻明顯減少;而“女大男小”的婚姻明顯增多,其原因可能與我國出生性別比持續偏高和婚姻觀念的轉變等因素有關。青年人“閃婚、閃離”現象增多,“試婚”成為單身青年追求理想婚姻的一股“潛流”。經濟條件在青年擇偶因素中的重要性上升,財產公證成為青年防范婚戀風險的無奈選擇。
(李春玲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曉雨從小在北京懷柔山區長大,北京工商大學管理專業畢業后,曉雨進入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從事設計相關工作,之后又陸續跳槽到一家知名網站和一家互聯網公司。
就這樣,年薪超過20萬的80后女白領辭職回鄉,成為了自家農莊的“少莊主”。
就這樣,年薪超過20萬的80后女白領辭職回鄉,成為了自家農莊的“少莊主”。
80后的朱丹麗已有15年的舞蹈教學生涯,談及5年來的變化,她直言“來學舞蹈孩子越來越多”,而在多數家長口中,學舞蹈也正從“不務正業”變為孩子們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
在非洲的摩洛哥,來自浙江的王露平開中餐館,經營水煮魚、酸辣土豆絲、麻婆豆腐等家常四川菜,開業半年,就能做到月賺10萬元。
本案為134平米三室兩廳兩衛的大戶型,房型規整方正,格局較好。南北走向,采光條件好,空間寬闊明朗。客廳、餐廳、廚房打破傳統的封閉的格局,造就開放式的公共活動空間;三個房間分別設置為主人房、兒童房和書房,滿足三口之家的需求。
核心提示|早上7點,風雨無阻,一份份熱乎乎的免費早餐,送給已經持續工作了兩三個小時的環衛工人。7月10日早上,記者在這里看到,在志愿者的幫助下,20余名環衛工人很快都領取到了一份早餐:一葷一素兩個包子,一份稀飯,一個雞蛋,一瓶礦泉水。
由大鵬監制兼主演,導演袁衛東、編劇蘇亮聯袂打造,范偉、張天愛、喬杉共同主演的暑期必看喜劇電影《父子雄兵》將于今年7月21日暑期檔上映。” 一步步走來,從《大鵬嘚不嘚》到屌絲男士,再到《煎餅俠》、《父子雄兵》還有即將上映的《縫紉機樂隊》。
當代青年婚戀模式出現新趨勢,傳統的“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有所改變,“試婚”、財產公證等現象增多 5月28日,東北大學2017校友集體婚禮在東北大學校園隆重舉行。經濟條件在青年擇偶因素中的重要性上升,財產公證成為青年防范婚戀風險的無奈選擇。
高速的經濟增長和急劇的社會變遷,使人們的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社會生活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人們的態度與觀念也隨之改變。
50歲的富婆琴姐,看中了80后上海小伙阿杰,琴姐在北京事業發展有成,阿杰在上海沒有工作,琴姐一直勸說阿杰去北京當演員,還一直轉賬給阿杰生活費。最終法院判決阿杰向琴姐歸還借款人民幣7.5萬元。
劉鑫、周翠夫婦手持獻血證在寧夏血液中心獻血點合影。劉鑫從事酒水生意,卻幾乎不喝酒,因為他要保障血液質量,確保有人需要時能第一時間擼起袖子救援。
5月16日上午10點10分左右,南京北站調車場到達場警務值班室接到報警,稱到達場走行線魚塘邊有人偷釣魚時,魚竿不慎被接觸網高壓電擊中,身受重傷。
4月23日,在河南鄭州中牟的賈魯河畔,堆放著一大片要往河道兩岸鋪的石頭,小奇正在開挖掘機進行作業。
“登上乞力馬扎羅山的過程雖歷經千辛萬苦,但最后登頂的成就感沖淡了一切。在這樣的考核機制下,公務員對自身的平時表現不敢掉以輕心,對“八小時以外”的生活、社交活動更加謹言慎行,充分顯現出平時考核的正向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