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05日11:03 來源:大河網
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以下簡稱《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網絡空間安全管理方面的基礎性法律,內容包括網絡空間主權原則、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安全義務、網絡運營者的安全義務、個人信息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數據跨境傳輸等方面。新法將給人們的互聯網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點擊事實
河南省網民規模達到7960萬人
河南省通信管理局、省互聯網協會5月16日發布了《2016河南省互聯網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省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8145.5萬戶,居全國第六位;網民規模達到7960萬人,普及率為82.8%;手機網民規模達到7750萬人,占比達到97.4%。
這么龐大的網民群體,如何保障其安全有序地運行?新施行的《網絡安全法》一大亮點,就是通過“網絡實名制”來規范公民在互聯網上的言行。雖然網絡是虛擬的,但使用網絡的人是真實的。喜歡在網上“胡言亂語”的人,這回可得注意了。
網聚觀點
這對“鍵盤俠”亂象是種制約
大河網網友“千帆競過”:總有些人自己不努力過得不如意,就去惡意中傷別人,或者埋怨社會政府國家,以此來發泄自己的不爽,感覺實名制雖然可能傷害部分人的隱私,但是對現在鍵盤俠亂象也是種制約。
大河網網友“寥寥”:網絡詐騙形式沒幾天就變個花樣,各種垃圾信息像蒼蠅一樣圍著你。我們不禁要問,只不過填過幾個表,敲過幾下鍵盤,我的隱私怎么就被全世界知道了?《網絡安全法》從全社會范圍深度肅清網絡妖魔,還民眾一個清朗的網絡空間。
安全法是“護身符”非“緊箍咒”
@天方地緣: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民的合法權益也難得到保障。網絡空間的清朗,必須用法律來保障。網絡安全法規范的正是公眾普遍關注的一系列網絡安全問題,勾畫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大河網網友“鎮種植”:搭建完善的網絡安全保護制度,明確政府企業和個體各方的權利和義務,讓我們的合法權益獲得更好保護。網絡安全法不是“緊箍咒”,而是“護身符”。
應鼓勵建更多的網絡安全公司
大河網網友“水中石頭”:雖然現在有國家法規出臺支持,一批網絡安全的院校和論壇建立,但是我國網絡安全方面的投入仍然嚴重不足。國家應鼓勵建立更多的網絡安全公司,加強網絡安全研發和投入,為其他事企業單位公司服務,簡單說就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達到互利雙贏的目的。
大河網網友“磊磊”:落實《網絡安全法》重點是對利用網絡開展欺詐活動、散布色情材料、進行人身攻擊、兜售非法物品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大打擊力度,讓犯罪分子付出高昂代價、起到震懾作用,讓廣大網民真正曉得應當堅守的“底線”是什么,安全上網、依法用網。
網警解讀
對網絡警察來說,他們是如何看待《網絡安全法》的?記者采訪了鄭州市公安局網監支隊四大隊大隊長洪建濤。
這是網絡空間法制化的里程碑
洪建濤認為,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安全法》為各方參與互聯網上的行為提供非常重要的準則,所有參與者都要按照《網絡安全法》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同樣所有網絡行為主體所進行的活動,包括國家管理、公民個人參與、機構在網上的參與、電子商務等都要遵守本法的要求。
“《網絡安全法》使得所有網絡行為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任何為個人利益觸碰法律底線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洪建濤說,盡管《網絡安全法》只是網絡空間安全法律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它是重要的起點,是依法治國精神的具體體現,是網絡空間法制化的里程碑,標志著我國網絡空間領域的發展和現代化治理邁出的堅實一步。
明確對公民個人信息進行保護
法律條文:《網絡安全法》第四十條和第四十五條在保護個人信息方面明確網絡運營者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且要目的明確并經用戶知情同意。
解讀:對公民個人而言,其信息將在法律上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不僅相關違法行為會遭到嚴厲打擊,發生相關糾紛,公民也更容易維權,目前較為廣泛的個人信息泄露和被濫用問題將有望得到改善。
明確網絡運營者有義務協助警方
法律條文:《網絡安全法》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網絡運營者若拒不履行相應義務,將承擔法律責任。
解讀:打擊網絡空間的違法犯罪是公安機關的職責所在,也是全社會群策群力的系統工程。網絡運營者所掌握的巨大網絡資源,對于打擊違法犯罪,意義重大。公安機關在必要時,尋求網絡運營者的技術支持和協助將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辦案能力。
未成年人上網有哪些特殊保護?
法律條文:網絡安全法第十三條規定:國家支持研發開發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產品和服務,依法懲治利用網絡從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
解讀:《網絡安全法》明文規定了未成年人保護專款第十三條,從鼓勵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產品和服務到依法嚴懲危害未成年人權益的行為,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
7月6日,《網絡安全法(草案)》在中國人大網上全文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對于違反此規定的網絡運營者,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作為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網絡空間安全管理問題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以下簡稱《網絡安全法》)已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網絡安全法》明確了網絡空間主權的原則,明確了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網絡運營者的安全義務,進一步完善了個人信息保護規則,建立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確立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數據跨境傳輸的規則。
《網絡安全法》今起施行,昨日,國家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網絡安全法律法規體系是國家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人大通過《網絡安全法》的重大意義在于,從此我國網絡安全工作有了基礎性的法律框架,有了網絡安全的“基本法”。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7日上午經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法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行安全、建立網絡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制度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確規定。
根據《報告》,近一年來中國網民因信息泄露、詐騙信息等總體損失約805億元,人均124元;其中,約4500萬網民遭受的經濟損失超過1000元。”李欲曉說,當前中國網民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意識都不充分,這給個人信息安全埋下了隱患。
《外交學者》稱,該網絡安全法草案可視作是中國政府對目前國內外批評聲音以及低效互聯網管控機制的回應。
當前經濟環境下,大多專業市場都遵循著“商城-物流-品牌-總部-產業鏈-供應鏈-終端”的產業流程。未來十年,中國家紡專業市場將會借助網絡經濟的發展,實現創意經濟和體驗經濟的商業價值。
10月24日,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信辦)舉行的座談會上表示,對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法律規范、引領、保護和促進作用要全盤考慮。
2016年10月9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網絡強國戰略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實施網絡強國戰略。
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下稱《網絡安全法》)正式施行,涵蓋了個人信息安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
” 魏則西,這個瀕臨死亡的絕癥青年,用自己的這段經歷回答了他所理解的“什么是人性中最大的惡”這個問題。魏則西事件卻讓廣受爭議的競價排名體系再次被口誅筆伐,認為魚龍混雜的醫療廣告,正是造成此次悲劇的因素之一。
《意見》明確,未來我省將加快智能物流骨干網核心節點建設,推動物流配送網絡向縣城延伸,盡快形成以鄭州為核心、覆蓋中原經濟區的物流配送網絡。依托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加快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和電子口岸建設,形成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一體化優勢,全力將之打造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