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5日09:54 來源:人民網
習近平詮釋環保與發展:綠水青山就是生產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包含尊重自然、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理念和發展理念,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指明了方向。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今年以來,國家推出了不少旨在保護生態環境的政策措施。例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確立了實行最嚴格的責任與考核制度;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后出臺并完善居民用水、用氣、用電的階梯價格政策,用價格杠桿培養居民節約意識;通過對部分產能過剩行業實行更嚴格的差別電價政策,加速推動相關行業轉型升級或淘汰出局。隨著制度建設的不斷推進,今年上半年,我國各項減排工程如期推進,4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
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strong>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談到環境保護問題指出
解讀:經過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積累下來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顯現,進入高發頻發階段。比如,全國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飲用水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有的地區重金屬、土壤污染比較嚴重,全國頻繁出現大范圍長時間的霧霾污染天氣等等。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環境問題日益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正像人們總結的那樣: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
生態環境是中國夢的一部分,衣食住行無不與環境有關,是老百姓最基礎最現實的考慮,所有人概莫能外。實現十八大確定的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如果是我們繼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式增長,那么生態環境只會遭到更加嚴重的破壞,再高的GDP,再高的收入也不能拯救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環境破壞了,民生也無從談起。屆時,自然會對我們進行報復。
保護生態環境,關系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只有深刻意識到環境在對國家對人民發展的深刻意義后,才能切實做出行動保護環境,才能擁有藍天、碧水、青山、綠地。
正確處理“生態環境和生產力”的關系
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strong>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
解讀:長期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經濟快速發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以無節制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導致能源資源、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這種狀況不改變,能源資源將難以支撐、生態環境將不堪重負,反過來必然對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影響,我國發展的空間和后勁將越來越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p>
實踐證明,脫離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經濟發展決定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態環境決定人們的生存條件。生態問題不能用停止發展的辦法解決,保護優先不是反對發展,其核心是要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在發展中保護生態環境,用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證可持續發展。事實證明,我們可以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與推動產業發展、群眾脫貧致富緊密結合起來。
我們只有更加重視生態環境這一生產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保護和利用好生態環境,才能更好地發展生產力,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要克服把保護生態與發展生產力對立起來的傳統思維,下大決心、花大氣力改變不合理的產業結構、資源利用方式、能源結構、空間布局、生活方式,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決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探索走出一條環境保護新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
最嚴密的法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strong>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
解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的“最嚴”生態“法治觀”,充分表達了中央的堅決態度,同時也牢牢抓住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牛鼻子”。
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革命性變革。實現這樣的根本性變革,必須依靠制度和法治。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大都與體制不完善、機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備有關。
今年1至6月,全國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瀆職侵權犯罪案件4463件6190人,其中,涉及生態環境領域663人。
法律是紅線、法治是底線。任何人、任何組織不能觸碰、不得突破。習近平指出,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猶如“指揮棒”,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中是最重要的。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
生態文明建設既事關發展方式,又事關人民福祉,只有筑牢保護生態環境的制度防護墻,“美麗中國”才能“夢想成真”。(中國經濟網王敬文)
網友熱議環境保護:
@我們都有一個家:霧霾、暴雨、山澇災害,都是經濟高速發展所付出的的環境代價。社會主義中國目前最突出的矛盾是經濟發展與生態承受能力的矛盾,習總把生態建設提上國家戰略的高度,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人心所向。
@曹三炮:中國的環境問題也是很多發達國家曾遇到過的,幸運的是,我們有后發優勢,有經驗可借鑒,關鍵在決心和態度。
@哆啦A夢:希望未來,我們不再受困于霧霾天。
@北京京辰眾邦:解決環境問題,關鍵在法治。違法成本低、權責不明晰,造成很多企業主體存僥幸心理。
2013年,習近平在湖南調研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2015年,他在貴州考察時,進一步就扶貧開發工作提出“六個精準”的基本要求;2017年10月,他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上再次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顧近五年的扶貧成果,感受新時代中國脫貧攻堅的堅定步伐,展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的美好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的思想,十分豐富、十分深邃、十分精辟,是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提出的關于運用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
黨的十九大閉幕后第2天,習近平主持第一次軍委常務會議,就強調軍委班子要推動全軍各項工作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看到一年多來軍委聯指中心取得許多新進步,習近平十分高興,勉勵大家再接再厲,不斷提高聯合作戰指揮能力。
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受中共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委托,謹表示衷心的感謝。
應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主席陳大光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11月10日至11日赴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實現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只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苦干實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清談誤國、實干興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新氣象·新作為——習近平金句點亮新時代
從東海之濱到西部戈壁,從白山黑水到南國密林,從護航一線到維和戰場……連日來,全軍和武警部隊以強烈的責任擔當,采取有力舉措,不斷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官兵們表示,全軍和武警部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堅持標準更高、抓得更實、走在前列、做得更好。
題:全面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七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就要聚焦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切實在認清使命、強化擔當上取得實效。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深刻闡明了這一指導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并在黨章中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2017-10-31 18:23:00習近平同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 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 31日上午,習近平和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從...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深刻闡明了這一指導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并在黨章中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記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赴浙江嘉興瞻仰南湖紅船 10月31日,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一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趕赴這里,沿著早期共產黨人的足跡,探尋我們黨的精神密碼。
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