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5日09:51 來源:新華網
“生態文明”系列評論之二
王 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生動形象地表達了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也進一步闡明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
“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文人點贊的江南水鄉浙江湖州,是“兩山論”的誕生地,也是踐行地:2012年,安吉縣獲頒“聯合國人居獎”;2014年,湖州成為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2015年,德清特色民宿受到游客追捧,共接待游客28.8萬人次,實現直接營業收入3.5億元……以綠色、循環、低碳為特點的“美麗經濟”,直接為當地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富裕生活,也將生態文明的理念深植于群眾心中。
黨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生態文明建設旨在從源頭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建設美麗中國。當下我國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生態文明建設也被擺在突出位置,以環境整治為抓手,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有清晰明確的頂層設計,有先行省份的積極探索,生態文明建設必將蹄疾步穩。但仍有一些地區存在環保意識淡漠、抓生態文明建設不力、迷戀粗放發展老路的現象,我們對此要提高警惕。
一方面,要更全面、深入地推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味竭澤而漁,只顧眼前、不謀長遠,透支資源、挑戰環境承受力,勢必會自食苦果,同時,這也是對子孫后代的不負責任。為了長期可持續發展,須著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生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新動能。對于不舍粗放發展的地方政府、企業來說,須深刻領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性,長痛不如短痛,踏步不如前行,向先進者看齊,將綠色發展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因地制宜走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道路,合力推進“兩山論”的落地生根。
另一方面,也要加大環保督察力度。生態環境保護是一條不能逾越的底線,任何以“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的做法都是不允許的。對群眾舉報的突出問題要進行抽查核實,并對地市黨委、政府推進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進行督察督辦。對群眾舉報問題重視不夠、查處不力的,要堅決督辦地方依法依規問責。生態環境、群眾生命健康已承受不住高污染高排放,執法部門要敢于亮劍、嚴肅追責,倒逼淘汰落后產能、尋找經濟發展新動能,為生態文明建設筑起法律屏障。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 索爾海姆表示,“十九大將確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上的努力。
本報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寇江澤)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2017年環境日主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旨在動員引導社會各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自覺踐行綠色生活,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中國環境保護部27日發布2017年環境日主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旨在動員引導社會各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自覺踐行綠色生活,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鄭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國公園協會共同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鄭州)國際園林博覽會,將于2017年9月29日在河南省鄭州市隆重開幕。
可見,只要堅定走轉型、走創新的路子,堅定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信心,民間投資遇到的就不是“三座大山”,而是“金山銀山”。可以說相對于國有控股企業投資,民間投資更代表著社會資本的投資活躍度,往往成為觀察中國經濟活力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
由于種下、且守住了這份難能可貴的綠,安吉獲得了“聯合國人居獎”——迄今為止,全國唯一一個擁有此項殊榮的縣級城市。常年在外跑運輸的村民胡加興,看到家鄉越來越清澈的河流,回鄉辦起了荷花山漂流。
“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當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講到此處時,黨的十九大代表、輝縣市張村鄉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忍不住熱烈鼓掌。”這是裴春亮的質樸心愿,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最真摯的情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指出,生態文明建設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要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當前眼下,“大數據時代”已非一個虛幻空洞的時髦名詞,而早涌現了捷足先登的弄潮群雄。馬云所說“不能錯過貴州”,其實就是“不能錯過貴陽”、“不能與數博會失之交臂”。大數據時代的“弄潮與識潮”,也不只是產業巨頭、業界精英們要善思多想的事。
這是2013年4月25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談到的,可見習近平對“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是堅決不贊成的。2013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表明“既要金山銀山,也要保住綠水青山”。
在中國的減貧實踐中,形成了綠色減貧的三大策略,即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產業和生態移民。生態保護、綠色產業和生態移民共同構成了中國綠色扶貧的政策框架,在宏觀層面上成為綠色減貧的重要策略。
3月1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再次以“眼睛”和“生命”為喻,強調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論在國內考察還是國外出訪,每當談及生態文明、環境保護等相關議題,習近平總書記都以巧妙的比喻來表達深刻的觀點。
全國人大代表裴春亮認為,農村要發展就必須走集約式、高效循環經濟發展的路子,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
紅線管控制度,從資源、環境、生態三個方面提出了紅線管控的要求,將各類開發活動限制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人人有責、共建共享的過程,不能光喊口號,每個人都應該付出實際行動。
鄭歐班列、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繼續領跑全國,河南成為我國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內陸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