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3日11:38 來源:長安劍
今天特朗普做了一件惹怒全世界的大事!當地時間6月1日,特朗普在白宮宣布,美國將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自上任以來,幾天不刷點兒存在感就渾身難受。退出TPP、撕毀北美自由協定,現在又退出《巴黎協定》,看來特朗普始終不明白,一個世界級大國應當承擔的責任是什么。
長安君先帶大家復習一下《巴黎協定》:
2015年,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法國巴黎舉行,195個與會國家一致通過了《巴黎協定》,旨在通過改變依賴化石燃料的能源結構,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對抗氣候變暖。
最關鍵的是
它定下了一個“硬指標”:
把全球平均溫度升幅控制在2°C以內
盡快實現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峰值
再不上升
發達國家將帶頭減排,并加強對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的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此處不得不提的是,在全球197個國家之中,只有尼加拉瓜與敘利亞沒有簽署協定。現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讓美國與尼加拉瓜和敘利亞組成“三巨頭”,一同站在世界的對立面。
這下好了,特朗普把他一貫看重的“美國優先”技能直接點到了滿級,達成了“美國孤立”這一成就。
對此,全球的小伙伴們紛紛表示“震而不驚”。“震”是因為特朗普作為超級大國的總統,竟做出了如此不負責任的決定。“不驚”是因為“特朗普之心路人皆知”——
去年大選期間,特朗普公開發言,全球變暖是徹頭徹尾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圈套,還把炮口對向我們:“概念是中國編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讓美國制造業失去競爭力”。
辣么,問題來了:難道氣候變化真的如特朗普所說是騙局嗎?
顯然不是。本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紐約大學就氣候變化問題發表了演講,他重申,氣候變化是不可否認的。
古特雷斯談到,去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過去的10年也是最熱的10年。2016年,全世界118個國家和地區有2400萬人由于自然災害而流離失所。現在人們已經看到了大規模的洪水,更強力的龍卷風,沒有雨的雨季,以及更加猛烈的颶風和臺風。
毫無疑問,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產生巨大的負外部性:
首先,《巴黎協定》的最大特點,在于其普遍性和全球合法性,它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有法律約束力,美國的單方面退出將破壞其合法性,動搖國際氣候治理體系的根基。
其次,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帶了個壞頭,將重創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信心,帶來的不良示范效應也可能導致其它國家采取類似的不作為政策。
第三,美國作為碳排放第一大國自己不玩了,必然會增加其它國家的碳減排負擔,最終大大增加實現《巴黎協定》溫控目標的難度和成本。
第四,美國是經濟強國,更是科研強國,美國退出協定不但會終止對外的減排援助,也會在國內大幅削減相關科研經費。特朗普在他的2018年財年預算中就削減了國際開發署的預算,且主要砍掉了對抗氣候變化領域的資金,這將對未來全球氣候科學研究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道理顯而易見,那特朗普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呢?
在長安君看來,至少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其一,特朗普是個天生有逐利基因的商人,美國又一貫以本國利益至上,總統個人意愿與國家精神“完美”契合,搞點損人利己的小動作也很自然。
特朗普今天在講話中說:“巴黎協定對美國不利而對他國有益,可能以美國工人和美國納稅人失業、降低收入、減少產出為代價”。看看,小算盤打的多精明?
其二,這是繼退出跨太平洋貿易伙伴協定后,特朗普宣布退出的第二個由前任總統奧巴馬簽署的國際協議,“前任”留下的統統要丟掉,特朗普干的是很多剛分手的青春期少年也愛干的事兒,而且還能順便討好國內的能源業、汽車業巨頭,可見國內政治考量也是個重要原因。
其三,退出《巴黎協定》耍任性,也是特朗普政府綁架全球的國際政治手腕。特朗普在宣布退出的同時表示:美國將開始協商新的條款,可能重新加入《巴黎協定》,甚至締結新的氣候協定,但條件是必須“讓美國有(zhan)公(pian)平(yi)”。
(呵呵噠)恃“財”傲物、借機要挾恐怕才是特朗普的真正目的吧。
但在長安君看來,特朗普機關算盡太聰明,其實是最不聰明的表現:作為商人利益重要,信譽就不重要了嗎?看似在這件事上讓美國占了便宜,但同時也給美國背了個“專坑全球”的大鍋,以后的生意還做不做了?
退出《巴黎協定》,不止被國際社會廣泛批評,也遭到了美國國內的強烈反對,60多個城市的市長都表達了批評的意見。前總統奧巴馬在一份聲明中批評說,美國“加入了少數拒絕未來的國家行列”。
然而,特朗普就是聽見也裝沒聽見,你能拿我怎么樣?
其實,全球氣候變化應對是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事情,能力越大自然責任越大。不想出24K的真金,寫有含金量的技術攻略也行,可決絕的特朗普,就是要留給世界自己24K金色秀發覆蓋的后腦勺和背影。
把“美國優先”的汽車開到了“孤立主義”的溝里,車上的乘客紛紛跳車,特朗普還在車上坐著,這孤家寡人當的,不空虛寂寞冷嗎?
最后長安君就必須要說道說道,大國該承擔怎樣的全球責任?
東方的一個大國就給特朗普做了非常好的示范。
在去年的 G20 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我們要推動綠色發展,這既向世界表明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決心,也是擔負大國責任的體現。
如何實現這樣的目標呢?中國的承諾是今后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分別下降23%、15%、18%”。
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者,更是堅定實踐者。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價值觀包含相互依存的國際權力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巴黎協定》完美契合了以上“四觀”,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樣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同。
孰是孰非,世界自有公斷、人類自有公斷、歷史自有公斷。
地球就像一艘大船,190多個國家就是這艘大船上的一個個船艙,只有合作共贏、可持續發展、共同承擔責任,承載著全人類共同命運的“地球號”才能乘風破浪、平穩前行。
某些人在船艙上鑿洞的可笑、可惡、可恥行為,又怎能不被船上的所有乘客唾棄呢?
從此特朗普又多了個外號
“煤炭總統”
有網友評論
“山姆大叔,你在與地球村漸行漸遠啊”
更有人竊喜
“特朗普的不靠譜
是對中國崛起的一種支持與力挺啊!”
……
(此處省略1萬字)
綜合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5日到達東京,正式開始訪問亞洲五國的行程。據報道,這是特朗普上任至今第一次出訪亞洲地區,原定行程是他將在11月13日、也就是東亞峰會舉行的前一天離開馬尼拉回國。
據報道,有約100多家不同公司報名參加這次訪華行程,而美國政府則最終挑選了其中約40家,他們都希望“可藉此促進自己的業務發展”。報道同時引述2名消息人士指,特朗普可能會強調美國的天然氣和其對減少貿易赤字的作用,并協商要求中國從美國購買更多天然氣。
美國總統特朗普即將展開其上任后首次訪問亞太的行程。邵育群表示,美國國內也存在反對特朗普的聲音,認為美國在朝核問題上有求于韓國,強調貿易糾紛不符合美國利益。在結束對中國的訪問后,特朗普將于11月10日前往越南峴港,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發表演講。
白宮就此回應稱:“地方法庭今天發出危險的、存在缺陷的裁決破壞了總統保護美國人安全的努力,以及執行入境最低限度安全標準的努力。
9月24日,特朗普簽署第三版入境限令,禁止伊朗、利比亞、敘利亞、也門、索馬里、乍得、朝鮮公民和委內瑞拉部分政府官員入境美國。
當天,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眾議員德文·努內斯宣布,該委員會將與監督委員會一起展開一項針對奧巴馬政府期間批準的鈾礦公司交易的調查。
9月24日,特朗普簽署第三版入境限令,禁止伊朗、利比亞、敘利亞、也門、索馬里、乍得、朝鮮公民和委內瑞拉部分政府官員入境美國。
根據新的規則,美國將規定準入難民的上限為45,000名。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7日的電視節目中稱,IS逃離拉卡要歸功于他“擔任了美國總統”。
當地時間17號下午,美國聯邦法官沃森裁決,凍結特朗普于上個月25號公布的最新版旅行禁令。美國夏威夷州聯邦法官德里克·沃森認為,最新的旅行禁令違反移民法并且有繼續歧視穆斯林的內容。
特朗普將于8日抵達中國,在訪華期間,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雙邊會面,并將參與一系列雙邊商務和文化活動。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美國白宮當地時間10月16日確認,總統特朗普將于11月8日至10日訪問中國,這是他亞洲之行的一部分。白宮16日發布的特朗普總統亞太之行的詳細行程顯示,出訪時間從11月3日至14日共12天,始于夏威夷島,接下來依次是日本、韓國、中國、越南、菲律賓。
當地時間10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不會從伊朗核協議中撤出,但將會“不認證”伊朗遵守了伊朗核協議。特朗普表示伊朗違反了伊核協議的精神,且該協議已經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
現年68歲的伊萬娜最近在宣傳自己的新書,她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專訪時直言,她才是第一夫人。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幅畫作定于10月出現在拍賣會上,拍賣商表示,成交價有望達到原價百倍。朱利恩拍賣行表示,相比地產大亨、真人秀主持人、美國總統這類引人注目的標簽,“特朗普的藝術才能較少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