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03日07: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置業顧問向民眾推薦商品房戶型。 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受樓市調控政策不斷收緊影響,4月一二線城市住宅成交量整體降溫。5月2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一二線城市樓市成交環比、同比雙雙下行,三線城市略有增長。
具體來看,一線城市環比降幅為30.50%,同比降幅為34.57%;二線城市環比下降16.02%,同比下降35.45%;三線城市成交量環同比雙雙上漲,幅度分別為9.39%和11.10%。一線城市中,環比來看,北京、深圳當月成交有所上升,上海、廣州降幅超過三成;同比來看,均為下行態勢,其中上海降幅顯著,為41.1%。
同日,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也顯示,4月樓市成交整體下行,其中一二線城市均不同程度地下降,三線城市同環比略有增長。上海、廣州、福州、蘇州等城市的成交下降明顯,跌幅均超過三成。
“一線城市當中,北京4月全月商品住宅只成交了2138套,同比跌幅高達59%,環比跌幅達到19.6%,整體市場明顯下行。”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指出,從2016年9月30日開始,全國已經有超過55個城市發布了各種相關房地產調控政策160余次。其中北京等城市發布政策超過10余次。
張大偉表示,這一輪調控與歷次調控最大的不同是,首次涉及商住物業。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對商住都發布了不同力度的政策,還有多個城市發布了限售政策。
“隨著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持續密集出臺,調控效應在4月開始顯現,市場流動性因此出現下降。”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分析認為,就初步統計數據來看,一二線典型城市如廈門、長沙、天津等成交量環比下降均超過四成,大多數二線城市成交量環比下跌,僅合肥、沈陽成交量環比上升超過10%。
值得一提的是,限購、限貸、限售調控政策對二手房市場產生了直接影響。4月二手房市場出現明顯降溫,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掛牌量價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以上海為例,4月二手房均價較2月下滑了約1500元/平方米。而二手房的低迷也逐漸影響到一手房市場。
“三四線城市方面,常州、東莞等部分城市成交量依舊保持高位,不過地方政府都顯示出高壓調控的決心。”丁祖昱說,以常州為例,為預防市場過熱,4月初地方政府出臺了“兩年限購”新政,當月常州成交量達到68萬平方米,環比上漲6%,環比漲幅已經被控制在了較小的范圍之內。
丁祖昱進一步分析預測,從整體政策來看,5月政策發布的密集程度會下降,重點會放在“抓落實”上,少數成交數據仍然較好的城市,如重慶、東莞等,可能繼續出臺調控政策。“一手房受政策影響會逐步顯現,供求規模回升的可能性不大。政策敏感性更強的二手房市場,短期走勢還會繼續保持低迷,掛牌與成交進一步下調。隨著調控進一步蔓延升級,將會有更多的三四線城市面臨銷售壓力。”他說。(高偉)
除購房優惠外,多地還出臺多項補貼項目,在當地就業并繳納社保即可獲得見習補貼、技能等級補貼、培訓補貼等。劉彥平也指出,二線城市如果希望長期持續吸引人才,除給予戶口、住房、補貼等優惠政策,還要做好兩件事。
中國指數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前6個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超1.5萬億元,同比增長近四成。賴勤認為,當前各熱點城市政策環境較緊,包括預售證發放、預售價格管控、購房資格審查、房貸政策收緊等內容,對房屋成交量影響較大。
中國指數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前6個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超1.5萬億元,同比增長近四成。賴勤認為,當前各熱點城市政策環境較緊,包括預售證發放、預售價格管控、購房資格審查、房貸政策收緊等內容,對房屋成交量影響較大。
要留住人才,釋放“政策大禮包”遠遠不夠,更要讓一個城市、一個企業變得“有價值”,才會對人才有吸引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種好“梧桐樹”引得“鳳凰”棲。
畢業生無論是選擇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主要是看其能否提供足夠多的優質資源與發展機遇。
今年以來,多個二線城市出臺吸引人才的政策,頗為搶眼。有網民表示,二線城市已經認識到了“有人才的城市才有未來”, “搶人”大戰標志著城市間步入了從經濟增長大戰上升到軟實力比拼的高維競爭。網民“江德斌”表示,如今二線城市開啟的“搶人大戰”,實則為城市發展蓄力,也是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
今年以來,多個二線城市出臺吸引人才的政策,頗為搶眼。
國家統計局19日公布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業內人士預計,一二線城市房價漲幅回落,或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現環比下行的表現,在慣例淡季的7月、8月,市場降溫可能會更加明顯。
受樓市調控政策不斷收緊影響,4月一二線城市住宅成交量整體降溫。同日,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也顯示,4月樓市成交整體下行,其中一二線城市均不同程度地下降,三線城市同環比略有增長。
總體上,房地產風險處在可控水平,個別城市風險較大。
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一二線城市房價走勢繼續呈現積極變化,三線城市總體較為穩定 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減少,分別比上月減少7個和8個;環比下降的城市個數增加,分別比上月增加4個和7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漲幅連續2個月出現回落,二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漲幅本月開始回落。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多數城市房價持續上漲,熱點二線城市全面取代一線城市成為房價上漲“領頭羊”。業內人士認為,去庫存效果顯現,未來調控應“去庫存”、“去杠桿”兼顧,防止房價泡沫化。
不少“北漂”曾認為賣掉北京的房子,能在老家過得更好,但現在這種觀念,似乎有些落伍了。數據顯示,7月份,在51個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前十位的城市幾乎被二線城市包攬,深圳以2%的漲幅成為唯一上榜的一線城市。
在合肥、蘇州、南京率先重新啟動執行房地產限購、限貸措施之后,8月31日,廈門市下發政府文件,在全市范圍內重啟以限購為核心的一系列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政策手段。
近日,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此前住宅價格一路上揚的北京、廣州、合肥、南京、蘇州等城市6月庫存下調速度明顯放緩。截至21日,13大一二線城市合計庫存60.36萬套,相比5月底的60.15萬套增加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