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24日07:02 來源:中國青年網
村民參與治理滲坑時使用過的鐵桶,已經被嚴重腐蝕。
化肥廠滲坑的三分之一經過治理,但水質仍然呈黃褐色。
左側水樣取自化肥廠滲坑經過治理的部分,顏色較淺;右側水樣取自同一滲坑未經治理的部分,顏色更深。
4月19日,廊坊市大城縣南趙扶鎮,津保路以北約八九百米處,一個巨大的污水坑中,水體呈現紅褐色。 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
4月19日以來,河北廊坊市大城縣的多位官員因“污水滲坑”事件被問責。
這源于民間環保組織“兩江環保”在早些時候一次“十分偶然”的發現以及網絡曝光。
在大城縣,這兩個滲坑并不是“秘密”。
按照大城縣政府的說法,從2014年起,縣里就組織相關單位分別對兩處滲坑污染水體進行治理,但治理工作一直未完成。主要原因是水質出現反彈,沒有達到預期治理效果。
在治理過程中,南趙扶鎮政府還將一家參與治理的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兩者簽訂的合同,并索賠相關經濟損失。
盡管鎮政府最終勝訴,但滲坑治理工作卻停滯下來。
滲坑周邊曾聚集多家化工企業
2015年夏天,南趙扶鎮南趙扶村村民徐軍、孫振、孫樺等人拿著3瓶水樣,前往大城縣環保局舉報村里的白馬河污染和污水滲坑問題。
3瓶水樣分別取自白馬河、化肥廠滲坑和磚廠滲坑。
這兩個滲坑正是近期被“兩江環保”曝光的“超級工業污水滲坑”,一個17萬平方米、一個3萬平方米。
當地多名村民介紹,這些大坑開挖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面近17萬平方米的大坑(即磚廠坑)是村民集資修建磚廠時取土而形成,南側靠近村子的大坑(即化肥廠坑)是因村民取土墊宅基地形成。
年過七旬的村民孫進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村北的磚廠剛剛建立,周邊的土地下挖兩三米,就會有地下水涌出。沒有污染前,兩個大坑水質較好,冬天,露出冰面的蘆葦就有一人多高。周邊的玉米地也都用坑中的水來澆灌。
上世紀七十年代,村北側又建成了化肥廠、磷肥廠。“一刮西北風,大煙囪排出的紅白煙霧就會飄進村里,那味道噎嗓子。”孫進說,沒過幾年,兩個廠子在村民的反對下接連關停。后來,化肥廠附近的地方又建起了生產樹脂的化工廠。
2010年前后,更多工業企業聚集在了村北側。孫進說,當時電鍍廠就有五六個。
孫振的家就在化肥廠污水滲坑兩三百米開外的地方,“沒有人處理污水,都是直接排在地表和坑里。”他說,兩三年前,電鍍廠逐漸搬走。
讓南趙扶村村民真正開始關注“污水滲坑”,則是源于那一罐罐外來的廢酸。
4月19日,大城縣政府發布情況說明稱,被曝光的兩個滲坑污染系由旺村鎮村民李某某叔侄將廢酸傾倒進坑塘所致。
李某某叔侄于2011年至2012年從外地拉來廢酸傾倒于坑中。經調查,二人共計傾倒廢酸6.1噸。
村民郭強和老伴就住在磚廠滲坑附近。他清楚記得有一天早晨,他照例來到坑邊看莊稼和樹苗,聞到一股刺鼻的酸味。為確定氣味來自坑里,他從坑里舀水澆在土上,霎時泛起了白沫。
“以前這坑邊都是我種的樹,后來全死了。”他指著坑邊光禿禿的黃土說。如今他的田地只種了些耐旱作物,不灌溉,看天吃飯。
孫進說,滲坑被污染后,明顯感覺到井水更咸更澀了,煮開后會漂起白沫,煮一鍋稀飯,能撈出半碗白沫來。
村里的年輕人,很少再用機井里打出來的水。村民孫樺一家6口人,只有老兩口喝著井水,兒子一家4口則用電動三輪從五六公里外的縣城,買每桶2塊錢的桶裝純凈水喝,只有洗澡洗衣才用井水。
對郭強來說,即便是用買來的桶裝純凈水,他也要用凈水器過濾一遍。這臺機器花了他7000多元。
未能完成的滲坑治理
對兩個污水滲坑,大城縣政府從2014年著手開始治理,但一直到被“兩江環保”曝光,治理工作并未完成。
大城縣政府表示,2014年3月,經過調查比較,選定龍淼公司對磚廠滲坑進行治理;選定碧水源公司對化肥廠滲坑進行治理。
在磚廠滲坑治理方面,第一次治理時間為2014年4月至當年7月,合同約定水治理后pH值6-9之間,色度50,無異味。乙方完成治理后,經縣環保局監測站驗收合格,并出具了報告。但是8月底水質出現反彈,到2015年11月又進行了第二次治理。2016年9月,水質再次出現反彈,鎮政府要求治理公司繼續進行治理,該公司以各種理由拒不執行。
對于參與治理磚廠滲坑的“龍淼公司”,有多家媒體報道稱,可查到河北龍淼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和河北龍淼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石家莊分公司兩家企業,但兩家公司均否認與大城縣人民政府曾有過合作。
大城縣政府稱,化肥廠滲坑于2014年4月至7月進行了治理,合同約定,治理完成后,水的pH值達到6-9之間,色度50,無異味。由于技術等原因,第一次治理未達到要求。于2014年10月到2016年6月,南趙扶鎮又分兩次與碧水源公司簽訂《補充合同》,該公司均未達到治理要求。
據央視報道,近日,環保部與當地的聯合調查組在河北大城縣滲坑現場采樣監測,兩處滲坑共14個點位中,pH值小于3的有12處,有部分點位銅、鋅、鉻、鎘、鉛等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Ⅴ類相關限值。
顯然,這是一場沒有完成的治理。
左側水樣取自化肥廠滲坑經過治理的部分,顏色較淺;右側水樣取自同一滲坑未經治理的部分,顏色更深。
通報稱,“截至15日早上7時30分,經縣環境保護監測站監測,除鉬和懸浮物國家無標準外,鉛、鎘、砷、汞等重金屬和特征污染物監測結果均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二類標準。“在具體安全數值上,‘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項目標準限值‘可以作為參考,比如1.5倍或者其他標準。
從2014年1月至今,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全國范圍內,媒體曝光的自來水異味事件已達10起。其中,蘭州自來水異味事件與杭州自來水異味事件有一定的相似性,經檢測,結果均顯示,各項指標達標,符合國家安全飲用水標準。
資料顯示,天能電池沭陽基地目前分為三期項目,一期為創建于2005年5月的天能電池沭陽基地浙江天能電池(江蘇)有限公司,二期為創建于2007年12月的浙江天能電池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三期為天能集團特種電源有限公司蓄電池項目。而天能電池沭陽基地是否如當年上海江森一樣增加“隱形”生產線而導致超環境容量排放,尚未有官方數據進行說明。
山西省“12·31”苯胺泄漏事件調查組認定,潞安集團天脊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12·31”苯胺泄漏事故引發濁漳河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由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引發的重大環境污染事件。
上海水務部門26日下午發布消息稱,長江口水源地遭遇咸潮入侵已基本結束。受長江口咸潮入侵的影響,上海市陳行水庫、青草沙水庫取水口從2月3日(農歷正月初四)19時開始,氯化物濃度持續超過250毫克/升(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21日上午9時許,湖南攸縣多個部門召開聯合新聞通氣會,首次對該縣在廣州被檢出大米鎘超標一事予以回應,稱3家鎘超標米廠證照齊全,10公里內無重金屬企業。針對3家大米加工企業出現鎘超標,攸縣稱已初步查明,3家大米加工企業均手續齊備,工商營業執照、食品安全生產許可證、糧食收購許可證等證照都合法有效。
昨天,農夫山泉在官方微博上公布了該公司董事長鐘睒睒2008年的一段講話,其中明確提出“瓶裝水應以《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為最底線”。IV類水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V類水則適用于農業用水及一般景觀水域。
10日晚間23時許,靖江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公布,目前尚未發現企業、碼頭有涉嫌污染飲用水源的行為。據官方發布,靖江市飲用水源地取水口因異味停止取水后,環保部門對靖江市飲用水源地取水口及上游50公里、下游30公里布點62個斷面,持續32小時取樣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