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07日16:43 來源:中國網新聞
中國網新聞4月7日訊(記者 戚易斌)2017年4月4日至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芬蘭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主席作為國家元首首次訪問北歐,也是中國國家主席22年來再次訪問芬蘭。習近平此訪為中芬關系擘畫了新藍圖,為中芬合作開啟了新動能。
3天時間里,習近平主席出席歡迎儀式、舉行大小范圍會談、見證簽署合作文件、會見記者、會見中芬冰雪運動員代表……一場又一場活動,在初春時節奏響了友誼與合作的新樂章,展示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實踐。
芬方高度重視習近平主席此訪,給予最隆重的禮遇。國際輿論也高度關注習近平主席此訪,進行了許多重量級報道,積極評價此訪是芬今年最重要的訪問,向世人展示了中芬關系的重要性。
4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赫爾辛基同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舉行會談。會談前,習近平出席尼尼斯托在總統府庭院舉行的隆重歡迎儀式。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尼尼斯托和夫人豪吉歐在歡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確立中芬關系新定位
習主席此行最具標志意義的成果,是同尼尼斯托總統共同宣布建立中芬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在會談后共同發表了關于建立和推進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把兩國元首2013年以來的重要共識通過聯合聲明的方式確認了下來。
中芬正式確認建立“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讓兩國關系發展站在了新的起點。
實現中芬合作新突破
站在中芬關系新定位的宏大起點上,習近平主席和尼尼斯托總統等芬蘭領導人全面規劃兩國和領域務實合作。
雙方同意加強國家層面政治引領和全面協調,保持高層互訪頻度,加強兩國政府、立法機關、司法機構及兩國政黨交流合作。
雙方同意加強經濟發展規劃對接,探討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開展合作,共同促進亞歐大陸互聯互通。提升雙向投資水平,推動雙邊貿易平衡增長,推進中芬生態園共建工作。
雙方同意以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開展冬季項目和冬季奧運會籌辦方面合作,將2019年確立為“中芬冬季運動年”。
雙方同意改善全球經濟治理,推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多邊進程,加強北極事務合作。
雙方同意共同致力于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推動落實《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促進中國-北歐合作。
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了創新、司法、大熊貓合作研究等領域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兩國企業還簽署了多份合作文件。
培育中芬友誼新希望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芬人員往來密切,人文交流蓬勃發展,兩國人民的深厚感情為雙邊關系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親自推動中芬深化人文交流。他在與尼尼斯托總統同意不斷豐富人文交流形式和內容,增進兩國民眾特別是青年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芬方支持中國在赫爾辛基設立中國文化中心,雙方愿在條件成熟時就在北京設立芬蘭文化中心積極進行商談。文化合作以及青年的交流與合作對加強兩國人民相互理解與友誼有重要作用。
訪問期間,習主席夫婦還同尼尼斯托總統夫婦接見了中芬兩國冰雪運動員代表。雙方運動員向兩國元首夫婦贈送了運動衣,希望中芬兩國友誼長存,在冰雪項目上的合作越來越順利。
講述中國主張新聲音
針對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形勢的擔憂,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經濟運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當前,中國正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包括芬蘭在內的世界各國創造更多機遇、帶來更多利益。
針對歐洲形勢正在發生的深刻復雜變化,習近平主席指出,歐洲一體化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歐洲繁榮穩定有利于世界和平發展大勢。中方希望歐洲繁榮、穩定、開放,希望歐盟不斷發展壯大。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是歐洲值得信賴的伙伴。
習主席表示,中國和歐盟是世界上兩支重要力量。雙方對接各自發展戰略、加強利益融合,對促進中歐共同增長具有重要意義。中歐雙方要堅持開放包容的共同理念,為促進世界和平和繁榮作出新貢獻。
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論述充分傳遞了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展示了中國開發、包容、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有效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和認知,在國際社會引起積極反響。
2013年,習近平在湖南調研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2015年,他在貴州考察時,進一步就扶貧開發工作提出“六個精準”的基本要求;2017年10月,他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上再次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顧近五年的扶貧成果,感受新時代中國脫貧攻堅的堅定步伐,展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的美好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的思想,十分豐富、十分深邃、十分精辟,是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提出的關于運用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
黨的十九大閉幕后第2天,習近平主持第一次軍委常務會議,就強調軍委班子要推動全軍各項工作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看到一年多來軍委聯指中心取得許多新進步,習近平十分高興,勉勵大家再接再厲,不斷提高聯合作戰指揮能力。
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受中共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委托,謹表示衷心的感謝。
應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主席陳大光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11月10日至11日赴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實現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只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苦干實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清談誤國、實干興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新氣象·新作為——習近平金句點亮新時代
從東海之濱到西部戈壁,從白山黑水到南國密林,從護航一線到維和戰場……連日來,全軍和武警部隊以強烈的責任擔當,采取有力舉措,不斷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官兵們表示,全軍和武警部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堅持標準更高、抓得更實、走在前列、做得更好。
題:全面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七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就要聚焦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切實在認清使命、強化擔當上取得實效。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深刻闡明了這一指導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并在黨章中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2017-10-31 18:23:00習近平同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 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 31日上午,習近平和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從...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深刻闡明了這一指導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并在黨章中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記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赴浙江嘉興瞻仰南湖紅船 10月31日,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一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趕赴這里,沿著早期共產黨人的足跡,探尋我們黨的精神密碼。
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