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4日11:02 來源:荊楚網
楚天都市報訊 “再過兩個月,孩子就要面世了!”昨日,崇陽縣高枧鄉農民廖明強看著妻子隆起的肚子高興地說。今年春節妻子肚子大了起來,起初誤以為是腫瘤,到醫院一查,沒想到妻子竟懷了雙胞胎。
廖明強家住崇陽縣高枧鄉石咀村5組,今年36歲,妻子葉放艷是金塘鎮人,今年37歲。在此之前,葉放艷曾有一段婚史,對方因其不孕而離婚,她到醫院檢查,醫生說她這輩子很難做母親。
8年前,兩人通過網絡相識并相愛,到了談婚論嫁階段,葉放艷說出自己很難懷孕的實情,但是廖明強不嫌棄她,說婚后即使不能生育,可以去抱養一個孩子。2009年3月,兩人喜結連理。結婚8年來夫妻兩人幾乎沒有紅過一次臉。廖明強兄弟多,分家分到他的只有兩間瓦房和一間偏屋,因年久失修無法住人,為此,葉放艷帶著丈夫住到了娘家至今。
夫妻倆曾出外打過工,但葉放艷因為視力差無法適應車間勞動而辭職,廖明強非常能吃苦,主要從事建筑搭鋼管架,每天早出晚歸,只要不下雨,一天也能賺200多元錢。
今年春節,廖明強突然發現妻子的肚子越來越大,就問她有沒有感覺。葉放艷說一點感覺也沒有,她說自己月經不太正常,難道還能懷上寶寶?她用試孕棒測試后結果表示“沒懷上”。兩人懷疑是不是長了腫瘤,一家人陷入恐懼之中。
過完正月十五,夫妻倆忐忑不安地來到崇陽縣人民醫院,經過檢查,醫生竟然向他們報喜:“要做爸爸媽媽了,寶寶已經四個多月了,而且是個雙胞胎!”
“當時以為是開玩笑,完全不敢相信!“葉放艷說,因為自己根本沒有一點懷孕的跡象。醫生后來告訴她,很少有這樣的特例,加之她用的試孕棒或許是“水貨”,致使她懷孕了卻還蒙在鼓里。
葉放艷成功懷孕的消息在方圓幾十公里都被當作“奇聞”傳得沸沸揚揚。人們都贊嘆: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廖明強人品好,最終“好人有好報!”
廖明強告訴記者,他家雖然窮,但確有著良好的家風。父母一生教育他們兄弟三人凡事都要講“良心”。廖明強的奶奶一直到45歲時還沒身孕,46歲才懷孕生下他父親廖佛送,如今廖佛送是當地響當當的農民雕刻家,他雕的佛像和神像已超過一千尊。
寶寶即將出世,夫妻倆開始擔心,家里的房子不能住,廖明強現在每天在努力干活,希望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小孟(化名)是豫南小城的一名高中生。最近,他到河南省胸科醫院檢查,醫生發現,小孟的右側胸腔內有一個原始神經外胚層瘤。
二孩政策全面放開以后,許多育齡期婦女進入備孕狀態。1月2日,張大姐趕緊到嘉興市婦幼保健院胎兒醫學門診咨詢。最終,在嘉興市婦幼保健院,張大姐成功剖宮產下一名女寶寶,寶寶被送入新生兒病房。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3日報道,尼泊爾的Krishna在童年時得了神經纖維瘤癥,頸部長了巨大的腫瘤,如此大的腫瘤已經跟隨了他47年。Krishna在尼泊爾經歷了長達七個小時的手術,11名醫生通力合作,最終摘除了頸部的生長物。
極少有人像王勇(化名)這么“幸運”,腹部被刺3刀,刀刀都刺在重要器官位置,他卻奇跡般的沒有一個器官受傷。救下王勇的,是身體里一個與他“成長”多年、他卻絲毫不知的腫瘤--它叫脂肪瘤,重達10斤,已經布滿了他的腹腔,覆蓋了所有臟器。
如今,人們對腫瘤的關注度急劇提升,這可能與近年來癌癥發病率居高不下有極大關系。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張師靜向大家推薦幾條營養建議。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來自英國普雷斯頓的皮帕-科爾(Pippa Cole)今年只有4歲,但她已經兩次戰勝了癌癥。由于肖爾和丈夫之前沒辦過婚禮,所以皮帕一直嘮叨著想讓父母辦婚禮。
半個月過去了,老徐一直把這個東西放在冰箱的冷藏柜里,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動物身上所謂的寶,只有牛寶具有一定清涼解毒的中藥藥用價值,”泉州動物疫控中心的工作人員說,雞身上除了雞肉可以食用,只有一個地方,還有一定藥用價值,那就是雞內金。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學生魏則西在2年前體檢出滑膜肉瘤晚期,通過百度搜索找到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花費將近20萬醫藥費后,仍不治身亡。
沒想到近日因視力下降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凍齡”竟是顱咽管瘤在作怪。3個月前,蔡女士發現自己右眼視力下降得厲害,以為是沒休息好并不在意。
一名15歲的商丘女孩遇到了怪事。昨天上午,在省人民醫院肝膽胰腺移植外科,15歲的小英(化名)躺在病床上看書,手術后康復不錯。省人民醫院肝膽胰腺移植外科主任陳國勇介紹,那疑似“腫瘤”的異物直徑有28厘米左右,內部竟然是個形態模糊的胎兒。
因住院期間可能他們不能夠及時回復,關注微信,及時更新最新病情最新治療情況,所有善款均用于手術跟后續治療,以下是小娟的診斷病例及各種住院費用清單。
據英國《快報》報道,捷克一名女子腹部曾長出巨型腫瘤,卻因其諱疾忌醫、任其發展,導致這顆腫瘤在4年后長到驚人的76斤重,平均周長超過1米。” 手術后,該女子的康復狀況一直處在院方的嚴密監測下,但她是否能痊愈至今尚不明確。
5月25日,對骨病科Ⅰ11歲骨肉瘤患兒小趙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在歷經兩個月的術前輔助化療控制病情后,經科室討論決定在這一天進行腫瘤切除、定制人工膝關節假體置換手術。
高考一結束,小豪(化名)就在父母的陪伴下住進了河南省胸科醫院胸部腫瘤科。這個堅強的小伙子懷揣著對大學生活的美好向往,順利地闖過手術關,一個近20斤重左右的巨大腫瘤從他的胸腔中被成功切除。
楊強,碩士、博士期間,師從多位國家級名中醫、上海市名中醫。并拜師于中國近代名醫劉民叔(1897-1960)嫡傳弟子卞嵩京先生,系統學習《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等經學理論,善用經方治病。擅長治療各類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中風、面癱、冠心病、高血壓等)、內分泌代謝疾病(糖尿病、甲亢、垂體瘤等)、消化系統疾病(胃炎、肝炎、腸梗阻等)、婦科疾病(月經不調、乳腺病、不孕等)、皮膚病(痤瘡、帶狀皰疹、濕疹等)、陽痿早泄、股骨頭壞死、白血病、失眠等疑難雜病。參與多項國家級、局(部)級、上海市級課題,獲得教育部科技成果獎及上海市科技成果獎各1項,主編學術論著3部,參與編寫學術論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發表科普文章30余篇。連續2年獲得復旦大學博士生宣講團優秀講師稱號,在上海市、鄭州市政府、工商企業、社區等單位進行中醫養生健康講座達百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