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3日07:19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原標題:卡里突然多7萬 一個多月沒人問
卡里突然轉入7萬元錢,趙女士一開始覺得是騙局,后來發現確實入賬了,又想著快點找到失主。
1月27日(大年三十)中午,家住西安城北的趙女士收到一條短信,稱她的中信銀行卡存入7萬多元錢,“我以為是騙子,就沒在意”,她還和家人開玩笑說騙子花招太多了。由于趙女士的銀行卡辦了理財,每月會定期有錢轉出,幾天后錢按時轉出了,余額卻不太對。
“我這才發現卡里真的多了7萬多元。”趙女士說,她當時就給中信銀行客服打了電話,但客服人員稱查不到存入人的信息。她又通過銀聯查詢,查到存入地點為中國農業銀行杭州市保俶支行的一個ATM機,但查不到存入賬戶。
卡里突然多了7萬多元,趙女士并沒覺得天上掉餡餅了,“不是自己的錢,心里總是個事”。趙女士說,她查了這么久也沒查到,不知該怎么辦,就想到了報社,希望能通過報道和網絡傳播找到失主。
昨日,華商報記者聯系了杭州市公安局北山派出所,民警稱轄區確實有一個農行保俶支行,但近期并沒有接到存錯錢的報警。如果您是那個粗心的失主,或者了解情況,請和華商報聯系,盡快物歸原主。聯系電話:029-88880000 華商報記者 趙瑞利
民生銀行就宣布對個人客戶身份證件過期6個月暫停非柜面業務,而平安銀行也發布公告稱,針對證件過期后仍未更新的客戶暫停其賬戶非柜面業務。客戶可根據自身證件類型,自行選擇線上自助更新或線下網點更新證件有效期,身份證件信息更新后,次日就可恢復非柜面業務辦理。
很多人有疑問,卡就在身邊,沒泄露密碼,又是怎樣在境外被盜刷的?
即使是撿來的銀行卡,也不要隨意破解其密碼,更不能妄圖貪占小便宜而盜刷亂刷他人的銀行卡,否則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昨日,岐山縣蔡家坡經開區市民王先生向華商報反映,3天前他的農行卡內錢被盜刷一空,他質疑農行防御系統有缺陷。王先生立即向警方報警,轄區派出所出警后,介于涉案金額較大,案件交由岐山縣公安局刑偵部門調查。
如今期限已至,是否所有的達標市民都能享受到免費午餐?帶著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地區多個銀行網點。記者發現,部分銀行對于新舊客戶的免費服務門檻不一致,疑似“喜新厭舊”。
自2014年8月份起,監管部門就已經要求銀行對于符合一定要求的銀行卡免除賬戶管理費和年費,但是這一規定在執行中被打折——部分銀行未能及時告知,結果就是三年來仍有部分儲戶對此一無所知,自然也不會主動去申請。
刑法上“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以及“買賣居民身份證件罪”已很明確,現在需要的是法律的剛性執行,別把這些再看成“灰色”的,它就是犯罪。
法官建議,發現賬戶異常變動時,持卡人應做到“三個盡快”:盡快到最近的發卡行服務網點ATM機或銀行營業場所證明人卡未分離;盡快致電發卡行客服電話,辦理臨時掛失;盡快到當地派出所報案。
近期,蘇州一家銀行網點因一張銀行卡掛失,意外牽扯出一個洗錢團伙。為爭奪銀行卡中的9145元錢,洗錢團伙與出售銀行卡的人上演了一出“黑吃黑”,結果誰也沒討到好果子吃。
卡里突然轉入7萬元錢,趙女士一開始覺得是騙局,后來發現確實入賬了,又想著快點找到失主。
李先生趕忙來到位于航海路未來路交叉口的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反映情況,經客服人員查詢后,告訴李先生,他的這些錢居然是2月7號當天,在泰國被人取走的。
每人在同一銀行只能有一個Ⅰ類賬戶,同行異地存取款將免手續費,ATM機轉賬24小時內可撤銷……本月起,央行一系列新規開始實行,我們使用銀行卡的習慣也將發生不少變化。
5月25日,鄭州市公安局二里崗分局破獲一起系列銀行卡詐騙案,號稱“從業十年從未失手”的“師傅”胡某被抓獲。
轉賬5000元“滯納金”被騙。
步:用銀行卡復制器復制出若干個偽卡,偽卡的磁條信息仍然是這張信用卡的,但是偽卡上面的賬號則制作為騙子的私人賬號。步:騙子以此卡需要繳納滯納金為由,要求受害者轉賬到卡面賬戶激活,實際上,已經把錢打到騙子的私人賬戶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