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2日18:54 來源:人民日報
(點擊圖片可觀看視頻)
今天,人民日報推出微紀錄片《改變——習近平治國理政這四年》。
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面對中外記者,他說:“我們一定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兩個星期后,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4年多來,中國與世界,多少改變由他開啟。
對全黨同志,他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對全國人民,他倡導“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對全軍將士,他要求“能打仗、打勝仗”。對世界各國,他表示“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頭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2016年10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習近平說:“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他把人民的期待和重托扛在肩上,義無反顧、一往無前。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是文明的復興,也是主義的勝利;不僅是中國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機遇。以新的實踐成就為基石,我們在新長征路上必將越走越堅定、越走越自信。
歷史長河里,總有一些非比尋常的時刻對國家、民族、個人、世界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2012年11月29日上午就是這樣一個重要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首次向世界闡述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1949年10月1日,伴隨著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再一次崛起;半個多世紀以來,復興之路雖歷經坎坷,但聰明的中國人民仍然讓許許多多夢想演化成了能觸摸到的現實;從古人對嫦娥奔月神話的向往到如今的神舟飛船遨游太空,從曾經的露天電影到如今利用電腦觀賞影視……
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18日起低調亮相,在該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展出。法國皮諾家族今年將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捐贈給中國政府,國家文物局將其劃撥給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今日的中國,億萬民眾昂首行進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道路上。” 習近平說:“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對中國夢作出闡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別爾格爾說,隨著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中國在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過程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和上海社會科學院承辦的“中國夢的世界對話”國際研討會7日在上海開幕。中國廣大民眾的上述反應,說明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夢,已在中國人民心中引起強烈共鳴,成為全社會熱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