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4日10:12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對于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來說,有相當一部分藥物因為進不了藥品目錄,需要患者自己承擔費用。而最新的政策調整將有助于減輕患者的費用負擔。
2月23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公布了2017年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據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新版目錄擴大了基本醫療保險的用藥保障范圍,不僅有利于為參保人減負,也將對臨床用藥技術進步產生推動作用。
2017年版藥品目錄較2009年版增加了339個藥品。第三方醫藥服務平臺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說,此次藥品目錄在2009年的基礎上增加力度很大,不僅有新藥品的增加,同時也剔除了很多輔助性“神藥”。
人社部醫療保險司司長陳金甫介紹,考慮到部分藥品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但價格較為昂貴,按照現行價格納入目錄可能給基金帶來較大壓力的實際情況,專家同步評審確定了45個擬談判藥品,下一步將通過談判適當降低價格后再納入目錄范圍。
另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對于醫藥行業而言,這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政策之一,1.5萬億元的醫藥市場也有望借此迎來重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受上述消息影響,昨日(23日)A股市場上的醫藥板塊也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兒童藥品、民族藥大幅增加
在新版藥品目錄中,西藥部分包括了化學藥和生物制品,中成藥部分包括了中成藥和民族藥,中藥飲片部分采用排除法規定了基金不予支付費用的飲片。西藥、中成藥部分共收載藥品2535個,較2009年版目錄新增339個,增幅約15%。其中西藥1297個,中成藥1238個。中藥飲片部分未作調整,仍沿用2009年版藥品目錄的規定。
自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以來,原勞動保障部、人社部分別于2000年、2004年、2009年調整發布了三版藥品目錄,目錄品種逐步擴大、用藥水平逐步提升,但從2009年至今,藥品目錄長期未作調整,導致參保人員目錄外藥品費用負擔較重、與臨床用藥需求脫節、創新藥品無法進入目錄等問題逐步顯現。
陳金甫稱,2016年下半年人社部啟動了藥品目錄的調整工作,重點考慮調入現有藥品目錄沒有覆蓋的治療領域、作用機理以及重大疾病、精神疾病、兒科婦科等藥品,優化目錄結構,優選性價比較高的品種,支持醫藥技術創新,通過擴大臨床用藥選擇促進醫藥產品競爭等。
那么,新版藥品目錄具體調入了哪些藥品呢?
陳金甫介紹,新版藥品目錄新增了91個兒童藥品品種,藥品目錄中明確適用于兒童的藥品或劑型達到540個;加大對創新藥的支持力度,2008年至2016年上半年我國批準的創新藥和生物制品中,絕大部分都被納入了2017年版藥品目錄范圍或談判藥品范圍,僅很少的品種因不屬于醫保支付范圍(疫苗)或臨床認可度較低等原因未被納入;重點考慮重大疾病治療藥物。治療癌癥、重性精神病、血友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常用藥品基本被納入了藥品目錄或談判藥品范圍。
同時,新版目錄大力支持中藥、民族藥,2017年版藥品目錄中,西藥與中成藥的占比分別達到51%和49%,基本持平。有關部門專門組織了少數民族醫藥專家,對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傳統藥進行評審,新增民族藥41個,增幅達到90%,比例明顯高于其他藥品。
此外,與2015年國家談判藥品做好銜接,替諾福韋、埃克替尼、吉非替尼等3個藥品均經專家評審納入了藥品目錄;大力支持基本藥物制度。絕大部分國家基本藥物被納入了藥品目錄甲類部分,支付比例高于乙類藥品。
史立臣介紹,這次增加的力度不小,而且國家加大了對新藥的納入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對于新藥在各省份的推廣是比較大的利好。
今年2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醫保藥品目錄時隔8年后終做調整;不久前,人社部再次發布消息,確定44個納入醫保藥品目錄談判范圍的藥品名單。
據悉,此次調整對工傷保險用藥、兒童藥、創新藥、重大疾病治療用藥和民族藥予以重點考慮和支持。
如此一來,仿制藥市場競爭格局將發生劇變,臨床必需藥品、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工業企業價格壓力或有所減輕。階段由專家根據投票結果確定調入和調出品種,爭取2016年底前完成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
每位醫保病人出院時都會收到一份住院醫保結算單,上面記錄了病人本次住院治療的總費用、自付費用和醫保記賬報銷的費用。此時,醫保記賬合計=(總金額-自費費用-部分項目自付費用-起付線)×86%+(起付線+共付段參保人支付費用)×70%。
家住武昌的王莉(化名)近日向本報投訴稱,在給丈夫辦理住院醫療保險理賠時,發現一件怪事:實際理賠金額比預計少了近一半,有23項以“不在醫保目錄”為由被保險公司剔除,涉及金額4559元。
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就投入了約130億元,由此帶動了社會投資、地方政府和企業投入。
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就投入了約130億元,由此帶動了社會投資、地方政府和企業投入。
人社部強調,大部分進口藥品談判后的支付標準低于周邊國際市場價格,大大減輕了我國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據了解,國家衛計委于2015年11月正式啟動了國家藥價談判試點,涉及3種疾病的5個藥品被納入談判范圍。
本次納入藥品目錄的36個藥品中包括31個西藥和5個中成藥。
7月19日,人社部網站印發了《關于將36種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范圍的通知》,將36種談判藥品納入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
以鄭州兒童醫院為例,屬于二類定點醫療機構,起付線1000元,原先城鎮居民醫保不分段,合并后分段報銷比例為1000~5000元60%,5000元以上70%。14周歲以下(含14周歲)參保居民起付標準減半;其他參保居民年度內在二類以上(含二類)定點醫療機構第二次及以后住院,起付標準減半。
目前,平頂山市基本醫保制度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目錄》執行后,原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所適用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及支付標準目錄同時作廢。
我省新版藥品目錄發布后,各地再按規定確定乙類藥品個人自付比例。31個西藥中15個是腫瘤治療藥,涉及肺癌、胃癌、乳腺癌、結直腸癌、淋巴瘤、骨髓瘤等常見癌種,其他的藥品分別是腎病、眼科、精神病、抗感染、糖尿病以及罕見病用藥。
5月1日起,鄭州市基本醫保參保患者求醫問藥時使用中醫藥治療將進一步減輕個人醫療負擔。3月14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出通知,7家醫院142種治療性中藥制劑納入鄭州市基本醫療保險目錄管理。
對于養老保險基金,李忠介紹,下一步,人社部將啟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組織第一批委托省份與社保基金會簽訂合同,公告第一批養老基金管理機構。下一步,人社部將結合養老保險頂層設計,進一步研究完善個人賬戶,保證養老保險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