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2日16:3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2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7年1月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結果顯示,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中,11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3個城市持平,分別為北京、杭州和成都;僅廣州一城出現環比上漲。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基本止漲。
一二線城市基本停漲
記者注意到,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繼續減少。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0個,上漲的城市有45個,持平的城市有5個;去年12月,價格上漲的城市為46座。觀察近6個月的數據可以發現,1月份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總體處于減少態勢。
同時,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中,11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3個城市持平,分別為北京、杭州和成都;僅廣州一城出現環比上漲。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基本止漲。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一線城市除廣州外全面停漲。15個熱點城市其中深圳、無錫環比下調0.5%,天津、上海、南京、合肥、福州、廈門、濟南、鄭州、武漢等城市也都出現了輕微下調。整體來看,可以說是歷史首次。
不過,正如許多網友吐槽的那樣,有一個真相還是讓大家“眼淚掉下來”。過去房價“漲漲漲”時,部分城市單月漲幅能達到3%~5%,而近幾個月開始的“降降降”節奏,跌幅卻通常不到1%,有的僅僅0.1%——換句話說,房價不漲了,甚至降了當然是好事,但對一些有心買房的人來說,降的幅度或許還不夠給力。
以北上廣深四地為例,去年1月以來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上月=100)漲(跌)幅如下↓
單位:%。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據易居研究院對一二三線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數據進行簡單算術平均計算,1月份,一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增幅分別為0.0%、0.1%和0.4%。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分析,一線城市調控政策相對較緊,所以近期房價上漲態勢得到了較好抑制,從目前數據來看總體上處于不漲不跌的狀態。
二線城市中,他認為,此前部分熱點城市的房價上漲態勢也得到了抑制,但依然有部分城市處于相對大的上漲態勢,后續還需要積極進行調控。
對于三線城市,他說道,“三類城市中,三線城市的房價增幅最大。三線城市政策總體寬松,房價依然有所上漲,而且上漲幅度超過了一二線城市。”
“某種程度上也說明,隨著一二線城市調控效應的積極體現,目前對于部分三線城市的房價管控也需要開始強化。”他補充道。
三亞漲幅最大,重慶第二
記者注意到,在70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中,三亞環比漲幅最大,重慶次之。三亞、重慶、九江、西安和揚州五個城市的房價環比增幅最大,包括贛州、宜昌、岳陽、南寧和泉州的增幅也較大,位列前10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嚴躍進向記者分析, 三亞一直被購房者看好,整體上來說,三亞房地產市場受季節因素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春節前后購房者入市的節奏會加快,房價也會在這個時候快速上漲。
對于重慶,他認為,重慶因為之前購房政策比較寬松,在目前各大熱點城市收緊限購的時候,重慶已經成為一個相對優質的購房市場,所以這個時候購房者會加快進入重慶。
張大偉認為,主要原因是三亞的養老及躲霾需求,此外重慶上漲的原因是之前的補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開年以來,重慶再度收緊調控政策,多部門發聲表示堅決遏制“炒房”,未雨綢繆地抑制樓市投機趨勢。
張大偉補充道,重慶房地產市場持續活躍,已連續兩個月,新房單月成交量比去年月均高出四成。與此同時,政府密切關注樓市異動,1月再度收緊調控政策,后續市場走勢取決于政策調控的精準度和實際執行力度。
樓市拐點是否到來?
從業內人士分析來看,1月樓市總體平穩,那么是不是意味著樓市拐點也將隨之而來?
張大偉分析認為,從最近3個月數據看,調控重壓下的房價拐點已經接近出現,特別是限價嚴格的新建住宅價格調整明顯超過二手房。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浙商銀行經濟分析師楊躍認為,短期內房價企穩甚至下跌并不代表整個市場已經轉向。
一方面,部分城市一手房價格的下降影響因素較多。除開發商根據市場趨勢主動調整銷售策略外,還有備案價控制下的預售證發放等行政手段影響。后者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房地產市場供需矛盾。
另一方面,一手房和二手房的價格變動情況呈現了一定的背離,多數一二線城市的二手住宅價格漲幅都高于新建商品住宅。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市場需求依然旺盛,不同住房類型的交易開始結構化調整。
嚴躍進認為,觀察1月份的70個城市的數據,可以看到房價走勢繼續朝穩健平穩運行的方向演進,預計今年上半年基本上過熱房價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
他補充道,從其他城市來看,熱點城市包括廣州、長沙、太原、貴陽、海口等城市實際上房價上漲幅度相對大,后續對于此類城市要積極進行關注,防范價格過快上漲,同時要積極有效地抑制投機需求。
北京深圳一月樓市成交量"雙降" 合肥樓市成交減半
受春節假期及調控政策的影響,1月份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樓市整體成交低迷。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主要的30大城市新建住宅簽約13.3萬套,1418萬平米,同比下調了27.3%,環比下調了37%。
此外,春節假期一、二線城市成交較為“冷清”,尤其是典型熱點城市,市場觀望情緒濃郁,導致成交慘淡,環比跌幅均較大。克而瑞的統計數據顯示,與去年春節假期相比,今年春節期間熱點城市仍以下跌為主。
而隨著畢業季和小學入學季的到來,以及鄭州建設國家中心 城市等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租房市場有望迎來“觸底反彈”。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2017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房價漲幅回落城市增加至30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連續7個月回落。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指出,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實施調控政策以來,政策效果明顯,房價快速趨穩回落。嚴躍進進一步表示,去年四季度各個月樓市調控政策不斷升級,所以房價環比增幅在不斷收窄,這也遏制了房價同比增幅的擴大態勢。
房價環比增幅在不斷收窄,這也遏制了房價同比增幅的擴大態勢。
11月3日下午消息,高德地圖今日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阿里云、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機構正式發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
基于過去房地產周期經驗以及影響因素的變化,預計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可能會迎來一個短期調整期。
昨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財經院重大專題研究成果……
鄭州“大客廳”擁擠不擁擠、錢包余糧多不多、蝸居成本高不高、娃上學娘就醫有沒有保障……所以,鄭州市“腰圍”不斷增大的背后,絕不僅僅是簡單的數據變化。相比于2003年,十年間,鄭州人口增加了超過221萬人,這與2013年巴黎市公布的人口數據相當,十年一瞬,硬是多出一個巴黎來。
2014年初,一路高歌猛進的全國樓市突然出現“分水嶺”,一線房價高燒不退與三四線房價松動分化加劇、土地市場火爆不減與樓市疲態漸顯并存。歲末年初,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的多個三四線城市樓市交易疲軟,個別地方成交量甚至“腰斬”,但一線樓市卻“高燒不退”。
2014年初,一路高歌猛進的全國樓市突然出現“分水嶺”,一線房價高燒不退與三四線房價松動分化加劇、土地市場火爆不減與樓市疲態漸顯并存。歲末年初,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的多個三四線城市樓市交易疲軟,個別地方成交量甚至“腰斬”,但一線樓市卻“高燒不退”。
2014年初,一路高歌猛進的全國樓市突然出現“分水嶺”,一線房價高燒不退與三四線房價松動分化加劇、土地市場火爆不減與樓市疲態漸顯并存。歲末年初,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的多個三四線城市樓市交易疲軟,個別地方成交量甚至“腰斬”,但一線樓市卻“高燒不退”。
2014年初,一路高歌猛進的全國樓市突然出現“分水嶺”,一線房價高燒不退與三四線房價松動分化加劇、土地市場火爆不減與樓市疲態漸顯并存。歲末年初,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的多個三四線城市樓市交易疲軟,個別地方成交量甚至“腰斬”,但一線樓市卻“高燒不退”。
2014年初,一路高歌猛進的全國樓市突然出現“分水嶺”,一線房價高燒不退與三四線房價松動分化加劇、土地市場火爆不減與樓市疲態漸顯并存。歲末年初,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的多個三四線城市樓市交易疲軟,個別地方成交量甚至“腰斬”,但一線樓市卻“高燒不退”。
隨著各地房價數據不斷攀升,對于將房價漲幅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掛鉤的地方政府來說,完成控房價的目標正變得越來越困難。作為強化政策實施的重要手段,當前涉及樓市調控的考核指標中,共有房價控制、保障房建設和土地供應三項指標。
[摘要]北京房價是全國標桿,此輪調控北京出手最重。試點推行之后,上海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速、住房價格環比指數、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額等都出現同比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