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2日09:15 來源:華聲在線
孩子學超人跳入攪拌機,險被攪成泥
兒童模仿動畫片頻釀慘劇 家長學會這幾招能讓孩子更安全
“小超人搖身一變就可以從高速旋轉的機器里飛出來……”這原本只是在動畫片里可以看到的場景,沒想到竟真的在琪琪(化名)身上上演了,2月19日下午,9歲的琪琪與同伴在家門口玩耍,看到轉速并不快的水泥攪拌機,出于好奇便跳進去體驗真人版的“超人逃脫”,頓時被攪得全身血肉模糊,被送到長沙市中心醫院搶救。
近年來,孩子模仿動畫片里的行為釀成的慘劇不在少數。專家呼吁,青少年缺乏分辨能力,安全意識薄弱,但是又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因此,家長一定要正確地教孩子看動畫片,并加強安全意識教育。
孩子模仿“超人逃脫”
身受重傷
家住常德的琪琪馬上就要開學了,媽媽帶他到長沙縣鄉下走親戚。19日下午,媽媽陪親戚拉家常,琪琪跟小伙伴在親戚家門口玩耍。“我們在屋外玩耍時,發現鄰居家正在建房屋,有一個圓形的混凝土攪拌機擺放在那,突然就想到了以前看過的一部動畫片里也有個這樣的機器,小超人正是跳進這種機器里再飛出來的,于是就想自己體驗一下。”事后,琪琪告訴醫生,他和小伙伴先是嘗試接通電源,待攪拌機運轉后,覺得速度不快,剛好可以體驗“超人逃脫”,琪琪隨即跳入攪拌機。沒想到,攪拌機“轟隆”一下就把他擠壓得沒法動彈,把他全身多個部位攪住,鮮血直流,凄慘的呼救聲響徹四周。鄰居第一時間撥打120將孩子送到長沙市中心醫院緊急搶救。
“孩子入院時,全身多處擠壓傷,暴露部分都是大量水泥漿和凝血塊存留,緊急完善一系列檢查診斷為全身多處擠壓傷:顱底骨折,創傷性窒息,右側多發肋骨骨折,右側血氣胸,左側血胸,肝臟挫傷,右腎挫傷,骨盆骨折等。”當時接診琪琪的長沙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勇介紹,經過多學科聯合救治,目前患兒生命體征已經基本平穩,轉入普通病房繼續下一步治療及康復。
家長吐槽“問題動漫”
想不看太難
“現如今,在動畫片中暴力和低俗鏡頭隨處可見,要讓孩子不看簡直太難。”小琪琪的悲劇發生后,在網絡上引發了家長們的激烈討論。一位名叫“珊珊她媽”的網友表示,“許多動畫片打出了‘動畫情節,請勿模仿’的字樣,但我很納悶:既然制作方知道這些不適合孩子,又為何如此設計呢?”
一些學生家長將微信朋友圈上流傳的孩子模仿動畫片而發生危險的事件羅列出來:2016年3月,陜西一個10歲的小女孩,學《熊出沒》中光頭強的常見動作,將妹妹鋸傷;2014年3月,宿遷一名兩歲半的男孩,模仿動畫片里的“光頭強”玩斧頭,結果不慎把自己的兩根手指砍傷;2013年4月6日,因模仿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灰太狼“烤全羊”,連云港8歲的李浩冉及5歲的李浩,被同伴綁在樹上點火燒成重傷。
對于動畫片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鏡頭”,長沙的何先生表示憂心。他統計發現,在《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灰太狼被平底鍋砸過9544次,被抓過1380次,喜羊羊被煮過839次,被電過1755次。
■記者 劉璋景 通訊員 李圓菲 符晴
小貼士
最好陪同孩子一起看
長沙市中心醫院兒科保健醫生曾津建議,好動漫應該有趣而溫暖,畫面清晰穩定,色彩清新舒適,音效簡單柔和,遠離性感、暴力、打斗等鏡頭。有時間的家長,可以把孩子看的動畫片,先嘗試著看幾集。
曾津表示,家長要為孩子成長做好監管與引導。對于孩子,家長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與愛護,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家中,尤其是低齡兒童應該在家長視線內活動。與此同時,家長也是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在平時的相處中要加強對孩子的引導,常對孩子說“你不是小鳥,沒有翅膀,你不會飛”“這是科幻故事,不是現實,生活中人們是不會這樣做的”這類話,教會孩子認識科幻和現實。
1.提前幫孩子把關,或者陪同孩子一起看,同時不失時機和孩子分享故事情節,引導孩子識別善惡。
2.選擇畫面、人物設計清爽可愛,充滿童趣,色彩豐富明亮的看。讓人看后有進入童話世界忍俊不禁的感受,至少在審美影響上不會出大問題。
3.不建議讓孩子在房間單獨看電視,或平板電腦。最好在客廳等公共場所看,以便忙家務時可適時監護。
接警后,派出所民警無法立即斷定小孩說話的真假,于是再次與報警人聯系,此時電話卻無人接聽。為了迅速核實此事,民警根據僅有的電話號碼迅速聯系十八盤村村干部,村干部反饋此電話確實是本村一名婦女的,但是小孩的爺爺已經過世多年。
5時44分,高警總隊轉警隨縣大隊稱一名王女士報警說自己被綁架了,在一輛鄭州籍出租車上,正在隨岳高速上前往河南鄭州。民警勸說不下,只得囑托兩名司機不要疲勞駕駛,保證安全,將王沐陽平安送回學校后來電告知。
每個有恃無恐的熊孩子背后,大多都站著一個不可理喻的熊家長,所以,如果說熊孩子是一汪污水,那么熊家長就是毋庸置疑的污水源。
俄戰略基地開放日 熊孩子爬進轟炸機進氣道
“暑假已過了大半,我朋友家的熊孩子闖下大禍,玩手機游戲充值花了19800元,全是從他母親銀行卡劃走的……”8月17日,微信朋友圈轉發著這樣一條暑期新聞,提醒廣大家長千萬看住手機和孩子。家長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要引導孩子健康娛樂,避免孩子接觸網絡游戲,支付寶、微信錢包、銀行卡等的密碼一定要保護好。
未滿12歲孩子騎行共享單車,危害無窮,甚至已經出現了一些悲劇,對于這種現象,應該積極采取措施,比如通過系統監管和社會監督,通過法制教育和法治等加以遏制,確保未成年安全和健康,確保交通安全和共享單車健康發展。
遮擋號牌是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很容易造成肇事逃逸。近日,德州一位女駕駛員因涉嫌故意遮擋號牌被交警攔停,然而看到車牌上遮擋的小卡片,女駕駛員一臉茫然,對于車輛號牌被遮擋的事情渾然不知。
許多家庭基本上都是生一個孩子,視孩子為掌上明珠,在給予他們愛的同時,不應只是護犢子的心理,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應及時制止并加以教育,這樣的愛才能在他們的世界觀形成過程中,注入健康的、催人奮進的正能量。
熊孩子們的行為令人哭笑不得,但著實令現場民警驚出一身冷汗。
6名小學“熊孩子”毆傷同學,其家長被判賠錢,但這些家長居然私下“結盟”,串通起來拒不履行判決,以為“法不責眾”。
打翻熱水澆一身、口吞玩具卡異物,熊孩子傷害自己、嚇壞家人闖下的禍,多不勝數。當家人順著孩子的哭聲沖過來時,嚇了一跳,孩子頭上居然插著一把剪刀,隨即家人打車趕緊來到鄭州兒童醫院。
“在上個月的時候,有一個孩子,自己拿了七千多元錢跑去手機店里買蘋果手機。在與一些學校教師交流中,記者還了解到,有的學生私底下還“互相交易”,交易品包括自行車、手機等較為貴重的物品。
只有家長在熊孩子犯錯時及時制止并指出其錯誤,才能讓孩子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做了會有什么后果。這樣的管教多了,孩子也就有了教養。否則只有“養”,而沒有“教”,熊孩子就會繼續層出不窮。
4月30日早上10時許,家住原州區中河鄉油坊溝村的海先生和妻子正在附近工地干活,突然海先生的母親打來電話稱幾個孩子不見了…… 聽到孩子走丟的消息,海先生立刻放下手中的活,一路狂奔回家。
值得注意的是,這幾個“熊孩子”平均年齡只有10歲,孩子的家長不愿賠償,只是丟下一句話:要錢沒有,讓派出所把孩子抓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