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1日15:15 來源:新京報
最近的一系列動作證明,以阿里、京東為首的互聯網巨頭,正在掀起一輪商超大戰。
今天上午,馬云的 “新零售”終于落地,宣布與百聯股份在新技術、會員體系等六大領域展開合作。合作對象正是上海商超領域的“地頭蛇”,中國最大的多元化全業態零售集團百聯集團。
上一次電商與線下商超巨頭的大動作,還是去年6月份京東與沃爾瑪的聯姻。而馬云今天說,與百聯的戰略合作在過去8個月密談了很多次。從時間點來看,可見京東與沃爾瑪的戰略合作對馬云的“刺激”之大。
而阿里與京東兩個電商巨頭在商超領域已經廝殺多時。這次馬云選擇上海落子新零售戰略,與一直以來上海有最完善和成熟的商超零售體系,在華東乃至全國電商竟備賽中的重要地位有關。阿里的策略是先打上海,啃下最硬的骨頭,再打全國,快速復制經驗。
不過按照劉強東快意恩仇的性格,馬云的如意算盤能打成嗎?
得華東者得天下
在百聯股份合作的簽字儀式上,馬云現身發言,表示阿里的新零售戰略,上海是橋頭堡,而杭州是后花園。
在上海的布局,阿里更像是一場防御戰。
首先在上海挑起事端的是京東。去年8月,京東從沃爾瑪手中接過1號店資產后,繼而在華東市場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豪擲10億,開展開大規模促銷,意欲搶奪新客。
京東收購1號店,在當時被很多人看衰。1號店歷史上曾三易其主,被戲稱作電商界“呂布”,此時已經陷入長期虧損。但在京東看來,1號店卻是其打開華東市場大門的鑰匙。
在中國零售業版圖中,華東是個不能被忽視的市場,業內素有“得華東者得天下”的說法。而1號店在華東市場深耕多年,即便在節節敗退之后,在上海的市場占有率仍然超過30%。
1號店采銷部高級副總裁宋春蕾當時喊話稱,1號店的目標是快速甩開天貓超市,實現銷售目標達到天貓超市的2倍。1號店營銷運營部高級副總裁王春煥也表示,京東對1號店定的目標只有一個——“在華東地區干掉天貓超市!”天貓超市總經理江畔則公開應戰,稱“1號店必然成為商超之戰的炮灰”。
從1號店當時公布的結果來看,10億元丟出去的回響很漂亮:8月大促以來,其整體新客增加數量是去年同期的1.5倍,尤其是在華東地區,1號店的新客戶數量增長迅猛,與去年同期相比,浙江地區新客數達到同比的近4倍、江蘇地區新客數增長超過200%、上海地區新客數增長也翻了一番。
有消息稱,早在2014年,阿里就曾與1號店洽談過收購事宜,但最后流產。業內人士分析,如果阿里收購了1號店,京東的商超業務甚至過不了長江。
商超爭奪戰輪番上演
在此之前,阿里和京東在商超領域的爭奪戰已輪番上演多時。
阿里巴巴CEO張勇曾將天貓超市定義為與淘寶、天貓、聚劃算并列的第四個消費者平臺,視為阿里未來長期投入的主陣營之一。“快消品、食品、生鮮必須跟線下去融合。”張勇表示。
融合的主要措施是投資并購。從2013年起,阿里接連投資了易果生鮮ABC三輪融資。2016年3月,阿里以2.67億領投閃電購的C輪融資。閃電購是社區O2O,整合線下便利店,提供1小時送貨上門服務,模式和愛鮮蜂很像。獲得阿里投資后,閃電購的品牌逐漸淡化,逐步融入淘寶便利店。
2016年11月,阿里戰略投資三江購物,擁有32%的股權,成為僅次于創始人的第二大股東。此前,被稱作阿里新零售1號工程的“盒馬鮮生”已經上線運作。
在與百聯股份合作之前,阿里投資的易果生鮮,就以8.5億元的價格接手了永輝超市持有的21.17%聯華超市股份。聯華超市是百聯股份旗下商超業務的上市公司平臺。
京東在商超領域也頻頻下注。2015年,京東以43億元價格入股永輝超市,擁有后者10%的股權,之后雙方在京東到家等業務上展開合作。劉強東曾對外表示,“2015年將把精力主要放到京東到家上,京東到家的任務就是打敗京東。”
2016年 10月,京東和沃爾瑪正式達成合作。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億A類普通股,以當時京東的股價,該筆交易的價格大約是15億美元。京東獲得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
電商下一個十年在商超
互聯網巨頭為什么如此重視商超渠道的爭奪?
在經過圖書、3C、家電、服裝等領域的焦灼戰后,包括阿里、京東在內的電商都陷入增長乏力。而快消品、生鮮,因為線下體系成熟,且產品非標準化,電商化程度低,仍有拓展空間。
據國際食品與消費品行業研究培訓機構IGD的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網上超市市值將達約1780億美元,龐大市場的利潤空間讓人垂涎。
閃電購創始人王永森曾告訴“尋找中國創客”(xjbmaker)記者,快消品、生鮮,接下來會是電商未來十年的主要陣地。
曾在騰訊、京東任電商戰略分析師的李東成認為,線上商超的爭奪不僅是雙方在垂直業務上的亮劍,對于兩大集團更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京東最早的投資人、今日資本總裁徐新也表示,商超業務已經到了電商平臺必爭之時。
2016年,參加央視《對話》欄目時,劉強東表態,大家電業務今年將超過國美,明年將超過蘇寧,而對于競爭最激烈的商超業務,正考慮如何在三年內結束商超之戰,成為線上線下“雙料冠軍”。
阿里巴巴自然也不示弱。2015年以來,天貓超市投入超10億元對消費者進行補貼;2016年7月,天貓超市繼續投入重金,啟動“雙20億計劃”:20億元繼續補貼消費者,20億元用于打造供應鏈、商品結構和服務升級,預計到2018年將達到千億規模,成為中國線上線下最大商超。
從互相喊話到短兵相接,一系列動作表明,阿里、京東兩個電商巨頭對商超業務的爭奪已經接近白熱化。隨著阿里在上海落子新零售戰略,一貫在江湖快意恩仇的劉強東,恐怕也不會置身事外。
記者 / 曾慶雪 實習生董鹿北 編輯 / 張慧敏
“京東將今年的雙11定位為‘全球好物節’,就是要讓全世界的消費者都能享受到來自中國的高品質商品。
王女士說,她的銀行卡和微信零錢包里只有400多元,對方使用京東白條、京東金條功能,采用借款方式購物,一個月后需要她還款。30日,使用筆記本電腦,記者在王女士的京東賬號看到,對方購買飛天茅臺酒花費5336元。
京東集團近日表示,只要用戶有自提需求,都可以免費使用附近的京東自提柜。智能快遞柜生存現狀再次引起關注。
天天快遞日前在微信公眾號中發布聲明稱,對于京東此前斷開服務接口并詆毀天天快遞的行為,公司已起訴京東并獲法院受理。京東回應稱,天天快遞的行為是惡意投訴,對此公司將堅決應訴。
針對天天快遞惡意起訴的聲明,京東表示希望天天快遞正視自身問題,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提升服務質量和解決消費者投訴上,不要整天想著炒作做戲。
北京時間8月14日晚間,京東公布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截至6月30日,交易總額(GMV)為234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46%;剔除在京東集團的合并財務報表中已列示為“終止經營”的京東金融業務后,京東持續經營業務凈營收為932億元,同比增幅43.6%;凈利潤為9.765億元,已連續5個季度盈利。
京東官網昨晚發布公告稱,京東平臺將于8月21日終止與天天快遞和百世快遞的合作。
“我們本來是打算這300家全開完之后再正式對外宣布,但是劉總(劉強東)已經提前透露出來了,我們就借這個機會正式宣布”,京東集團副總裁、3C事業部總裁胡勝利表示。
“我們本來是打算這300家全開完之后再正式對外宣布,但是劉總(劉強東)已經提前透露出來了,我們就借這個機會正式宣布”,京東集團副總裁、3C事業部總裁胡勝利表示。
京東底價競得亦莊一宗綜合性商業金融服務用地。據悉,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路東區B4地塊最終由京東摘得,溢價率為0%。
繼7月20日京東宣布暫停天天快遞服務之后,昨日午間,天天快遞的股東方,蘇寧云商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在實名認證微博發文,稱京東誣陷天天快遞“是全網服務最差的”黑鍋不能背。
唯品會官方微博昨夜發文,借用唯品會副總裁黃紅英的微信朋友圈就合并事宜表態:“感謝大家關心,此事純屬謠言。”
唯品會官方微博昨夜發文,借用唯品會副總裁黃紅英的微信朋友圈就合并事宜表態:“感謝大家關心,此事純屬謠言。”
7月12日,唯品會首次站隊京東指責天貓要求商家簽署“獨家”合作的行為,天貓隨后怒懟上述行為是“碰瓷”。對于圍觀者來說,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的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而京東與唯品會的聯手才是意外驚喜。
7月12日,唯品會首次站隊京東指責天貓要求商家簽署“獨家”合作的行為,天貓隨后怒懟上述行為是“碰瓷”。對于圍觀者來說,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的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而京東與唯品會的聯手才是意外驚喜。